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1日 20:14 0 admin

提及 “罗尔斯 - 罗伊斯”,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劳斯莱斯”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听说过。那枚镶嵌在豪华轿车上、闪耀着优雅银光的车标代表着财富。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全球航空引擎领域这一万米高空的 “隐形战场”,这家英国老牌企业早已是深耕数十年的 “行业元老”。

如今,这家航空巨头将战略目光牢牢锁定中国市场,不仅放出 “要把整条发动机生产线搬来中国” 的重磅消息,更已付诸实际行动,其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心已正式落地北京顺义,累计投资超 20 亿元,还将直接创造 800 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为何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航空巨头,会突然下定决心将核心业务向中国转移?而中国又该如何在这场看似 “技术转移” 的合作中,真正掌握主动权,收获推动本土航空产业升级的核心红利?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现实考量

疫情曾让全球航空业陷入 “停摆” 困境,国际航线缩减、飞机订单骤降成为常态。但中国航空市场却展现出惊人的复苏韧性,上演了一场 “逆风翻盘” 的好戏。

2023 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突破 6.2 亿人次,航空货运量更是以 15% 的同比增速逆势增长。 根据行业预测,未来 20 年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新增需求将超过 5000 台。

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到 2030 年,中国将超越欧美,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场。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对于罗尔斯 - 罗伊斯而言,这样的市场机遇绝无理由错过。事实上,亚太市场的复苏早已让其尝到甜头,

2022 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已成为罗尔斯 - 罗伊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亚太区收入占比更是攀升至 28%,成为支撑企业业绩的重要支柱。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中国 “求着” 罗尔斯 - 罗伊斯来合作,而是这家航空巨头在全球市场格局中,早已无法绕开中国这个 “核心增长极”。

合作渊源

罗尔斯 - 罗伊斯与中国的航空合作,其实早有渊源。上世纪 80 年代,双方就开启了技术交流的序幕;2010 年,罗尔斯 - 罗伊斯进一步与中国商飞携手,共同探索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尽管后来 CR929 项目最终选择了俄罗斯 PD-35 发动机,双方的装配线合作未能落地,但罗尔斯 - 罗伊斯深耕中国市场的意愿并未动摇。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2022 年,罗尔斯 - 罗伊斯与中国国际航空共同出资,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仅启动资金就高达 22.42 亿元。

这座选址北京顺义的维修中心,占地总面积达 8 万平方米,预计 2026 年正式投产后,年维修能力将达到 250 台航空发动机。其技术含量远超外界想象,从高精度发动机测试设备的引入,到高温合金材料的特殊处理工艺,再到风扇叶片衍生制造能力的搭建,都被纳入合作规划。

这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已突破 “拧螺丝” 式的基础组装,开始向更深层次的技术转移迈进。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从战略角度看,罗尔斯 - 罗伊斯选择 “维修先行” 的路径,堪称一步 “聪明棋”。一方面,中国目前正面临高端航空发动机维修产能不足的问题,维修中心的落地恰好契合了市场刚需;

不过,这背后也暗藏微妙的战略博弈。最初,罗尔斯 - 罗伊斯的核心目标是绑定 CR929 项目,但随着项目方向调整,其不得不及时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维修合作。

但这种 “转向” 恰恰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即便特定项目合作告吹,庞大的市场需求仍在,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 “圈地布局”,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埋下伏笔。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中国机遇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合作绝非 “单方面让利”。维修中心的落地,带来的远不止 “修飞机” 这一项功能,更重要的是一整套高端制造体系与质量控制标准的 “同步输入”。

例如,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国际通用的维修标准制定逻辑等,都将通过合作直接赋能本土团队。中国工程师不再是单纯的 “技术学徒”,而是开始真正接触并掌握高端航空制造的 “核心工具箱”。

更关键的是,这些技术输入恰好能与中国正在推进的 “两机专项”形成互补。以国产 CJ-1000A 航空发动机为例,其研发过程中最缺的并非资金,而是高端制造的实战经验与工程验证能力。

罗尔斯 - 罗伊斯这样的行业巨头入局,相当于为国产发动机项目提供了 “实战导师”,既能帮助本土团队少走弯路,也能让研发方向更贴合市场实际需求。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在罗尔斯 - 罗伊斯的全球布局中,中国的价值早已超越 “买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 “战略基地”。在这里设厂,不仅能借助中国相对成熟的制造业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更能实现 “就近服务”。

目前空客 A350 客机在中国的订单量已占全球四分之一,未来这些飞机的发动机维修、检测乃至再制造需求,都将为罗尔斯 - 罗伊斯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中国市场的 “稳定性” 也成为罗尔斯 - 罗伊斯的 “风险对冲工具”。依托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其能更灵活地应对欧美市场可能出现的政策波动与贸易壁垒,减少全球业务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目前苏州的 MTU 航空发动机合资厂、广西玉柴的航空发动机配套项目,已与罗尔斯 - 罗伊斯的维修中心形成初步供应链网络,这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合作模式,早已超越传统的 “市场换技术”,走向更深层次的 “战略绑定”。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在外资企业来华建厂早已不是新鲜事的今天,罗尔斯 - 罗伊斯的此次合作仍具特殊意义 —— 它不仅带来了核心维修技术与整条生产线的转移承诺,更愿意参与到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未来装配中。

支撑这种深度合作的,本质上是 “资源互补” 的现实逻辑,中国需要高质量的技术输入,加速本土航空产业的国产化进程;而罗尔斯 - 罗伊斯则需要中国的市场、人才与供应链,巩固其在全球航空引擎领域的竞争地位。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若此次合作进展顺利,未来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从参与 C929 大型客机的发动机配套,到共同研发氢燃料等绿色航空动力技术,都有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新方向。

届时,中国将不再只是全球航空市场的 “大买家”,更有望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影响力,跻身航空产业规则制定者的行列。

北京顺义的维修中心落地,只是罗尔斯 - 罗伊斯与中国航空产业深度合作的 “起点”。这场合作背后,既有全球市场格局变化的推动,也有本土产业升级的需求。

希望我国出手相助?计划在中国建厂,还承诺将整条生产线搬来我国

对于罗尔斯 - 罗伊斯而言,这是一次关乎未来数十年全球地位的战略调整;对于中国而言,这则是一次推动航空产业从 “跟跑” 向 “并跑” 乃至 “领跑” 跨越的重要机遇。

参考信息:中国数据中心备电需求激增,跨国发动机巨头罗罗扩大本土产能2025-08-18 21:32·澎湃新闻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年底首台航空发动机将进厂维修2025-08-04 13:53·新京报

顺义区: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2025年投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