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24日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字节Seed团队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 1.0;阿里夸克AI眼镜24日开启预售;安世中国...
2025-10-24 0
真没想到,曾经在科技领域远远落后,只能奋力追赶的中国,如今已在多个前沿赛道,悄然改变全球竞争格局。
你是否想过,在数字时代,我们的每一次通话、每一笔交易、每一封邮件,都可能面临被窃取的风险?
传统的加密方法就像是给信息上了一把复杂的锁,而量子通信则完全不同,它让信息本身具备了“反侦察”能力。
最近,中国科学家实现了横跨10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代表着这项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量子通信的核心原理相当精妙:它利用量子态的特性来传输密钥。
一旦有人试图拦截,量子状态就会发生变化,通信双方立刻就能察觉。
这就好比你在寄出一封信的同时,就能知道这封信是否被任何人拆开过。
在中国合肥,一座覆盖全市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已经建成。
这个网络不是实验室的演示模型,而是真正在为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日常服务。
从政务信息传递到银行交易数据,从医疗记录到电力调度指令,都在这个无形的保护网中安全传输。
“还能开多远?”这可能是每位电动车车主最常问自己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这成为了制约更多人选择电动车的障碍。而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很可能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什么是全固态电池?
简单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锂电池,内部含有液态电解质,而全固态电池则用固体材料取而代之。
这一改变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充电速度更快。
中国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他们成功解决了固态电池长期以来面临的“界面难题”,当坚硬的固态电解质,与柔软的锂金属电极接触时,两者之间会产生微小的间隙,影响电池性能。
不同的研究团队,从不同角度攻克了这一难题。
有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能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自由流动、自动填补空隙的“智能材料”。
有的团队则为电解质添加了柔性“骨架”,使其能够承受反复弯曲而不破损,还有团队通过特殊的氟化处理,提高了电解质抵抗高电压的能力。
这些突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未来同样重量的电池,可以让电动车行驶超过1000公里,意味着充电时间可能缩短到现在的一半,意味着电池起火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这不仅是电动车的福音,更是对整个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贡献。
当你在手机上使用人脸识别、语音助手,或者浏览网站推荐的个性化内容时,背后都是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
随着AI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在爆炸式增长。传统的计算机芯片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模拟矩阵计算芯片。
这项由北京大学团队研发的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计算领域的一个难题:如何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
要理解这项突破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传统数字计算比作使用电子计算器,它通过0和1的二进制方式进行运算,精确但相对缓慢。
而新型的模拟计算芯片,则更像人脑的运作方式,通过连续的信号处理信息,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这种芯片,特别适合人工智能最常用的矩阵运算。
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同等的计算任务,新型芯片完成得更快、更省电。
这对于需要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的AI应用来说,无疑是重要的进步。
2025年,中国航天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空间站常态化运行,载人登月计划稳步推进,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太空探索的承诺与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航天的开放态度。
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合作协议,将选拔并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未来,他们有机会与中国航天员,一同进入中国空间站。
这是中国空间站迎来外国航天员的第一步,体现了中国在太空领域推动国际合作的精神。
与此同时,中国人登月计划的轮廓也愈发清晰。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等一系列关键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
按照计划,2030年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登陆月球。
这些航天成就不仅展示技术实力,更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从导航定位到气象预报,从通信传输到资源调查,航天技术正通过各种形式服务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纵观这些科技突破,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长期投入、持续积累的成果。
从量子通信到全固态电池,从人工智能芯片到航天科技,中国正在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能力。
正如广袤的江河才能养育大鱼,高大的山脉才能生长巨木,中国正在为科技创新提供越来越优越的环境。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中,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更美好未来的新起点。#头条深一度#
参考资料
1. 浙江日报:《中国科技突破何以刷屏》
2. 澎湃新闻:《入选国资委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电科太极AI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3. 中国能源报:《先进电池技术加速迭代升级》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
5. 金域医学:《域见医言大模型入选AIIA人工智能先锋案例》
6.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高维纠缠实现高效量子随机通信研究获进展》
(老A)
相关文章
《科创板日报》10月24日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字节Seed团队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 1.0;阿里夸克AI眼镜24日开启预售;安世中国...
2025-10-24 0
真没想到,曾经在科技领域远远落后,只能奋力追赶的中国,如今已在多个前沿赛道,悄然改变全球竞争格局。你是否想过,在数字时代,我们的每一次通话、每一笔交易...
2025-10-24 0
【CAR-T细胞改造后首次清除小鼠实体瘤】财联社10月24日电,虽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已彻底改变白血病等血癌的治疗格局,但一直难以攻...
2025-10-24 0
[浮云]美国吸纳外国人才已经持续多年,但是如今却已经留不住华裔科学家了,越来越多的人弃美反华。眼瞅着归国的华裔科学家越来越多,美国就算是着急也没有什么...
2025-10-24 0
【OpenAI收购初创公司SoftwareApplications,欲将其技术整合进ChatGPT】当地时间周四,研究公司OpenAI宣布收购初创公司...
2025-10-24 0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I韩错编辑I韩错前言荷兰这回是真撞上硬茬了!前脚刚让...
2025-10-24 0
根据科技媒体huaweicentral消息,荣耀正式启动MagicOS 10封闭测试第三阶段,面向更多符合条件的设备用户开放招募,旨在通过收集用户反馈...
2025-10-24 0
10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6,面向首批90多款机型开启规模公测。鸿蒙与生态伙伴共同迈向 “深度共建、联合创新”...
2025-10-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