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7日 13:46 2 aa

在刚过去不久的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 年)》[1],明确提到算力经济是超越算力产业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驱动数字经济向高阶跃迁的核心引擎。该报告的发布,为“算力格局之变”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基于算力归属,当今芯片行业被划分成两大阵营。一边是以英伟达为代表的集中式、工业级巨量算力,专注于数据中心和云端计算;另一边则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分布式、个人化智能算力,将强大算力直接注入终端设备。


何为个人算力?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复杂的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能够解决个人日常需求的智能服务。那么,对于联发科而言,其究竟如何定义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从日前发布的天玑 9500 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上,我们或许得以窥见。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来源:资料图)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全大核 CPU:精准调动芯片每一分算力,将算力切实转化为极致流畅的用户体验


天玑 9500 采用业界先进的第三代 3 纳米制程工艺,集成超 300 亿晶体管精密设计。通过 PC 级别的全大核 CPU、拥有主机级渲染能力的高性能 GPU,以及引领端侧 AI 体验的“超性能+超能效”双 NPU 等多元计算单元,实现了移动终端算力的架构级突破。


其中,全大核 CPU 架构包含 4 个超大核和 4 个大核,集成 PC 级矩阵运算指令集 SME2,支持 4 通道 UFS 4.1 闪存架构。据称,在 GeekBench v6.4 跑分中,单核性能突破 4000 分,比上一代提升 32%;多核性能超过 11000 分,比上一代提升 17%。


众所周知,性能的提升一定会带来热的提升,并由此产生控热、控能效的问题。所以,性能和能效,是 2025 年旗舰手机面临的两个关键点。官方表示,天玑 9500 设计新一代高容量缓存架构,对比上一代超大核功耗降低 55%,多核功耗降低 37%。这意味着,它既提供了澎湃的算力,又解决了高性能带来的发热与续航焦虑,将“个人超算装入口袋”从概念变为现实。


然而,仅仅做到性能和能效的提升还不够,要有能力对性能实施精准掌控和调度,才能有效提升个人算力在用户体验上的表现。在这方面,天玑 9500 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单纯比拼数值算力增幅的路子。


在深入了解用户使用场景的基础上,联发科研发出第二代天玑调度引擎,与操作系统深度协同,精准调动芯片底层的每一分算力,从多个方面切入,将强劲性能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丝滑流畅的交互体验。


App 启动速度,是用户判别手机是否流畅的最直观体验。该引擎提供的超级内存压缩技术,让 App 在触控启动时能够实时响应。根据测试结果,即将发布的搭载天玑 9500 的 vivo X300 系列手机,在 20 款应用两轮启动的测试中总耗时 61 秒,显著领先于业内水平。


极致交互体验的实现,响应速度快是一方面,用户每次点击时都能获得稳定的响应也是一方面。该引擎提供的一致性引擎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用户的触控响应输出稳定算力。以 vivo X300 系列手机的触控响应速度为例,其一致性误差可以控制在 6 毫秒以内。


同时,该引擎内置的动画流畅引擎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翻译判断动画的渲染节奏,及时动态调控资源。在搭载天玑 9500 的 OPPO Find X9 系列手机的启动动画测试中,可以做到动画切换流畅无卡顿。


另外,该引擎搭载算力调度引擎 2.0,能深入系统底层进行全方位算力调度,精准管控前后台的应用运算资源,让用户的交互体验保持连续流畅的同时,还更省电。实测过程中,在 120 帧的高画质下,手游《和平精英》的功耗比上一代降低了 14%。


可以看出,联发科对个人算力的关注点更多落在“有效算力”——即多少算力能够真正被用户体验感知。个人算力的未来不在于简单的数值增长,而在于算力与用户需求之间更精准、更高效的对话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算力革命。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GPU 跨越式升级:刷新移动游戏画质新上限,手游也拥有主机级沉浸式体验


自天玑系列芯片发布以来,便始终致力于通过提升 GPU 图形渲染技术,和集合全产业链的力量,将最好的游戏技术和体验带给每一位玩家。


本次发布的天玑 9500,采用旗舰级 GPU 架构 G1-Ultra,不仅实现图形性能跨越式升级,还突破了移动游戏画质的新上限,让用户手中的移动设备,也能获得主机级游戏体验。从流畅、画质与生态三个层面,重新定义了移动端图形算力的进化方向。


首先是流畅,联发科洞察了用户在移动高帧游戏上的追求——当前移动端电竞游戏的 60 帧、120 帧仍有向上空间,但过去受限于 GPU 性能、能效不足,加之游戏技术的有待提升,高帧手游的帧率始终原地踏步。


但天玑 9500 改变了这一点。据称,这颗 G1-Ultra GPU 在前代本就不俗的基础上,性能提升 33%,能效提升 42%,不仅蝉联最强旗舰 GPU 的宝座,更实现了帧率的率先突破——三款市场中最火爆的电竞手游(和平精英、暗区突围、三角洲)全部 144 极致画质满帧流畅,并且功耗控制在相当可观的水平,相当于以一己之力将手游推向 144 档位的主机级体验。


除了性能能效的提升,天玑 9500 还带来了 GPU Dynamic Cache 这种架构级游戏技术,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架构,GPU Dynamic Cache 能够大幅降低功耗,让图形运算更高效。例如,在手游《绝区零》中,基于该架构,带宽节省达到每秒 600 兆,功耗下降达 60 毫安,重载手游的续航表现被进一步优化。在游戏的高帧率赛道上,天玑 9500 还引入天玑星速引擎-倍帧技术 3.0 和芯片级插件技术,开放全新的插帧档位,支持将 60 帧的画面提升到 120 帧的原生流畅体验,这在知名手游《王者荣耀》和《逆水寒》中均能得到体现。


