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4日 11:22 2 aa

风力发电机转的那么慢,究竟是如何发出电的?

最近,“劣质电”这个词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引来了国家电网的官方回应。众所周知,我国的电能来源主要来自火电、风电、水电、光伏、核电等等,并入国家电网里的电其实并无不同,不存在什么优劣之分。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但是风波还是引发了持续讨论,其中就有网友认真的“科普”:其实风力发电就是劣质电。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它到底是不是“劣质电”。

2024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我们在旅行途中经常能见到那些在山间和原野上缓慢转动的风力发电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产生过相同的疑问:那些叶片看起来转速很慢,这种速度又能发多少电?

这其实是一种视觉错觉。我们看到的风力发电机实际距离其实很远,它的个头要远超我们的想象。一台装机容量较小的发电机叶片长度就可以达到50米以上了,更别提像现在沿海地区安装的海风电机,叶片长度120米,那可是几十层楼的高度。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要知道,风扇转起来的时候是个圆形。圆心的叶轮旋转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在圆周上的叶尖速度就会越快。以叶片长度80米的风机为例,就算中心叶轮速度是每分钟12转,叶尖的线速度就会有180公里/小时,已经堪比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了。

但是有些人还是会抬杠:但是中心叶轮转的慢啊。是的,叶轮转速的确慢,但是叶片长度决定了它的扭矩也大。所以过去的风力发电机里有种东西叫齿轮箱,通过变速齿轮把这种“虽然慢,但是力量大”的旋转,转变成了发电机所需的“虽然力气小,但是转得快”的旋转。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现在技术进步,出现了直驱式发电机,不用齿轮箱,避免了其长期运转的损耗,降低了成本。转子和发电机直接相连,利用定子绕组切割电机里永磁体的磁场,通过磁感效应产生交流电。只要定子绕组数量够多,即使转速低,也能产生足够的电能。

而且,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本身也不能太快。因为叶片很长,转速超过设计标准会导致载荷过大而折断。另外,风机叶片在旋转时会在空气中产生涡流效应,转的快,后排叶片会进入前排叶片产生的湍流区,它的效率反而下降了。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之所以会产生涡流效应,是因为风机叶片的剖面是翼型设计,就像飞机机翼那种的流线型造型。那么当空气吹过叶片时,上表面流速快,下表面流速慢,上下之间因流速不同进而产生了压力差。根据伯努利原理,这种压力差就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推动了叶片旋转。

所以,为了减少能量损耗,叶片的材料就不能太重,而且还要结实,抗疲劳,抗腐蚀。主要是复合材料,大多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关键部位还要添加碳纤维来增强强度。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为什么绝大多数风力发电机都是三个叶片?而不是越多越好?

从一扇叶片增加到两扇,效率提升显著;从三扇叶片增加到四扇叶片,效率提升很有限,但是材料和成本却增加了一堆。工程师通过反复实验和测算得出,三扇叶片是动平衡最好、运行最平稳,综合计算成本和发电效率的最优解。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风力虽然取之不尽,而且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但是风力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不够稳定,所以风力发电其实是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而且电力是无法储能的,这就是那些认为风力发电是“劣质电”的根本原因。

其实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是会先进入电场里的升压器进行调整电压和频率之后才并入电网的。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通常是中低压,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升压之后输送电能,降低了电流,有效减少了线路的电阻损耗。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转那么慢是怎么发电的?

而且,变压器可以对发电部和输送部两侧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减少了外部的不稳定干扰和电气波动对设备的损害,并不存在什么劣质电一说。

而且随着风力涡轮机和储能技术的进步,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风电行业的建设,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达4420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东南沿海的海上风电,是有望改变我国目前西电东送的格局的。相信风力发电在未来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的能源也一定是多元化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