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 世纪 60 年代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当早期人工智能的先驱们致力于用逻辑和数据构建能够超越人类思维的“电子大脑”时,一个来自精神病学领域的局外...
2025-08-23 0
日前,科技圈和资本市场传出一则消息:英伟达已要求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消息一出,美股盘前英伟达股价瞬间跳水。与之相对应的,国内专注于AI芯片的寒武纪涨超20%,总市值突破5200亿元人民币,今年累计涨幅超过80%。
寒武纪上涨背后,还有另一个事情,DeepSeek-V3.1正式发布并放出“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信息,“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引发了市场沸腾,目前仅少数AI芯片支持FP8。英伟达是从Hopper架构Tensor Core开始支持FP8。摩尔线程MTT S5000、燧原科技燧原L600等AI芯片产品已原生支持FP8低精度格式。
业内猜测,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的下一代AI芯片也可能支持FP8。DeepSeek要干的,是从根上解决问题,彻底打破对英伟达的依赖。
而基于英伟达停产H20芯片事件,我国外交部也作出了回应:“各方各国应当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这句话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认为美方要求芯片安装后门的行为,是破坏全球产业链的举动,不会坐视不管,商务部、工信部后续可能有更具体的回应。
英伟达发言人说,公司持续管理供应链以应对市场状况。“中国不会依赖美国晶片进行政府运作,就像美国政府不会依赖中国晶片一样。”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第二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说,腾讯有足够的AI晶片应对未来模型训练需求,不需要继续采购英伟达H20,并强调公司有许多方式可满足AI推理需求,不必一味依赖西方图形处理器(GPU)。
因此,H20遭遇政策与市场双重阻力,国产芯片的机会越来越大,这也让英伟达越来越焦虑,意识到不能放弃中国这一最大海外市场。
路透社本周引述知情者报道,英伟达计划向中国推出最新的B30A晶片,基于Blackwell架构,性能会优于H20。
在台北访问的黄仁勋被问及B30A晶片时说,英伟达正与美国政府就向中国提供H20晶片的后续产品进行谈判,但这不是公司能作出的决定。
中美科技战背景下,芯片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但问题在于,性能再强的芯片,如果不能让客户相信它的安全性,也很难重新打开中国市场。在“后门”争议尚未解决、用户普遍存在疑虑的前提下,单靠升级产品并不足够。
因此,伴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自主可控从一个加分项,变成了一个必选项。过去国内很多科技公司用英伟达的芯片,但现在,情况变了。
AI 算力的需求,肉眼可见地在爆发,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机器人哪个不是嗷嗷待哺的算力吞金兽?这种背景下,寒武纪这种国内为数不多能拿出全栈式 AI 芯片解决方案的企业,就成了稀缺资源。
2024年,随着国产AI的爆发,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移动、联通、浪潮、联想、都开始买入寒武纪的产品,都是象征性的买了一些,量都不大。
但在8月,中国信通院发布AISHPerf基准DeepSeek大模型适配测试结果,首批通过DeepSeek适配测试的企业有8家,分别是中国电信、华为、寒武纪、昆仑芯、海光、沐曦、中昊芯英、中科嘉禾,其中华为、寒武纪、昆仑芯、海光、沐曦、中昊芯英均有自研AI芯片。
加上如今DeepSeek释放的新一代模型支持FP8精度和国产芯片的信息来看,它将推动国产芯片与AI模型的适配,寒武纪拿下国内一线头部厂商需求的机会依然很大。寒武纪手握“玄思 1000”这样的旗舰产品,已经在互联网巨头那里实现了规模化部署,证明了产品的可用性,寒武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拿到门票的选手之一。
高盛甚至预测,寒武纪 2025-2027 年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111%,且在 2025 年就能实现全年盈利。
可以说,当前因H20暂停生产与DeepSeek下一代模型适配国产芯片引发的市场看涨效应下,寒武纪的战略价值,被无限放大了。
而这次大幅上扬的另一个引发缘由,是市场有未经确认的传闻,说寒武纪订单多到接不完,业绩将大增长。而这种小道消息,在A股市场无处不在,真假难辨,总有人信。
