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傲男继发布AI版App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继续深化AI战略,在全面升级买卖双方AI能力的基础上,向产...
2025-09-29 0
对于追求效率与创新的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和企业用户而言,选择一台合适的商务本,不仅是选择生产力工具,更是一项关乎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投资。特别是在今天,AI浪潮的兴起让这场选择变得尤为关键。而商务本的CPU正是决定其体验的基石,在主流商务本市场中,搭载AMD锐龙7 8745H处理器和英特尔酷睿7 240H处理器的产品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对于预算有限、员工常常身兼数职的初创团队和初创公司来说,究竟哪款处理器才能更好地平衡性能、续航与AI体验?谁才是更具性价比的“全能多面手”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本次找来两台分别搭载AMD锐龙7 8745H处理器和英特尔酷睿7 240H处理器的商务本,通过一系列贴近真实商务场景的对比测试,对搭载这两款处理器的商务本进行深度剖析,希望能为大家在AMD与英特尔之间的抉择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本次的测试机型是联想昭阳X5-14(锐龙7 8745H)和一台配置类似但搭载酷睿7 240H处理器的商务本,它们都配备相同规格的屏幕、内存、SSD和电池,甚至连产品重量都几乎相同,所以这两台机器非常适合用来做对比测试,本次的各项对比成绩也能很好地反映锐龙7 8745H和酷睿7 240H两款处理器在商务本中的真实实力。
除了搭载的处理器不同,它们都采用14英寸1920×1200屏幕、32GB DDR5 5600双通道内存、1TB PCIe SSD以及60Wh电池。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在两台笔记本上都开启了相同的性能模式。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放到AMD锐龙7 8745H和英特尔酷睿7 240H这两款处理器上。
AMD锐龙7 8745H处理器采用4nm生产工艺,基于Zen 4架构,配备8颗超大核心和16线程,三级缓存达到16MB。这款处理器的基础频率为3.8GHz,最高加速频率可达4.9GHz,同时它的默认热设计功耗为45W,可配置功耗为35W~54W。集显方面,锐龙7 8745H处理器内置基于RDNA 3架构的Radeon 780M显卡,其配备12组CU单元,支持AV1硬件编解码和实时光线追踪。
英特尔酷睿7 240H处理器的代号为“Raptor Lake”,它采用Intel 7(10nm)生产工艺和混合架构设计,配备6颗性能核心+4颗能效核心,组成10核心16线程。这款处理器的性能核的最高频率为5.2GHz,基础频率为2.5GHz,它的基础功耗同样是45W,从第12代酷睿开始,英特尔不再使用TDP来标注处理器的功耗,而是改为用基础功耗+最大睿频功耗的两种标示方式,移动处理器还有一个最小保证功率,其功耗区间为35W~115W。
核显方面,酷睿7 240H处理器内置基于英特尔Xe架构的英特尔UHD显卡,其配备64个EU单元。另外,锐龙7 8745H和酷睿7 240H处理器都没有内置NPU,主要靠CPU和iGPU提供AI算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酷睿7 240H采用P核+E核的混合架构设计,这样的设计旨在提高能效水平,但因为核心异构、指令集不同,有几率存在调度上的延迟而响应迟滞。锐龙7 8745H因为采用全大核设计,就不存在类似问题。此外,英特尔混合架构还带来一个问题:P核与E核的架构不同,它们不能支持相同的指令集(比如E核不支持AVX-512指令集),使得英特尔不得不整体放弃对AVX-512指令集的支持,这会在一些特定应用层面带来影响。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贴近真实商务场景的应用来进行对比测试,从处理器的基准性能、处理器实际应用性能、综合性能、商用生产力性能、商用创作性能、AI性能和图形性能等多方面来测试。
