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战再战!中国最“卷”的行业,来了

排行榜 2025年07月09日 22:31 0 admin

文|云木

外卖大战,硝烟再起。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尚未偃旗息鼓,阿里巴巴举集团之力,豪掷500亿砸向外卖闪购。

短短两个月时间,淘宝外卖闪购日订单从2000万单最高飙升到8000万单;从零起步的京东外卖,高峰时期也达到2500万单。

加上此前高调下场的抖音、蠢蠢欲动的拼多多,几乎所有龙头企业都已被“卷”入即时零售的超级战场,一时之间仿佛重回“百团大战”时代。

外卖“三国杀”乃至“N国杀”的出现,无论背后有着怎样的大环境因素,至少说明一点:

外卖和即时零售行业的分布和其他互联网业态迥异,头部企业很难占据绝对领先优势,更无法阻止其他新玩家进场分食。

超级巨头“抢食”,“无限竞争”的外卖大战,将走向何处?

01

豪掷500亿做外卖,阿里真正展示“钞能力”。

7月7日,阿里方面宣布,外卖闪购日订单数超过8000万,距其加码外卖只有2个多月时间,市场再一次见证阿里抢夺市场的狠劲。

要知道,京东自年初高调进军外卖以来,百亿补贴叠加舆论造势,单日订单最高也就2000多万单,快要追平饿了么。

如今淘宝+饿了么订单量已4倍左右于京东,进一步逼近美团。

据晚点报道,6月底,阿里启动内部代号为“淮海战役” 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并将每周六作为冲单日。

为达成首个“冲单日”目标,淘宝天猫团队拿出堪比双 11 的预算和阵仗,把各大应用开屏刷成了橙色。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关键一役,因其持续时间最长、歼敌人数最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备受瞩目,阿里以此类比外卖大战,足见其志在必得之心。

据行业粗略统计,按照单均补贴10多元来看,阿里一天就烧掉近10亿资金,但也“抢”回了8000万单的巨大市场。

这一举动,不仅一扫此前“京东美团外卖大战,饿了么消失”的担忧,而且以席卷之势,重塑外卖行业的竞争格局。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阿里巴巴无论规模体量、影响力都非其他企业可比。

商业版图遍及电商、外卖、金融科技、AI、大文娱、医疗健康等方方面面,唯有腾讯、抖音方能与之匹敌。

刚结束的2025财年,阿里实现了近万亿的营业收入、1200多亿的净利润、近2000亿的经营现金流,淘宝、支付宝日活双双达数亿。

一战再战!中国最“卷”的行业,来了

如此庞大的资金和流量,无论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足以将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在本轮外卖大战之前,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占据不到3成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长期陷入亏损,始终未受重视,甚至多次出现卖身抖音的传闻。

这一次,阿里看到外卖背后极其庞大的即时零售市场,意识到作为高频流量入口的外卖与电商主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不吝资金,不顾短期亏损,将外卖闪购提升到集团战略高度,强势押注。

如果说此前京东的“剑走偏锋”,只是吹皱一池春水的阵风,此番阿里的全方位入局,犹如排山倒海的龙卷风,引爆外卖行业新一轮大洗牌。

外卖大战空前升级,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一度甚嚣尘上的“外卖寡头垄断”说,再也无人提及。 

02

这不是第一次爆发外卖大战。

在许多人看来,互联网平台天然剩者为王、赢者通吃。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多边效应、马太效应的存在,必然导向一家独大、寡头垄断、强者恒强。

然而,外卖行业成了例外。

自外卖诞生以来,竞争者如过江之鲫,不说行业内部,跨界竞争者更是络绎不绝,似乎谁都有机会插上一脚,行业从一开始就是蓝海、红海并存,硝烟从未散去。

早在2015年,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淘点点共同祭出史上最大规模“百亿补贴”,点燃O2O的熊熊战火。

彼时,行业处于上行周期,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餐饮线上与线下融合之势有增无减,这片超万亿级的蓝海,迅速引来一众企业竞夺。

第一轮外卖大战,以百度外卖消失、饿了么被阿里收购、美团乘势而上而告终,最终形成“2+N”稳定格局,但其他竞争者从未消失。

放在一般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之后,自然会形成牢不可破的壁垒,不赚钱的竞争者主动退出,新的后来者望而却步,这在即时通讯、社交媒体、搜索平台等行业已轮番上演。

但在外卖行业,哪怕只有行业龙头美团靠着极致效率、生态协同实现不足3%的净利,依旧没有阻挡竞争者的蜂拥而入。

一战再战!中国最“卷”的行业,来了

最初是滴滴,接着是抖音,如今是京东、阿里,对手一个比一个强大,竞争一次比一次激烈。

早在2021年起,抖音就携着流量攻势大举进攻本地生活,先团购后外卖,市场一时风声鹤唳,但这场竞争很快烟消云散。

究其原因,流量是有机会成本的,是将有限的流量用于“苦生意”的本地生活,还是灌现到变现率更高的电商、游戏,本身就是道不言自明的选择题。

彼时,本地生活刚刚崭露头角,万亿级的即时零售市场尚未成势,外卖还被视为苦活累活,只有美团一家家默默耕耘。

巨头们看不上这个市场,也不认为能从中赚到钱,即便能赚钱,相比电商、游戏、社交等行业,也只能算是小钱。。

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团作为头部平台经过多年探索,才艰难实现盈利,而其他行业的互联网平台多已盈利多年。

