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4日 09:35 0 admin

2020年 5 月,台积电突然放出消息 —— 要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芯片厂,一开始说投资 120 亿美元。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台积电在响应美国喊的 “本土芯片制造” 口号,算是给足了美国面子。

两年后的 2022 年,台积电特意办了场 “设备到厂典礼”,排场大到美国总统拜登都亲自去站台。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拜登对着镜头直夸,说 “这标志着美国制造业回来了”,那架势仿佛只要台积电的厂一建好,美国芯片被 “卡脖子” 的麻烦就能彻底解决。可谁也没料到,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从根儿上就藏着不对等的算计。

到了 2024 年,台积电突然宣布要把美国的投资加码到 650 亿美元 —— 这一下子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钱一涨,好处也跟着来:紧接着就敲定了美国政府给的 66 亿美元补贴,另外还有最高 50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再加上一堆税收减免。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补贴不是一次性给清,而是按 “建厂里程碑” 分批发 —— 只要台积电完成一个阶段的建设,就能拿一笔钱,几乎没给美国后续政府改条款的机会,等于把好处攥得稳稳的。

可美国最盼的 “芯片量产”,却迟迟不见踪影。从 2020 年到 2025 年,整整四年过去了,凤凰城那片厂区里,连一片合格的芯片都没造出来过。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第一座工厂原本定的量产时间,改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才勉强定在 2025 年上半年;至于规划里的 2 纳米制程工厂,更是直接往后推了两年。

连给台积电做配套的供货商都扛不住了:长春集团投 3 亿美元建的工厂跟着延期,KPCT Advanced Chemicals 那 2 亿美元的项目干脆直接停了。

后来《纽约时报》复盘这事儿时说得很实在:台积电在台湾那套 “高效模式”,到美国根本玩不转。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台湾来的管理人员和美国本地工人,文化冲突就没断过 —— 比如工厂半夜要处理设备故障,美国工人受不了这种节奏,辞职的人一大堆;再加上熟练的芯片工人本来就缺,最后产能计划彻底成了 “空谈”。

这时候美国那边的人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砸了钱、搭了台,结果台积电根本没按他们想的剧本走。

全球落子:日本抢车用芯片,德国凑建厂热闹

就在美国工厂陷入 “只投钱不生产” 的尴尬时,台积电的海外布局早就悄悄铺开了 —— 去美国不过是它全球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2024 年初,台积电又说要给日本熊本的工厂加钱,还拉上索尼、丰田这些企业,把总投资抬到了 200 亿美元往上。规划里要建两座晶圆厂,每个月能产 10 万片 12 英寸的晶圆,专门盯着汽车和工业领域的芯片需求。

丰田甚至特意拿出钱来入了 2% 的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它就是看中了台积电在 “成熟制程” 上的优势 —— 这正是日本汽车产业最缺的核心配件。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这边日本的工厂还在盖着,欧洲那边又有新动作了。2024 年 8 月,台积电在德国德累斯顿搞了场奠基仪式,跟博世、英飞凌这些企业一起开了家合资公司,一口气砸了 100 亿欧元建欧洲第一座工厂。

不过这厂子不造手机或 AI 用的高端芯片,重点盯着 “汽车功率半导体”—— 正好撞上欧盟想推动 “汽车芯片本地化” 的需求,算是踩准了点。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但就算定位这么准,扩张里的麻烦也藏不住。德国半导体行业本来就缺人:光技术工人就差 4 万,工程师更是缺 3 万;

再加上当地工会态度硬得很,谈薪资、谈工作条件时寸步不让,连英特尔在德国的工厂都被逼得延期了,台积电想按计划在 2027 年投产,根本不是件容易事。

从美国要做的 “高端制程”,到日本瞄准的 “光学和车用晶片”,再到德国主攻的 “中低端车用半导体”,台积电的布局逻辑越来越清楚:它根本不是哪个国家的 “专属代工厂”,而是哪儿有需求、哪儿给好处,就往哪儿去。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美国要搞高端制造、给补贴,它就来;日本汽车产业体量大,合资建厂能绑住客户,它就干;欧洲缺车用芯片,联合本地企业能打开市场,它就上。这种 “灵活走位”,直接把美国当初 “掌控台积电供应链” 的幻想戳破了。

技术守门:补贴拿了,核心制程还在台湾

最让美国没料到的是,就算花了上百亿补贴,台积电最核心的技术还是死死抓在自己手里没松过。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看台积电的全球分工就知道:美国工厂主打 4 纳米,未来可能做 2 纳米,但真正搞研发的重心,从来没离开过台湾;日本工厂聚焦的是光学晶片和车用芯片,全是 “成熟制程”,不算高端;

德国工厂更直接,只生产 12 到 28 纳米的中低端产品,跟 “核心技术” 沾不上边。眼下最关键的 2 纳米制程研发,甚至未来可能搞的 1.6 纳米技术,全放在台湾本土推进,半点儿没往外挪。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这种 “技术分层” 的操作,说白了就是把 “能赚钱的生意” 和 “定生死的核心命脉” 分得明明白白。给美国、日本、欧洲的,都是能满足当地需求的产能 —— 既能拿补贴,又能绑住客户。

比如 2025 年有数据显示,英伟达靠着 AI 芯片的需求,都快追上苹果,成台积电最大的客户了,但这些高端订单的核心生产,还是留在台湾。可真正决定行业地位的 “先进制程技术”,台积电半分都没松口。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之前美国智库还建议过 “让台积电在台湾和美国同步用最新技术”,但直到 2025 年,美国工厂连 4 纳米量产都没影,更别说 “同步技术” 了。这时候美媒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感慨 “是我们想得太天真”。

美国当初以为,把台积电拉到本土建厂,既能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又能趁机把先进技术攥在手里。结果倒好,台积电借着美国的号召力,拿了补贴、打开了全球市场,还把技术话语权稳稳守住了。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在美国投的钱越多,美国反而越被动 ——650 亿美元的投资体量,要是真出了问题,受影响的不只是台积电,还有美国喊了好几年的 “制造业回归” 招牌,到时候面子里子都得丢。

其实,台积电从来就不是谁手里的 “棋子”,而是摸准了全球芯片竞争的脉搏,把自己活成了 “棋手”。

美国想借它稳住供应链,结果反倒成了它扩张的跳板;美媒那句 “天真” 的感慨,不过是没看清一个事实:在商业利益面前,所谓的 “政府号召” 和 “总统站台”,终究只是台积电全球布局里的一块垫脚石而已。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日月谭天丨被当作“投名状”“伴手礼”——台积电“拓展”海外的真相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环球网:“美国制造”芯片问世,但封装仍在海外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钛媒体:台积电正式量产3nm芯片,并宣布2nm厂落地新竹和台中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