首先来看经典的CINEBENCH 2024、CINEBENCH R23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的表现。在CINEBENCH 2024和CINEBENCH R23的单线程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分别获得101pts、1672pts的成绩,对比酷睿7 240H平台分别落后13.68%、13.37%。
而在多线程性能上,锐龙7 8745H全面展现了其全大核心的优势,它在CINEBENCH 2024和CINEBENCH R23中分别得到826pts、14805pts,对比酷睿7 240H处理器分别取得26.69%、8.33%的领先优势。可见在多任务输出层面,AMD的全大核心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3DMark CPU Profile也是用于评估处理器基准性能的测试项目,在这个测试中结果,锐龙7 8745H平台在单线程上落后7.61%,但在最大线程上获得7083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8.07%。在PerformanceTest 11.1 CPU Mark和SiSoft Sanda 2021算数处理器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的表现十分出色,分别领先酷睿7 240H平台6.97%、14.21%。这表明锐龙7 8745H处理器除了在单线程上稍有弱势之外,它在多线程性能以及计算密集型应用上的表现都是十分优异的。
在处理器实际应用测试中,锐龙7 8745H处理器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性能优势,它在包括Blender、V-Ray 6.0、7-Zip等测试中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在Blender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中,我们首先在Blender 4.2中让两个平台的处理器来渲染一个汽车模型,最后锐龙7 8745H平台耗时169秒,酷睿7 240H平台耗时210秒,相比之下锐龙7 8745H平台的效率更高,它比酷睿7 240H平台快24.26%。在Blender 4.5的三个Benchmark测试场景中(classroom、junkshop和monster),锐龙7 8745H平台的表现都领先一大截,特别是在经典的classroom场景中,锐龙7 8745H平台领先酷睿7 240H平台的幅度达到夸张的40.44%,这再一次证明在处理器渲染性能上,锐龙7 8745H优势巨大。
在V-Ray 6.0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获得15131的总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10.67%。另外,在指令集的支持上,锐龙7 8745H处理器支持AVX-512指令集,能够在多媒体运算、AI加速方面带来更高效的表现,而酷睿7 240处理器不支持AVX-512指令集,因此在面对多媒体运算和AI加速等应用场景时,它的效率会更低一些。我们以SiSoft Sanda 2021的多媒体运算测试为例,来简单看看这两个平台在AVX指令集上的差异。
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锐龙7 8745H处理器因为支持AVX-512指令集,所以它在这项测试中能够很好地利用AVX-512指令集来加速,它在测试中取得1490MPixel/s的出色成绩,领先酷睿7 240H平台高达73.79%!这里的很大原因是酷睿7 240H不支持AVX-512指令集,因此在这项测试中只能通过AVX2来加速,因此在成绩和效率上与锐龙7 8745H平台相比有巨大差异。
在商务人士经常会用到的压缩/解压缩场景中,锐龙7 8745H平台在7-Zip中获得98.404的总分,而酷睿7 240H平台的成绩只有85.718分,相比之下锐龙7 8745H平台取得14.8%的领先优势。对于视频编码,在x265 Benchmark中,锐龙7 8745H平台取得48.88fps的成绩,领先酷睿7 240H平台16.94%。由此可见,在面对压缩/解压缩、x265视频编码等场景时,锐龙7 8745H处理器的表现明显更优秀,只是在x264视频编码和Handbrake视频转码测试中,这两个平台的性能差距更小,并不明显。
对于现代商务人士而言,处理日常工作任务时基本都离不开以Office为代表的生产力应用。无论是写稿件、做报表还是做PPT,都需要Office这样的生产力应用。那么在Office应用办公层面,锐龙7 8745H商务本和酷睿7 240H商务本谁的表现更出色呢?
