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党端网评丨AI整蛊不可取 法律红线不可碰

排行榜 2025年10月24日 02:09 0 admin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近日,安徽一名女子利用AI技术生成“流浪汉卧坐餐厅”的图片测试丈夫反应引发一场虚惊的报警闹剧,再次引发公众对此类行为的关注与反思。类似事件已非个例,近期社交平台上多次出现“流浪汉闯入家中”等整蛊内容,有的甚至导致民警与物业对整栋楼逐层排查、亲属紧急奔袭等连锁反应。这场看似无伤大雅的技术娱乐,实则暴露出技术滥用对社会秩序、法律底线与人际信任的三重侵蚀。

AI整蛊首先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AI生成内容具有高度逼真性,使其成为新型娱乐工具。然而,当“整蛊”以制造恐慌为噱头,将公共安全资源置于儿戏时,便已背离娱乐的初衷。民警的批评一针见血:此类行为不仅浪费警力,更可能占用他人宝贵的救援机会。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但使用者的动机与方式决定其社会影响。以亲人、朋友的恐惧为笑料,以公共焦虑为谈资,不仅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尊重,更折射出对技术伦理的漠视。

这类行为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律师的专业解读明确指出,通过AI间接引发虚假报警,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拘留与罚款;若造成社会恐慌,甚至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此前虚假寻人启事制作者被行政拘留的案例,已为公众划出清晰边界。每一位公民都应意识到,虚拟世界的“玩笑”同样需承担现实世界的法律责任。

AI整蛊对家庭与社会信任的破坏同样不可忽视。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本应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信任是维系这些关系的基石。用虚假的危险场景测试亲友,不仅会让他们短时间内陷入巨大恐慌,更会在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正如网友所言,“狼来了的故事,有人到现在还没理解”。此类行为可能引发“信任疲劳”,若虚假信息不断泛滥,公众对真实危机的敏感度将下降,社会互助机制的基础也将被动摇。

AI技术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便利生活、赋能社会,而非成为制造混乱、引发恐慌的工具。娱乐应有边界,玩笑须有分寸,每一位使用AI技术的人,都应当守住公共利益底线、不越法律红线,更要珍惜亲人朋友之间的信任纽带。唯有让伦理与法律成为技术娱乐的“缰绳”,才能避免创新沦为混乱的推手,让AI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