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移动T1手机(Trump Mobile T1)是一款采用金色外观、定位平价市场,且主打“美国价值观”的智能手机,其似乎要延期发售了。该手机原计划...
2025-10-06 1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近日,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说得再好,但不和农机装备不和生产一线结合起来,就是空的。关键是通过人工智能把农机的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提升起来,提升以后让农民有好机可用。他认为,通过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产量更高。单独谈智能化没有意义,通过智能化让农民挣到更多的钱才有意义。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摄
“我想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一句话吧,发展更美好。”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感言。
陈学庚江苏泰兴人,今年78岁,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13岁时他随父母来到新疆支边,一直扎根新疆一线,已连续从事农机研究和推广工作58年。目前,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从事科学与人才培养,研究方向是旱田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
1964年,陈学庚考入原新疆兵团奎屯农校学习农业机械,立志改变新疆落后的农业面貌,解放农民的双手。上世纪80年代,他带着团队成功研制出铺膜播种机,使日工效达120-150亩,相当于300个人工。这项技术助推新疆兵团皮棉亩产从1982年的38.6公斤提高到1994年的82公斤,为新疆棉花生产带来第一次飞跃,成果于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学庚团队又成功研制出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这项技术支撑新疆兵团皮棉亩产从1994年的82公斤进一步提升到2014年的155.7公斤,带来新疆棉花生产的第二次飞跃,该成果在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仅有中专学历的陈学庚,凭借数十年的钻研,解决了无数实际生产难题,其研发的农机以“便宜、好用”著称,被农户亲切称为“傻瓜机子”。2013年,陈学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在石河子大学澎湃新闻见到了头发花白的陈学庚,他身着一身黑色的西装,站在曾经参与研发的农机前接受采访。采访中,陈学庚数次提到要让农民增收,在他看来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粮食产量才有保障。
同样,采访中陈学庚也提到了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他认为,要把智能装备和传统农机结合起来,有人可以人机结合,没有人也可以自动作业。通过人工智能不只是解放劳动力、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产量更高。单独地谈智能化是没有意义的,通过智能化让农民挣到更多的钱才有意义。
谈到未来“农民”这一职业,陈学庚总结,未来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是有知识的,博士生去种地是常态,种地用的装备就是智能化装备。
对于土地、对于农业,陈学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表示,目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们这一批人的后边要(有人)能够把这份事业接续上。”
对话陈学庚
国内农机的使用可靠性
和耐用度仍需提升
澎湃新闻:您青年时期亲身经历了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是什么具体的经历,让您最终将“用机械解放农民劳动力”确立为自己的志向?
陈学庚:我老家是江苏泰兴的,13岁我就随我父母来新疆兵团支边了,我们家是姊妹5个人,我老四,我比我母亲要小36岁。我初中毕业直接考的是中专,那时候直接选的就是农机,因为农机能够提高种地的效率。那时候对农机比较羡慕,一干活犁地的时候一台拖拉机带着一台犁子,一天下来就能干到一两百亩地,如果农民自己犁地,那个是很慢的,一天就是一两亩地。那会儿觉得解放劳动力、解放双手特别重要。
澎湃新闻:您设计的农机以“皮实耐用”著称,深受农民欢迎。在当今追求智能化、迭代速度极快的时代,您如何看待“耐用性”与“技术更新”之间的平衡?
陈学庚: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这个是最关键的。智能化程度再高,如果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上不去也不要的。中国农业机械为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强?关键的节点就是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上不去,关键的时候它就掉链子。
比如说畜牧机械里面的割草,割苜蓿的时候有一个最佳收获期,在那个时间点上苜蓿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如果说收获季节出了问题,从割倒、晾晒整个过程就耽误时间了,一耽误时间苜蓿营养的流失不是几个作业费可比的。
澎湃新闻:当前高端农机领域如大马力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等,仍大量依赖进口。您如何看待这种“卡脖子”风险?