我们主要通过专业的评测软件PCMark 10来测试,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可以说大获全胜!在PCMark 10基准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取得7091的总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8.74%。此外,PCMark 10 Express是轻量级的办公测试,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取得6237的总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5.39%。
PCMark 10 Extended测试还包括轻度的创作性能和游戏性能测试,它主要考察整机的综合性能。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获得6901分,而酷睿7 240H平台获得5623分,相比之下锐龙7 8745H平台有高达22.73%的领先优势。原因无他,唯集显更强耳。
在PCMark 10的“应用程序”测试中,系统会调用安装的Office软件来模拟用户办公时的场景,因此这项测试非常契合真实环境下的办公场景。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取得14676的总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2.16%。
在图形层面,这两款商务本自然是都采用集显,其中锐龙7 8745H笔记本采用处理器内置的基于RDNA 3架构的Radeon 780M显卡;酷睿7 240H笔记本采用处理器内置的基于英特尔Xe架构的英特尔UHD显卡。我们来看看这两款内置显卡的性能表现。
在3DMark理论性能测试中,锐龙7 8745H处理器内置的Radeon 780M显卡展现出强悍实力,它在基于DX12的Time Spy中获得2970的显卡分数,这样的成绩相对酷睿7 240H处理器内置的英特尔UDH核显,领先幅度达到夸张的108.42%!
在基于DX11的Fire Strike场景中,Radeon 780M显卡获得8739的显卡分数,而英特尔UHD核显的显卡分数仅4985分,相比之下Radeon 780M显卡领先75.31%。另外,在专门针对集显轻薄本的Night Raid测试场景中,Radeon 780M显卡取得37304分,而英特尔UHD核显仅获得20684分,对比来看,Radeon 780M显卡的领先幅度达到80.35%。从以上图形测试的数据来看,Radeon 780M显卡的性能出众,远远领先于英特尔UHD核显,它能在硬件加速、创作渲染等方面帮助用户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Radeon 780M显卡基于RDNA 3架构,因此它还支持许多全新的技术,包括实时光线追踪和DX12 Ultimate,而英特尔UHD核显由于所使用的架构老旧,它并不支持这些最新技术,所以在实际应用层面有所欠缺,比如英特尔UHD核显完全无法运行支持光追的3DMark Port Royal,也无法运行基于DX12 Ultimate的3DMark Speed Way。
我们还简单测试了两个平台的1080p游戏性能,借而能够了解到两者的图形性能表现。在游戏表现上,英特尔UHD核显可以说不堪大用,它在《界外狂潮》中仅支持DX11模式,不支持DX12模式,同时也不支持XeSS以及帧生成技术,所以酷睿7 240H平台在1080p最高画质下的平均帧率仅32fps,游戏画面明显卡顿。而反观Radeon 780M显卡,由于它支持FSR 3以及AMD帧生成技术,所以在《界外狂潮》1080p最高画质下的平均帧率能够维持在93fps的高位,游戏画面非常流畅,体验感很好,明显具有更强的图形应用性能。
在如今这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短视频、图文等信息展现方式丰富多样,对企业员工来讲,在日常的工作中自然离不开中度创作,比如临时剪辑宣传视频、制作企业宣传图片等。那么,在视频和图片创作方面,锐龙7 8745H商务本和酷睿7 240H商务本谁的表现更好呢?
