【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记者 罗云鹏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如头发丝般纤细、柔...
2025-09-26 0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 记者 罗云鹏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该研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的新范式,打破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开辟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当前,植入式电极均为“静态”,且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制约着脑机接口的应用和发展。科研团队经过五年攻关,开发出直径仅196微米,柔软可拉伸,且能容纳60个独立信号通道的神经纤维电极。
放大镜视野下的60通道神经纤维电极。科研团队供图
为让该神经纤维电极“动起来”,科研团队通过结合高精度磁控系统和即时影像追踪技术,使其能够在兔子大脑内自主调控前进方向,并能稳定记录高质量生物电信号。
利用微创植入技术,科研团队成功实现神经纤维电极在大鼠腿部肌肉内稳定工作超过43周。
在外部磁场的操控下,神经纤维电极不仅能在肌肉表面实现游走,而且还可在植入后的一周内,每天变换位置进行监测。
更多详情
↓↓↓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宋慈
审核:张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记者 罗云鹏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如头发丝般纤细、柔...
2025-09-26 0
来源:【中国气象新闻网】9月23日至2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第11届沙尘暴预警咨询评估系统(SDS-WAS)亚洲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暨沙尘暴早期预...
2025-09-26 0
为进一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9月17日下午,农行平凉分行组织机关员工开展“共赴星空之约·凝聚奋进力量”主题观影...
2025-09-26 0
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文/图9月24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大礼堂人头攒动,1200余名来自省直单位的干部职工,共赴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学习之旅。这是省委省直...
2025-09-26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如此回复,竟然是真的。近日,有网民爆料,学信网官方微信号“已读乱回”。在其后台发送任意信息,系统都自动回复,其中不乏“...
2025-09-26 0
9月25日,北京,JDD 2025(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大会现场,京东集团CEO许冉在开场演讲中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将持续投入,带动形成...
2025-09-26 0
新华网广州9月25日电(李幸子)医院诊室里,AI辅助诊断系统迅速完成患者CT影像的分层分析;课堂上,老师将智慧纸笔融入课程教学中……近日,第四届琶洲算...
2025-09-26 0
勇砺商业评论 曾宪勇9月25日,JDDiscovery-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下午举办的JDD 大会“智驭未来”智能物流论坛现场...
2025-09-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