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6日 18:32 0 admin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最近刷到不少人聊AI画图,有人觉得这东西就是玩票,画着开心就行,也有人想靠这个赚点钱,可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路子,要么去接散单,要么靠粉丝打赏,总觉得没个稳定的奔头。

你可能没注意到,有个叫LiblibAI的平台,最近更了个2.0版本,表面看是加了些新功能,实际上它在干一件更实在的事——想把“AI创作”从“为爱发电”变成“能赚真钱”的事,给那些有本事的创作者搭一条靠谱的路。

在之前它更像个“AI模型超市”,里面堆了各种各样的画图模型,你看着哪个顺眼,下载下来装到自己电脑里,然后自己调参数、跑图。

平台和用户、创作者之间是“割裂”的——创作者把模型往上一放,就等着别人下载;用户下载完就走,后续的创作跟平台没关系。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这次LiblibAI2.0的升级,就是想把这个“割裂”的口子补上,核心就两个变化,但每一个都戳中了创作者和用户的痛点。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能“在线生图”了,以前你在LiblibAI看到个好模型,得先下载,然后找对应的软件装进去,再对着一堆参数琢磨半天——什么采样步长、CFGScale,新手看了头都大,有时候调一晚上,出来的图还不如别人随手画的。

现在不用了,你刷到哪个模型或者哪个作品觉得好看,点一下“同款生成”,直接在平台上就能出图,不用下载、不用装环境,连参数都能直接用别人的,省了太多麻烦。

别觉得这只是“省时间”这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创作场景”的转移,以前你的创作在自己电脑上,平台管不着;现在你的创作全在LiblibAI上,平台能完整看到你从“选模型”到“出作品”的全过程。

这带来的好处很实在:对用户来说,你不用再担心自己电脑配置不够,也不用记一堆复杂的操作,打开网页就能画,粘性自然就高了。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对平台来说,它能攒下大量的“创作数据”——比如大家喜欢哪种模型、常用什么参数、什么样的作品受欢迎,这些数据反过来又能帮平台优化推荐,让你更快找到喜欢的模型,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更重要的是,平台从“模型分发渠道”变成了“创作工作台”,以前它只是个“中转站”,现在它成了创作者和用户“待得最久的地方”。

这种身份的转变,才是2.0最核心的价值——它把零散的“下载-创作”环节,捏合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让大家离不开这个平台,如果说“在线生图”是留住普通用户,那“创作者空间”就是给创作者撑腰。

以前创作者在LiblibAI上,更像个“超市里的供货商”——把模型往上一放,就只能等着别人下载,至于谁下载了、用这个模型画了什么、大家喜不喜欢,很多时候都不知道。

运气好的话,下载量高点;运气不好,模型就沉在一堆资源里,没人看见,现在不一样了,2.0给每个创作者都弄了个“专属空间”,相当于你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

你不光能放自己的模型,还能把用这个模型画的作品放上去,写点创作心得——比如“这个模型画古风人物要调什么参数”“哪个角度的光影效果最好”,甚至能跟粉丝直接互动,有人问问题你能回复,有人喜欢你的作品能关注你。

对创作者来说,这还有个更实际的好处:归属感,以前你在平台上像个“过客”,现在你有了自己的小地盘,能积累粉丝、能跟人交流,甚至能让粉丝记住你的名字。

这种感觉,比单纯拿点下载量要实在得多,也更能让创作者愿意长期留在这个平台上。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在线生图听起来是好,但这东西烧钱啊,要让那么多人同时在线画图,得用大量的GPU算力,这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放着轻松的“模型超市”不做,非要去做这种“重资产”的事,LiblibAI到底图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它在筑“护城河”——也就是别人抄不走的优势。