我们通过UL Procyon软件自带的两个创作测试套件来测试。在UL Procyon的Premiere Pro视频剪辑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获得3970的总分,而酷睿7 240H平台的成绩仅仅3568分,对比来看锐龙7 8745H平台的表现更好,它领先酷睿7 240H平台11.27%。
在UL Procyon的照片编辑测试中,软件会调用系统中安装的PhotoShop和Lightroom Classic软件来模拟用户的图片编辑操作。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45H平台获得6315的总分,领先酷睿7 240H平台6.44%。从以上两个创作性能测试的结果来看,无论是面对视频剪辑还是图片编辑,锐龙7 8745H平台相比酷睿7 240H平台都有更出色的表现,它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强,更适合有视频剪辑、图片编辑业务需求的商业用户。
现在商业用户对AI应用特别是大模型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轻薄本上部署一些企业定制的大模型也是很常见的事。那么锐龙7 8745H商务本和酷睿7 240H商务本,谁才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AI体验呢?我们对此也做了简单的对比测试。
目前大多数热门的AI应用,包括文生图、大模型部署等基本上都依靠GPU的算力支持,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平台的GPU算力表现。在UL Procyon的AI视觉测试中,Radeon 780M显卡获得216分,而英特尔UHD核显仅87分,也就是说Radeon 780M显卡的AI算力更强,领先英特尔UHD核显148.28%。
特别是在Stable Diffusion 1.5文生图测试中,Radeon 780M显卡有着出色表现,它获得231的总分,生成一张512×512分辨率的图片仅需27秒,而英特尔UHD核显完全无法胜任文生图的工作,它生成一张512×512分辨率的图片需要338秒,也就是5分钟之多,这样的速度完全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起来。
在本地大模型方面,这两台商务本都采用32GB双通道内存,由于内存容量的限制,理论上都无法在本地运行超大规模的模型,但是运行一些小规模的模型是可行的,我们来测试一下。首先在UL Procyon软件的大模型测试中,这两台机器都能运行8B及以下规模的模型,但是它们的推理速度有很大差距。
在PHI 3.5B模型中,锐龙7 8745H平台的推理速度达到26.07 tokens/s,而酷睿7 240H平台的速度只有19.04 tokens/s,锐龙平台领先36.92%。在Mistral 7B模型中,酷睿7 240H平台的推理速度降到11.75 tokens/s,而锐龙7 8745H平台的速度保持在16.12 tokens/s的高位,锐龙平台领先37.19%。
在Llama 3.1 8B模型中,酷睿7 240H平台的推理速度为11.01 tokens/s,锐龙7 8745H平台的速度保持在13.74 tokens/s,锐龙平台的领先幅度达到24.8%。当模型的规模来到13B,锐龙7 8745H平台由于系统划分了2GB显存,所以它也能较为轻松地运行,而且推理速度达到8.61 tokens/s,这是基本流畅使用的水平;酷睿7 240H平台则无法应对,根本无法完成测试。
我们还通过LM Studio软件在这两台机器上部署了最近非常火的两个大模型来实际测试。首先是DeepSeek蒸馏出来的7B模型,锐龙7 8745H平台的推理速度达到14.81 tokens/s,酷睿7 240H平台的推理速度仅8.37 tokens/s,相比之下锐龙平台领先76.94%。对于MoE模型,这两台机器都能流畅运行最新的Qwen3-30B-A3B,其中锐龙7 8745H平台的推理速度达到12.76 tokens/s,酷睿7 240H平台的推理速度为12.34 tokens/s。也就是说,对于极小规模的MoE模型,这两台机器的表现都出色,差距不大,但是对于类似Qwen 7B这样的稠密模型,锐龙7 8745H的表现就明显优于酷睿7 240H。
另外,锐龙7 8745H平台在AI推理任务中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速度上,还体现在首token生成速度和能效比方面。锐龙7 8745H的首Token生成时间远低于酷睿7 240H,肉眼可见的更流畅,而由于Radeon 780M显卡在执行AI推理时单位功耗下的性能输出更高,这意味着在相同电池容量下,锐龙平台能够完成更多的AI推理任务,这对需要长时间移动办公的商务人士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对比的两台商务本都采用60Wh容量的电池,那么它们的电池续航能力如何呢?我们从本地视频播放和离线Office办公两个方面来测试。
在本地视频播放方面,这两台机器都设置为“飞行模式”、50%屏幕亮度、20%扬声器音量并开启“最佳能效”和“安静模式”。在UL Procyon的“本地视频播放续航测试”场景中,锐龙7 8745H平台的续航成绩为12小时18分,而酷睿7 240H平台的续航成绩仅10小时56分。锐龙7 8745H平台在本地视频播放场景中的电池续航时间比酷睿7 240H平台长82分钟,这表明锐龙7 8745H处理器的能效更出色。