而寒武纪自己都跑出来发了公告,告诉所有人,那些是不实信息,并提醒大家,股价已经很高了,风险很大。
寒武纪市值冲上5000亿,高处不胜寒
寒武纪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提醒所有人,也是清醒的看到,寒武纪的市值已经冲到了一个不现实的高度——5200 亿的市值,滚动市盈率超过 4000 倍。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盈利能力,投资者要等 4000 年才能回本。
这已经不是投资了,这是信仰,寒武纪现在的市值,已追平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可中芯国际的营收是寒武纪的49倍,而且已经实现盈利。
而国内华为的昇腾、地平线这些对手,都在各自的领域加速渗透,尤其是华为昇腾,有钱有人有技术有生态。
寒武纪一年研发投入10来个亿,华为一年上千亿,传统互联网厂商腾讯、字节、阿里一年AI芯片研发投入上百亿,百度一年也有几十亿的研发投入AI芯片中。
论技术实力,寒武纪AI芯片勉强处于第二梯队,和百度昆仑AI芯片处于同一梯队,而百度现在总市值只有2000多亿。
按市场预期,华为应该最终占领大部分市场,在国产替代市场,支撑寒武纪市值预期的是,寒武纪最终能从英伟达手里拿下小米、字节、阿里、腾讯、DeepSeek等大厂订单。
在这里,资本市场赌的还有另一个层面的考虑:寒武纪相对于昇腾的优势在于,它作为独立芯片厂商,与这些大厂客户都不存在其他业务层面的竞争关系,这些厂商或会基于业务层面的竞争关系,弃昇腾而选寒武纪。但市场归根结底要靠实力说话,寒武纪在产品层面是否能对英伟达相关产品实现完整替代,才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目前从营收来看,寒武纪与英伟达差距还非常大。寒武纪24年的营收不到12亿,英伟达24年营收9300多亿,25年寒武纪市值5200多亿,英伟达市值接近31万亿元,如果把寒武纪的营收假设性的扩增到9300多亿,那寒武纪市值将会达到400多万亿。
因此,寒武纪如今市值冲到5200亿,是真正的高处不胜寒。
寒武纪作为一家企业,它前行在一条正确却坎坷的黄金赛道之上,承载着中国芯片产业于 AI 时代达成突破的期盼,其价值会随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扩张,缓缓攀升。
但作为一支股票,它在短时间内,承担了过多的期望与狂热,这种狂热,对寒武纪来说,到底是驱动寒武纪技术研发突围的动力,还是它的不可承受之重,还需观察,但不理性的资本市场,也是时候需要降一下温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当早期人工智能的先驱们致力于用逻辑和数据构建能够超越人类思维的“电子大脑”时,一个来自精神病学领域的局外...
2025-08-23 0
日前,网上有消息源分享了一段上手视频,展示了苹果即将为 iPhone 17 系列推出的 TechWoven 手机壳。从曝光的视频来看,材质方面比精织斜...
2025-08-23 2
日前,科技圈和资本市场传出一则消息:英伟达已要求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消息一出,美股盘前英伟达股价瞬间跳水。与之相对应的,国内专注于AI芯片的寒武...
2025-08-23 2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G型极小曲面结构的散热模块及其增材制造方法”的专...
2025-08-23 2
华泰集团聚焦高档新闻纸和盐化工生产制造主业,围绕技术升级需求,加快推进工匠培训站(所)建设,建起魏国华、刘燕韶、张凤山、黄鹏四大工匠培训站(所),推动...
2025-08-23 2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长晶微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非对称的半导体放电管芯片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
2025-08-23 2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市长江鼓风机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风机盘管降噪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
2025-08-23 2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冠宇新润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轻量化板材成型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5...
2025-08-23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