以前的AI模型社区,拼的是什么?无非是模型的数量和质量,你家有1万个模型,我家凑凑也能弄1万个;你家有个好模型,我家找个类似的也能上架。

这种优势很容易被追上,今天你是老大,明天可能就被别人超过了,但如果把“在线生图”加进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LiblibAI花重金搞在线生图,本质上是在用“烧钱”换“体验”,它要让用户养成一个习惯:想玩AI画图,打开LiblibAI就能直接画,不用折腾。

等用户习惯了这种“无缝体验”,再让他们回到“下载模型→装环境→调参数”的老路子,就会觉得特别麻烦,根本不想回去,这种“用户习惯”,就是最坚固的护城河。

而且它的野心不止于此,现在AI画图领域有两个极端:一边是Midjourney,体验特别好,不用管模型,输入文字就能出图,但它是封闭的,你用不了外面的模型。

另一边是像Civitai这样的社区,模型特别多、特别开放,但它只给你模型,不给你画图工具,你还得自己折腾。

LiblibAI想在中间找个平衡:既保持开放,让大家能分享各种模型;又提供工具,让你在平台上就能画图。

它想做的不是“中国版Civitai”,而是一个更综合的东西——既能让你找模型,又能让你画图,还能让你靠这个赚钱的“AI创作基础设施”。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靠“算力”分钱,创作者终于能靠模型赚钱了,前面说的都是“怎么留客”,但对一个平台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怎么让大家赚到钱”。

毕竟光靠情怀,撑不起一个生态,LiblibAI2.0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一套围绕“算力”的经济系统,给商业化埋下了伏笔。

可能有人不懂“算力”是啥,你就把它理解成“平台里的‘燃料’”——你要在线生图,就得消耗算力,算力不够了,要么等平台送,要么自己买。

而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当你用了某个创作者的模型画图时,这个创作者能拿到一部分算力作为奖励,别小看这个设计,它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把创作者的“贡献”量化了。

以前创作者靠模型获得的,无非是下载量和点赞数,这些都是“虚的”,顶多算个荣誉,现在不一样了,用的人越多,创作者拿到的算力就越多,而算力又能换成实际的好处——要么自己用算力画图,要么未来平台开放提现(虽然现在还没说,但这是很自然的方向)。

这就把“为爱发电”变成了“按劳所得”,创作者终于能靠自己的模型稳定赚钱了,这套系统还把平台、创作者、用户三者绑在了一起。

用户要画图,得用算力,平台靠卖算力赚钱,同时把一部分钱以“算力奖励”的形式分给创作者,创作者拿到奖励,更有动力做新模型,吸引更多用户来用。

整个链条是通的,形成了一个“用户花钱→平台分钱→创作者出活→吸引更多用户”的闭环,有了这个闭环,平台才不是一个“只花钱不赚钱”的烧钱机器,而是能长期运转的生态。

现在就大概能明白LiblibAI2.0的意义了,它不是简单加了两个功能,而是在试一条“让AI创作生态能赚钱”的路。

以前大家总觉得AI画图就是玩票,创作者很难靠这个稳定盈利,现在LiblibAI用2.0证明:只要把“模型、创作、赚钱”这三件事捏合好,普通人也能靠AI创作吃饭,对整个AIGC行业来说,这其实是个很有价值的样本。

一个生态要繁荣,不能只靠用户玩得开心,更要让创作者能赚到钱——只有创作者有动力持续输出好内容,用户才能有更多好玩的模型、更好看的作品,平台也才能长久活下去。

LiblibAI走的这条路,难是难了点,要烧钱搞算力,要琢磨怎么平衡开放和体验,还要设计合理的分钱机制,但一旦走通了,就是多赢的局面。

爆改!LiblibAI2.0让AI画图创作者靠模型赚真钱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它敢迈出这一步,把“商业化”摆到台面上,给那些想靠AI创作吃饭的普通人,多了一份希望。

以后再有人问“玩AI画图能赚钱吗”,或许我们可以指着LiblibAI说:你看,有人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走了,而且走得还挺实在。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