在离线Office应用办公场景中,锐龙7 8745H平台的电池续航时间达到12小时49分,而酷睿7 240H平台的续航时间只有10小时18分。虽说这两台笔记本都能维持接近一天的办公续航时间,但是锐龙7 8745H平台的实际续航时间更长,对用户来说用起来也更踏实。
针对主流商务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锐龙7 8745H和酷睿7 240H处理器,我们本次通过两台各方面配置都几乎相同的商务本进行了全方位测试。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测试结果:
●处理器理论性能上,酷睿7 240H凭借着更高的主频,在单线程上最高领先大约13%。不过在多线程上,锐龙7 8745H有全大核设计的优势,反超酷睿7 240H的最高幅度达到26%以上。
●实际应用层面,锐龙7 8745H在各项测试中全面领先,在Blender渲染测试中最高领先幅度超过40%。特别是借助AVX-512指令集,锐龙7 8745H在多媒体运算方面最高领先73%以上,可谓十分夸张。在压缩/解压缩、x265视频编码方面,锐龙7 8745H也分别有14%、16%以上的领先优势。
●在商用生产力方面,得益于Radeon 780M显卡的加持,锐龙7 8745H平台也全面超越酷睿7 240H平台,最高领先优势超过22%。
●在图形性能方面,Radeon 780M的RDNA 3架构名不虚传,全面碾压英特尔UHD核显,最高领先幅度达到十分夸张的108.42%,这已经跨越了多个级别和档次。在创作性能上,锐龙7 8745H平台的表现出色,最高领先幅度超过11%。
●AI性能上,Radeon 780M显卡的AI算力强大,大幅领先英特尔UHD核显,领先幅度达到148%以上,能够轻松胜任Stable Diffusion本地文生图的工作。在本地大模型方面,锐龙7 8745H平台最高领先酷睿7 240H平台超过76%。
●电池续航上,尽管电池容量相同,但是锐龙7 8745H平台的续航时间最长领先酷睿7 240H平台大约2.5小时。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在主流商务本市场中,尽管英特尔酷睿7 240H处理器也备受关注,但是它在处理器多线程性能、实际应用、商用生产力、图形能力、AI性能以及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如AMD锐龙7 8745H处理器。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计划采购面向主流用户的商务本,在英特尔酷睿7 240H和AMD锐龙7 8745H两款处理器之间,无疑应该首选各方面表现更出色的锐龙处理器,只有这样才能把采购硬件的战略投资真正用在“刀刃”上。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梁傲男继发布AI版App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继续深化AI战略,在全面升级买卖双方AI能力的基础上,向产...
2025-09-29 0
对于追求效率与创新的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和企业用户而言,选择一台合适的商务本,不仅是选择生产力工具,更是一项关乎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投资。特别是在今天,AI...
2025-09-29 1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我们书接上文。第三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不了解半导体的人可能会问,“台积...
2025-09-29 1
2025年9月刚过,OpenAI那边就炸了锅,不少人用ChatGPT时总觉得不对劲。明明选的是GPT-4,或是每月掏200美元的Pro会员版本,可回复...
2025-09-29 1
2025年AI圈出了个大新闻,37岁的华裔EdwinChen靠着自己创办的SurgeAI,成了今年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根据《福布斯》报道,他身家现在...
2025-09-29 1
近日,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在济南举办。本次会议作为国内脊柱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
2025-09-29 1
随着AI、高性能计算(HPC)、5G 与车用电子等新兴应用的持续扩大,芯片设计正从通用化向场景化精准适配演进,由此也对半导体封装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更高...
2025-09-29 1
小米在印度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出从风光无限到处处碰壁的闹剧。话说回来,小米这公司起步于2010年,在中国本土靠着高性价比手机杀出一条血路,很快就成了全...
2025-09-2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