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香瓜当全球都在盯着中美握手时,荷兰半导...
2025-11-06 1
编辑:香瓜
当全球都在盯着中美握手时,荷兰半导体产业链正在裂开一道10亿人民币的口子。
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断供中国工厂晶圆,理由是“付款违约”;中国工厂反手甩出10亿账单:“是你欠我们钱”。
而中国早已备好B计划,安世中国明确表态:现有成品与在制品库存充足,能稳定满足客户订单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新的晶圆产能验证已启动,明年起可无缝衔接需求。
安世中国用“库存充足至年底”“新产能验证稳步推进”的底气,告诉世界:中国企业的腰杆,早就硬了。当技术上游试图用“断供”卡脖子,当市场不再依赖,你的光刻机还值几个钱?荷兰的焦虑,才刚刚开始。
荷兰之所以迅速剥夺了中方股权。这一切操作,显然是想搭上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便车。
可他们没算到,就在他们动手前夕,中美两国在釜山峰会上的气氛悄然缓和,美国甚至暂缓了部分关税与制裁。这一下,荷兰瞬间从“协同作战”的盟友,变成了“孤军深入”的愣头青,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靠山。
与此同时,他们也严重低估了产业链的反噬力量。在荷兰总部的设想里,只要掐断上游的晶圆供应,就能让下游的中国工厂束手就擒。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他们似乎忘了,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场握有30%的份额,而东莞的工厂更是承担了整个安世全球70%的封装测试业务。
这一刀砍下去,可不是单向制裁。10月26日荷兰安世总部的正式断供,直接引爆了全球性的供应链危机。大众、本田等一众全球汽车制造商叫苦不迭,纷纷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窘境,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也许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反制措施无非就是一些外交抗议。但现实是,中方打出了一套立体的组合拳:企业层面,安世中国用一纸公告和10亿账单打响舆论战。产业层面,大方亮出“库存充足、已有备用产能”的底牌。国家层面,中国商务部不仅下场定性,更是巧妙地运用出口管制与豁免政策。
这次事件,如同一场压力测试,将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高耦合、低冗余”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一个企业内部的控制权风波,因为卡住了东莞这个关键节点,迅速被放大成一场全球性的行业地震。
东莞工厂的停摆,直接捅破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产能天花板。大众、本田的停产只是冰山一角,据说全球约40%的汽车制造商都因此受到了波及。连锁反应下,部分芯片的价格更是被炒到了超过10倍,市场上一片恐慌。
最有戏剧性的是,这场风波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欧洲自己。欧洲的汽车工业为了荷兰的政治冒进,付出了惨痛的经济代价。我们看到,欧洲车企急得跳脚,反过来向荷兰政府施压,连欧盟都不得不出面,寻求中国的出口豁免。这种“切肤之痛”,恐怕是始作俑者没有预料到的。
更深层次的冲击,在于对规则的动摇。荷兰政府和法院动用“国家安全”的名义,进行这种快速且粗暴的干预,实质上是在动摇西方世界长期标榜的“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的根基。这对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卡脖子”危机,中方的应对堪称一场经典的博弈示范。这套操作的核心,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一套包含信息战、外交战、产业战和法律战的组合策略,目的明确:瓦解攻势,稳定市场,重塑规则。
安世中国的那份公告,一上来就釜底抽薪。临时CEO信誓旦旦写信给客户说中方“违约”,结果中方反手就是一个“你欠我10亿货款”的实锤,直接把荷兰从“制裁者”打成了“债务人”和“规则破坏者”。舆论的制高点,瞬间易主。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正式发声,措辞极为讲究。一方面,它严厉认定荷方行为是“不当干预”,要求其为全球供应链动荡“承担全部责任”,把矛头直指荷兰政府。
另一方面,就在11月1日,中国宣布对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给予豁免。这一拉一打,等于向受影响的欧洲企业释放了最大善意,成功分化了对方的内部阵线,最终让压力精准地回到了荷兰自己身上。
中方亮出“库存充足,足以支撑到年底”和“已启动备用晶圆产能验证”这两张王牌,直接让荷兰的“断供”威胁变得毫无意义。这等于告诉全世界:你们的武器对我无效了,这场游戏可以结束了。
闻泰科技负责人张学政,在风波后期提出了明确的谈判先决条件,包括恢复高管职位和撤销不实指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维权了,这是在为所有在海外经营的中企划定一条清晰的红线:想用非商业手段打压我们,就要准备好接受对等的回应。
安世半导体的这场风波,标志着全球供应链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那种以为掌握一两个技术节点,就能随意发动单方面制裁的时代,正在过去。事实证明,谁更深入地嵌入全球产业链,谁掌握着无可替代的产能节点,谁能善用多维度的反制工具,谁才能在新的博弈格局中站稳脚跟。
这场交锋,最终考验的不是单一的技术或资本,而是各方的战略远见、危机处理能力和在全球化体系中承担责任的意愿。荷兰政府本想玩一次“精准打击”,结果却可能加速了一个它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一个更具韧性、更加多元,并且不再那么依赖单一供应源的全球产业链新格局的到来。
相关文章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香瓜当全球都在盯着中美握手时,荷兰半导...
2025-11-06 1
IT之家 11 月 6 日消息,今年 9 月,英特尔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设计并开发面向数据中心和客户端市场的定制 x86 芯片。这项价值数...
2025-11-06 2
话说回来,中国芯片这事儿,尤其是龙芯,得从头说起。龙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是中国科技界憋了好多年的一口气。胡伟武这人,1968年出生在福建,1986年...
2025-11-06 0
潮新闻 记者 王志杰 共享联盟·桐乡 李思雨 11月6日上午,2025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正式启幕。作为乌镇峰会的重头戏,今...
2025-11-06 3
文/陆既白编辑/世界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都知道英伟达AI赛道特别厉害,就连黄仁勋的大名在业内都是响当当的存在,但是AI行业发展百家开放,除了...
2025-11-06 3
上海电信统筹推进第八届进博会的网络建设、指挥调度与服务支撑工作。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
2025-11-06 3
10月28日,亚洲物流技术盛会——CeMAT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无人物流主义者”UQI优奇如约亮相,升级推出“全栈式无...
2025-11-0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