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这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发布一镜到底视频时这样写道。那么何以发出这样的感叹呢?主要是在2025年小鹏科技日...
2025-11-07 0
精彩抢先看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团队正全力冲刺2026年机器人量产,未来5-10年,机器人将走入更多家庭。
❒越疆机器人发布家庭智能体机器人Rover X1,面向户外探险、家庭安防、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以拟人姿态完成百米传递任务,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全自主研发。
❒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IRON现场以人体姿态完成“猫步”展示。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在安徽合肥启动。
❒牛津大学联合研究团队研发一种全新的软体机器人,它们无需电子元件、马达或计算机,仅靠空气压力就能运作。
❒丰田公司推出创新产品“Walk Me”——一款配备四条机械腿的自主行走座椅。
云深处科技完成股改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云深处科技是“杭州六小龙”之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人形、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精益生产、全球销售与专业服务,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位于前列。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产5G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跨4200公里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11月2日上午,一项跨越约4200公里的远程眼科手术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实施。这是全球首例远程机器人辅助视网膜下注射手术。该手术以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5G眼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平台,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杨波教授团队、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以及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何小鹏:期望在2026年量产机器人,相信未来5-10年将走入更多家庭
11月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团队正全力冲刺2026年机器人量产。他指出,当前机器人如同2012年的电动车,能简单使用但不够强大。真正的量产挑战在于集成,不仅要有“长板”,更需补齐所有“中板”并确保没有“短板”,如成本、安全与一致性。他相信未来5-10年,机器人将走入更多家庭。
来源:IT之家
越疆机器人正式发布家庭智能体机器人Rover X1
11月3日,越疆机器人正式发布家庭智能体机器人Rover X1,售价7499元。据悉,Rover X1面向户外探险、家庭安防、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其搭载的双视觉跟踪系统能够帮助其实现全向感知与自主决策;全地形轮腿结构与智能负重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稳定行走,并具备负载日常物品的能力。
来源:越疆机器人
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近日,在十五运会深圳站火炬传递现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以拟人姿态完成百米传递任务。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全自主研发,搭载5G-A技术实现远程精准控制,单臂负载1.6公斤火炬仍保持稳健步态。其动态运动控制与负重平衡算法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在斜坡路段可自主调整关节姿态。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传递仅用1个月,未进行硬件改造即实现高动态场景适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鹏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IRON现场以人体姿态完成“猫步”展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现场称:“在过去的7年时间,我们为了让走路轻盈、姿态优美,做出了无数的努力。”据悉,小鹏全新一代IRON搭载第二代VLA,拥有3颗图灵AI芯片,搭载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目前,小鹏汽车已在广州建立首个具身智能数据工厂。
来源:时代财经
宇树科技发布全身遥操作平台
11月6日,根据宇树科技官方视频号,宇树发布了全身遥操作平台。视频中,在人类遥操作的控制之下,宇树的G1机器人能够进行洗碗、使用扫地机器人清洁、整理衣物、端水等家务活动。据了解,遥操作是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跨越物理空间,让人类的动作“映射”到机器人上,人类可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关键环境作业,例如核电、钢铁高温场景。
来源:证券时报
优必选焦继超: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至少还要8-10年左右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工业场景落地,2-3年后在工业场景能泛化到一些更复杂的操作。商业场景中的人形机器人,像酒店服务员等与人打交道的角色,可能还需要3-5年。进入家庭场景能够作业的人形机器人,至少要等8-10年左右的时间。
来源:人民财讯
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在合肥研制成功
11月2日下午,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在安徽合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当天启动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制。系统涵盖“种质创制-种质鉴定-种质稳定”育种全链条关键环节,在加速种质创新方面,利用载能离子诱变育种技术进行AI赋能,基因挖掘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智源Thor框架开源:人形机器人实现类人级全身控制
11月4日,北京智源研究院(BAAI)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宣布,具身框架Thor正式开源。该框架突破人形机器人在强物理交互场景中的技术瓶颈,让人形机器人实现媲美人类的全身协同与动态稳定能力,为其走向实用化奠定关键基础。目前,Thor框架项目主页已开放。
来源:科技日报
特斯拉Optimus V3明年一季度问世,年底建设产能100万台生产线
在近日的特斯拉Q3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在机器人业务的规划上给出了清晰的答案。跟此前较为模糊的预期不同,这次他对Optimus V3定位、产品节奏和量产上的规划也更加明确。关于V3,马斯克直截了当地表示明年一季度就会推。甚至他还给出了更激进的目标,那就是在V3年产能100万台产线落成后,到了V4时代,年产将达到1000万台,V5推出后年产可能会达到5000万台到1亿台。
来源:42号电波
空气驱动的“无脑”机器人问世
由英国牛津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软体机器人,它们无需电子元件、马达或计算机,仅靠空气压力就能运作。研究显示,这种“无脑”机器人并不依赖中央控制系统或程序指令,而是通过自身结构与外界的物理作用实现运动与协调。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来源:科技日报
全球首款服装式可穿戴机器人发布
近日,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KIMM)研发的自动化编织系统,将超细形状记忆合金线圈纱线织成轻便织物肌肉,仅重10克却能举起10-15公斤重量。该技术使服装式可穿戴机器人商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神经系统与康复工程学报。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丰田发布可爬楼梯的自主行走座椅Walk Me
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上,丰田公司推出创新产品“Walk Me”——一款配备四条机械腿的自主行走座椅。该设备可跨越楼梯、斜坡及不平地面,解决行动不便人群的日常出行难题。仿山羊与螃蟹的仿生设计使其在复杂地形中保持平衡,搭载LiDAR和传感器系统可识别并避开障碍物。座椅支持语音控制、自动调节及折叠至登机箱大小,单次充电满足全天使用。
来源:DoNews
ETH开发随声音运动的新型人造肌肉
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Daniel Ahmed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驱动microbubble阵列的可编程人工肌肉。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人工肌肉在动态可编程性、扩展性和响应速度方面的瓶颈,更为软体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生物医学仪器带来了全新可能。
来源:今日声学
相关文章
“总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这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发布一镜到底视频时这样写道。那么何以发出这样的感叹呢?主要是在2025年小鹏科技日...
2025-11-07 0
精彩抢先看❒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小鹏汽车董事...
2025-11-07 3
11月6日下午,在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AI文娱论坛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美术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大讯...
2025-11-07 3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内,陕西鼓风机集团旗下的捷克EKOL公司(陕鼓EKOL)第六次以参展商与采购商双重身份亮相,通过绿色低...
2025-11-07 3
【TechWeb】11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备受关注的特斯拉2025年度股东大会,已于当地时间周四在他们总部所在的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虽然他们还未...
2025-11-07 3
要闻一览:热点直击用户称山姆APP支付跳转黄色网站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自己在山姆会员商店APP下单结算时,选择使用“民生山姆联名信用卡”支...
2025-11-07 3
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举行,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
2025-11-07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