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李攀 应陶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传统生物制药行业也不例外。10月6日,老牌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宣布,与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签署价值5....
2025-10-19 0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章平周(资深时评员)
这两天,“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的话题,引发关注。据微信回应,从今年9月开始,对长时间不使用的账号已不再进行回收处理,不活跃账号的朋友圈内容同样不会清理。
微信不再回收停用账号,这一举措虽看似技术层面的调整,实则触及了数字时代一个日益紧迫的命题:当生命在现实中谢幕,数字遗产又该如何安放?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伦理、法律与社会文明的深层拷问。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我们的记忆、情感、社交关系乃至个人财富,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态存在。朋友圈里的生活点滴、相册中的家庭影像、聊天记录里的温情对话、游戏账号中的心血积累,乃至数字钱包里的资产,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数字人格”。这些数据不再只是虚拟痕迹,而是承载着个体生命经验的“数字遗产”。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互联网平台出于节约服务器成本、防范账号安全风险等考量,普遍对长期未登录的“休眠账号”采取回收或清理。这样虽符合商业逻辑,却在无形中抹去了逝者留下的数字印记,也伤害了生者缅怀的情感需求。
网民新注册的手机号登上了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
近期,已故歌手李玟某平台账号被异常登录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正是公众对数字遗产处置失序的集体焦虑投射。微信宣布不再回收停用账号,无疑是一次值得肯定的“人性化”转向。它意味着平台开始正视数字遗产的情感价值与社会意义,不再将账号简单视为可被重复利用的“资源”,而是承认其作为个体生命延续载体的特殊性。
当然,不回收停用账号只是第一步。如何更妥善地处置数字遗产,仍需构建一套合法、合规且有温度的制度框架。民法典从民事基本法的层面,原则性承认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地位,将其纳入法律保护范畴,但具体的权属规则和继承问题,仍在探索和完善中。例如,亲人是否有权登录逝者的社交账号?是否可以导出聊天记录或删除敏感内容?平台在核实继承人身份时应承担何种义务?这些问题尚无统一答案,导致许多家庭在处理亲人“数字身后事”时陷入无助与纠纷。
此外,数字遗产的处置还需平衡隐私保护与情感缅怀的边界。一方面,我们不希望逝者的私密信息被随意窥探;另一方面,亲友也希望保留那些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开内容。对此,平台则应建立清晰的数字遗产处理流程,提供数字遗嘱服务,并加强身份验证机制,防止账号被滥用。
数字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技术的便利,更需要人文的关怀。微信不再回收停用账号,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也是平台社会责任的体现。但要真正实现“数字善终”,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平台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当一个人在现实世界谢幕时,其在数字世界的痕迹,才能得到应有的安放与守护。这不仅是对个体的告慰,更是数字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投稿邮箱:zhufy@hf365.com,594544237@qq.com
相关文章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李攀 应陶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传统生物制药行业也不例外。10月6日,老牌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宣布,与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签署价值5....
2025-10-19 0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章平周(资深时评员)这两天,“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的话题,引发关注。据微信回应,从今年9月开始,对长时间不使用的账号已不再进...
2025-10-19 0
在有“大帝之资”的王腾因泄密被辞退后,空缺一个多月的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人选终于敲定。10月17日晚,小米集团副总裁、CMO许斐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布小...
2025-10-19 0
当手机行业还在为“三摄变四摄”、“曲屏改直屏”的微创新争论不休时,华为的路线真的不同凡响。近期有博主传出了关键爆料信息,称Mate80系列或将首次推出...
2025-10-19 0
一直以来,我国在芯片领域一直遭受美国人的“卡脖子”之苦,尽管我国在芯片研发领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离完全成熟仍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芯片落地之...
2025-10-19 0
今日,中微公司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以下简称“中微成都项目” 在成都高新西区正式开工。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 ...
2025-10-19 0
【CNMO科技消息】CNMO注意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呈现积极增长态势,三星再次击败苹果,连续第三个季度蝉联销量冠军。根据市场研究机...
2025-10-19 0
阿斯麦CEO克里斯托夫·富凯最近说了一句实话,直接把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的努力推到了聚光灯下。他表示,中国确实非常努力地在做光刻机研发,但距离阿斯麦目前的...
2025-10-1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