如今阿里一出手,500亿商战补贴砸下去,就把美团一整年的利润打完了。由此可见,外卖和本地生活没有超额利润。

等到2025年,随着电商市场趋于饱和、流量红利见顶,即时零售呈现爆发之势。

据商务部相关报告,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突破1万亿规模,2030年有望站上2万亿大关,年化增长15%以上。

一战再战!中国最“卷”的行业,来了

在其他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互联网巨头们,转头盯上了这块新领地,对他们而言,这是难得的流量入口和销售渠道,即便不赚钱,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面对如此庞大且高速增长的新市场,京东率先反应过来,祭出百亿补贴,开启新一轮外卖大战。

随后,超级巨头阿里巴巴整合淘宝、饿了么、支付宝,举集团之力强势入场,补贴大战从百亿级向着千亿级飙升,总规模已接近去年8月上线至今的国补。

阿里、京东、美团龙争虎斗,抖音、拼多多并未置身事外。

抖音外卖战略优先级虽然有所调低,但“小时达”入口已多次升级,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也传闻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自此,中国市值最高的10家互联网企业,已有半数“卷”入外卖和即时零售大战,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极为罕见。

03

外卖大战,为何一直难以消停?

如果从最初的“百团大战”算起,短短10多年时间,外卖行业就出现三到四波席卷各大巨头的全方位竞争。

可以说,没有一个行业像外卖、即时零售一样,吸引如此之多超级巨头的竞相布局;也没有一个行业,70%左右的市场集中度,仍然阻挡不了源源不断的新竞争者。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外卖市场天然难以形成头部效应,美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独霸市场。

外卖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所熟悉的垄断行业,要么是行政准入型,要么是资源密集型,要么是知识密集型。

市场门槛高企、技术壁垒森严,龙头企业对行业具有绝对的“统治权”,但外卖却非如此。

作为多元竞争、多方博弈的行业,外卖平台一边面对的是碎片化、无处不在、遍布线下的实体商家,另一边是来去自由、选择自主、随时“用脚投票”的外卖骑手和消费者。

供给、需求高度分散,博弈无时无地不在。

当前,粗放式竞争早已不复存在,无论骑手还是商家,都能从一家平台无缝切换到另一家平台,众包骑手甚至可以一次性服务N家平台,身着美团工服配送饿了么、京东外卖的不在少数。

一战再战!中国最“卷”的行业,来了

更何况,外卖市场还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割,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市场

每一个市场都要构建自成一体且具地方特色的数字基建体系,互联网平台天然的网络效应,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哪怕是龙头企业,也难以在所有城市一家独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小城市还存在一些区域性的地方外卖平台。

正因为这一点,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无论起点多么低,无论基础多么薄弱,都能在完善的数字基建、用户心智的“底座”上,借助烧钱补贴在短期“跑马圈地”,通过1元奶茶咖啡、3元汉堡迅速冲量。

更关键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破坏式创新”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无时无刻不在重塑行业格局,没有什么行业能够永葆优势,也没有什么垄断格局牢不可破。

20多年前互联网电商对传统线下商业的颠覆如此,如今即时零售对传统电商的洗牌也是如此,未来人工智能对传统配送体系的“革命”同样如此。唯有不断创新,企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袁哲所说:

外卖、即时零售以及整个本地生活领域,看似头部平台市场集中度较高,但行业特性决定了竞争壁垒并非不可突破。新入局者和跨界竞争者的持续涌现,验证了行业中潜在竞争长期存在

就此而言,永不消停的外卖大战,某种程度上正是市场高度竞争的体现,也是外卖和即时零售行业没有“垄断神话”的写照。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近期撰文指出:

此前,行业普遍认为,以外卖为代表的即时零售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期,形成了美团、饿了么“双平台”的竞争格局,但近期的市场走向表明,该行业仍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多家企业共同投入、多元竞争格局的态势下,即时零售行业仍将进一步提质扩容,有效助推我国居民消费增长

一轮又一轮外卖大战,成了外卖行业充分竞争的直接见证,虽然不断触动既有的市场格局,但也在无形之中做大了市场总量。

当前,外卖市场规模从1亿单扩大到峰值2.2亿单,从阿里、京东到美团,无不从中分得一杯羹。

当粗放式竞争不复存在,外卖市场进入新的竞争阶段,不存在任何人为制造的壁垒,所有竞争者都能自由进出,共同做大市场。

当然,越是“无限竞争”的行业,越考验企业的基本功,越检验长期主义的含金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