再来,是画质,手游迎来精品化浪潮的当下,画质也在不断地向主机级进化。其中,光线追踪技术是实现主机级画质体验的关键。官方表示,与上一代相比,天玑 9500 的光线渲染性能提升了 119%,不仅推动光追帧率再度突破,也锁定了旗舰手机光追的天花板。比如,联发科与手游《暗区突围》合作,首次将移动光追游戏帧率突破到 120 帧,带来极致流畅的主机级光影画质体验和更加真实的光影效果。与此同时,天玑 9500 它引入了主机级 Raytracing Pipeline、虚幻引擎 5.5 Nanite 及 5.6 MegaLights 三大技术,分别从光影真实性、模型精细度与场景光源数三个维度,构建起接近 3A 主机游戏的画质标准。


当然,要想完全实现主机级游戏体验,也离不开与游戏开发者的深度联合调优。联发科与以现象级手游《三角洲行动》为代表的众多游戏厂商和开发者深度合作,从芯片、引擎到游戏玩法多维度入手进行全链路优化,共同将搭载前沿技术的极致游戏体验带给每一位移动玩家。随着天玑在旗舰市场的优异表现,越来越多的主流游戏工作室加入,并推动天玑游戏生态持续扩大。这种开放协同的模式,正加速主机级游戏体验在移动端的普及与进化。


天玑在 GPU 层面的探索表明,个人算力的未来价值上限还取决于它能否打通技术、内容与体验的边界,让手游体验向主机级进化,让将个人终端设备转化为高品质的数字内容入口。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AI 向实:让端侧 AI 全时在线,真正实现“先进 AI 握在你手里”


在 AI 全面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个人的数字生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拥有的本地算力。


为了给终端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有温度的 AI 体验,联发科在天玑 9500 的 NPU 上进行了显著加码,通过集成超性能和超能效双 NPU,让高性能 AI 任务和低功耗常驻 AI 任务各司其职。使得端侧 AI 性能跃升的同时,还能全时在线,真正实现了“口袋里的 AI 个人超算”愿景。


文生图是我们当下经常使用的 AI 功能。两三年前,用旗舰芯片生成一张像 512 分辨率这样较低像素规格的图片需要 10 秒钟,要想生成高清图片只能依赖云端,但凭借强大的端侧 AI 性能,天玑 9500 不到十秒就能生成高画质 4K 图片。


此前,用户凡有总结会议纪要、文本转写、翻译、资料分析和内容生成等需求,通常要借助云端 AI 进行,但现在天玑 9500 也可以快速响应相同场景,输入文本的长度最高可支持 128K,而且不会出现信息泄露的风险。不仅如此,在拍照时,基于天玑 9500 具备低功耗特性的超能效 NPU,可以实现实时运算 Always-On 追焦算法,大幅提升追焦速度,让照片拍摄全程对焦能够又准又快。


依托天玑 9500 的强大 NPU 性能,联发科还与厂商深度联调。在 vivo X300 系列手机上,推出蓝心 AI 录音机应用,实现会议内容的实时转写,并根据主要内容自动生成录音标题和重点摘要,省事省力又一目了然。联发科还与 vivo 联合研发,在 vivo X300 系列上带来首个可以自我学习进化的 AI 定制人像美颜。只需通过一次学习,AI 就能掌握用户的美颜习惯,并创建专属的定制效果,让端侧 AI 从“通用化”迈向“个性化”。同时,联发科也与 OPPO 合作,在即将发布的 OPPO Find X9 系列手机中推出 AI 意图搜索功能,即便用户提出的指令模糊,AI 也能快速理解意图,并尝试主动关联推理用户的需求;不仅如此,另一款全新的小布识屏功能,还能实现跨本地内容的“一搜即得”与服务直达。此外,联发科还携手阿里云通义千问,成功在端侧运行前沿的全模态大模型 Qwen2.5 omni。这种开放策略不仅加速了端侧 AI 技术的普及,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个性化的 AI 体验。


显然,这些已经落地的 AI 应用,正在逐步改变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并进一步重塑人机交互体验。以端侧全时智能为支点,让 AI 算力进化成一种“更懂你”和“更有温度”的服务,从天玑 9500 来看,这显然也是联发科一直坚信并努力在做的方向——不止在前沿技术上突破,更要与产业链协同,更快、更真实地将先进 AI 落地在用户实打实的体验上。



联发科,用天玑9500定义了个人算力的未来方向

(来源:资料图)


从整个芯片角度来看,此次天玑 9500 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出色地达成了性能与能效之间的平衡,并将强大的 AI 算力注入个人设备,不仅让用户在端侧进行此前在云端才能完成的任务,还让 AI 持续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并主动提供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而这,也让个人设备的算力标准被重新定义。接下来,谁能让每个人随身携带的设备成为最懂自己的算力节点,谁就握住了下一轮技术红利。联发科用天玑 9500 先下一城——通用算力向体验落实、图形算力向主机级进化、AI 算力切实落地到用户手中。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科技给予的智能生活体验。


剩下的,交给行业去想象更远的场景。


参考资料:

1.《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发布《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 年)》https://mp.weixin.qq.com/s/lzNnA1sURbA9BRedVjCUPw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