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持续繁荣,制造商竞逐货机市场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03:29 0 admin
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持续繁荣,制造商竞逐货机市场

(王潇雨 摄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潇雨 北京报道

很长时期以来作为中国航空运输业“短板”的航空货运业务,在近年来以“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等核心政策方向指引下,局面正在悄然变化。这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包括航空货运企业数量和规模增长,货运航线网络的增加以及货运机队数量的持续增加。这也使得飞机制造商货机市场份额的争夺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补齐短板

尽管相较于疫情期间非正常市场供求关系带来的利润暴涨,航空货运业早已经回归常态,但中国航司的货运业务仍然在多重因素驱动之下保持着远超客运业务的盈利水平,并且在机队规模和航线网络扩张方面展现出很强的“侵略性”。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35亿元,同比增长2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8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8亿元,同比增长82.64%,”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旗下航空货运平台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货航”)发布公告披露在9月23日接受多家机构调研时对公司最新业绩以及未来发展相关情况介绍时表示,在国货航看来,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机队规模和航线结构实现扩充和优化,新增运能有效投入;航空油料综合价格同比下降,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货站板块和地面综合物流板块均实现稳步增长。”

实际上,在中国的国有“三大航”上半年业绩仍未能扭亏的情况下,三家在航空货运业务上均延续了此前的盈利势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上半年实现营收112.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89亿元。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旗下的南航物流在上半年也实现了16.01亿元净利润。

整个中国民航货运业在2025年上半年也继续保持着不俗的业绩,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航空货邮运输总量达到478.4万吨,同比增长14.6%。其中国际航线表现尤为抢眼,完成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激增23.4%,在总货量中的占比攀升至42.6%,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提高了整整10个百分点。

国际航空货运的增长与中国民航在远程宽体货机机队规模的增长息息相关,多家航空货运公司都正在加快引进远程宽体货机,比如海航集团旗下的金鹏航空在9月25日接收了一架波音777F货机,成为这款机型在中国的第六个用户。这款波音现役最大的双发货机自2009年进入中国以来,成为中国民航远程航空货运的主力机型,中国航司总共运营近60架该机型,占到全球该机型运营规模的近五分之一。

货运航司在开通新航线上积极性异常高涨,尤其是一些已经初具规模的航空货运企业,比如顺丰集团旗下的顺丰航空,在机队规模达到90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航空货运企业同时,依托其主基地,也是中国第一个货运专业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始加速其全球网络布局的速度。

9月15日,顺丰航空一架波音747-400型全货机搭载着近100吨货物从鄂州飞往美国迈阿密,开启“鄂州-迈阿密-深圳”国际货运航线的首航运行。迈阿密也成为顺丰航空继洛杉矶、纽约、安克雷奇、亨茨维尔、哈利法克斯之后在北美运行的第6个城市。

据顺丰航空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迈阿密是连接北美与拉丁美洲的重要枢纽,也是跨国企业集聚、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中的关键区域。这条航线的开通也使得顺丰航空北美航线的服务范围由西部、北部、东北部向东南部进一步延伸,实现与美洲重要门户迈阿密的链接,有助于提升顺丰在北美区域的物流通达度与服务竞争力。航线串联鄂州、迈阿密、深圳三大航空枢纽,可助力拓宽中美进出口物流通道,促进中美经贸往来。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117条国际货运航线,同比增长高达58.1%。新增航线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亚洲以54条居首,占比46.2%;欧洲紧随其后,新开45条,占比38.5%。截至2025年6月,中国的国际货运航线已通达50个国家的106个城市,一个覆盖全球核心市场的网络已初步形成。国内航线网络则以主要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与国际航线形成高效协同,共同提升了中国航空物流业的市场覆盖率和全球竞争力。

运力扩张

航空货运企业在规模和网络上持续的增长需求,也推升了中国民航货机市场的增长。由于市场结构带来的需求不同,使得包括远程宽体货机、中型货机以及窄体乃至支线货机产品都能够找到各自定位需求不同的客户,因此飞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9月19日,一架满载跨境电商包裹与高端电子产品的京东航空737-800BCF全货机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起飞,直飞新加坡樟宜机场。随着这条跨境“空中动脉”的正式开通,京东航空宣布开通“深圳=新加坡”定期全货运航线,进一步完善在亚太地区的航空物流网络布局。

据京东航空方面透露,去程货物中,主要为直达新加坡的消费电子与电商包裹,也有少量为经新加坡中转至欧美市场的高时效货物。回程则以从欧美经新加坡转运的电子产品、新加坡本地汽配与电商货物为主,将不断丰富国内进口市场品类,也增强深圳作为全球供应链节点的集散能力。

按照京东航空方面说法,此次航线开通将助力深圳这一科技制造与跨境电商高地,更高效地连接全球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商业枢纽——新加坡,推动高附加值货物“快进快出”,为外贸企业打造稳定、高效的物流通道。

京东航空目前运营着10架737-800BCF机型,也是中国第二大该机型运营商。目前,中国有八家737-800BCF用户用这种货机支持着中国的国内和区域航空货运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737-800BCF最新一次交付给中国航司是在今年8月,山东航空公司接收了其下第五架该机型,同时也是波音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运营的第50架该机型。而山东航空公司在运营的同时,旗下的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也是波音官方“客改货”业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山航集团副总裁史凤军在此前举行的交付仪式上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山东太古已完成113架737-800波音货机改装,成为全球该机型改装的重要基地。”

实际上,退役客机经过改装成为货机一直是全球航空货运公司主要的运力来源,“对航空公司来说,改装货机要远比原厂制造的新货机便宜,能够以较低成本迅速提升运力规模,每年市面上都会有大量退役客机作为机源供应,通过较短的周期实现改装投向市场,能够迅速满足航空货运业的运力增长需求。”一位供职于某航空租赁企业的人士在与《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

而中国市场对货运机型需求的预期增长,以及中国企业在航空制造业供应链上的实力,也使得飞机制造商在中国本土开展大量的“客改货”相关服务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其中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近年来一直试图缩小与波音在货机市场上份额上的巨大差距,因此为其多款机型开拓了改装货机的业务,其中A330系列已经在中航集团旗下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投产并完成了交付,目前国货航旗下已经有6架A330-200F机型,按照国货航在接受机构调研期间的说法,“剩余2架330飞机客改货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按既定计划推进飞机引进工作。”

此外,空客窄体机改装方案A320P2F及A321P2F客改货项目补充型号合格证(STC)此前也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的认证,意味着这两款改装货机也能够进入中国航空市场运营。空客与其合作伙伴EFW公司目前在全球布局了8个改装中心,上海、广州和成都设有A330P2F改装中心,广州和天津设有A320/A321P2F改装中心。

2023年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宣布与兰州航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中国开展20架E系列货机(E190F和E195F)的客改货服务,并在兰州建立E190F和E195F的客改货改装能力,从而支持并推动E系列货机进入中国市场。

而作为民机制造领域的“新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样也在“客改货”项目上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其下支线喷气客机C909的货运型号目前已经向中通货运航空以及中原龙浩航空分别交付了一架。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