陈学庚:目前,我们国内的发动机做得很不错,马力段的话也是从比较低到比较高都有。但和世界上的王牌相比,关键是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上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块中国要赶上去。
国内农机与国外农机存在差距的核心点就是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性能的研制差别不大,都可以达到指标要求,但实际使用中故障率(国内)明显的高,一出故障就不能使用了,所以重点还是要提高农机的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
澎湃新闻:中国农业面临着耕地规模小、地形复杂、经营分散的现状,这与大型、智能农机的广泛应用存在一定矛盾。您认为应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陈学庚:这个没关系,通过土地流转和政策的实施,把合作社建立以后,通过土地流转,通过土地高标准建设,可以小块并大块。另外这也是个长期的工作,不能一下子达到这个要求。像河南、山东大平原(的面积)也是很大的,先从好干的干起,难啃的骨头往后放。另外要用经济杠杆来撬动,干什么能挣到钱,老百姓才愿意干。当然,有些土地不用非要去做粮食生产。
澎湃新闻:您认为农业机械工程这门学科在新时代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战略价值是什么?
陈学庚:农业机械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在说粮食生产、食品生产不实行机械化,可能是不成事儿的。但是实现机械化生产,最终还是需要经济杠杆撬动,让干这件事的人能挣到钱。收入高大家都愿意干,粮食生产才会有保障。就像新疆过去为推行滴灌节水这项工作,一亩地补贴200元,当时不补贴没人用(这个技术),现在不补贴大家都用,因为用了以后投入更少,挣钱更多,这就是用经济杠杆调动。目前新疆耕地面积约1亿600万亩,光滴灌面积就有7,000万亩。
研发人工智能要以
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突破口
澎湃新闻: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猛,人工智能与农业结合方面,您是如何看待的?
陈学庚:人工智能说得再好,但不和农机装备不和生产一线结合起来,是空的。关键是通过人工智能把农机的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提升起来,提升以后让农民有好机可用,现在中国的农机低端产品在互相竞争,高端产品是农机研究的弱项。
通过智能化技术和传统农机相结合,最终达到有好机可用的目标,也就是可靠性、耐用度和操作舒适性的性能都上去了,老百姓都爱用。如果不好用,机器再便宜也没用。现在老百姓的眼光都变了,不是说谁便宜就买谁的,重点是追求好用、耐用。
比如多功能机器人,就是把智能装备和传统农机结合起来了,有人可以人机结合,没有人也可以自动作业,另外如地形感知等功能都可以通过多功能机器人实现。
最关键的是产量的提高,我用了能挣到更多钱,这才是硬道理。研发人工智能最终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突破口,这是我们正需要的。通过人工智能不只是解放劳动力、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产量更高,要在农民最根本的需求上做研发,不能无针对地进行。
澎湃新闻: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之一是减少人工,在您想象的未来图景中,“农民”将是一种怎样的职业?
陈学庚:简单说,未来的农民不像过去那样,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他是有知识的。博士生去种地是常态,也就是说他种地的时候,他使用的装备就是智能化装备了。
另外(种地)面积不是小面积的了,而是通过合作组织,农民种地的面积会明显增加。土地面积增加以后,通过大机械精耕细作粮食产量一定会高。增产后收入就会增加,核心就是增加收入。农民这个职业如果干好了收入很高的,如果收入非常低农民也会干着干着就不干了。说根本的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就是要让农民能挣到更多的钱。
澎湃新闻:种地过程中加入人工智能,未来农业化场景中会不会完全不需要人力参与进来?
陈学庚:完全智能化是做不到的,就是机器坏了也需要人去修。要去搞智慧农业,不是说非得要无人化,讲究那个干什么,就是要讲究有好机器可用。另外通过感知、无人机等一系列科技的加入,把田间信息把握得更准,比如无人机到棉田飞了一圈,看哪个地方叶子发黄,这就证明缺肥了,在这个地方一施肥一灌水,作物就缓过来了。包括机械化、包括对作物进行信息感知,知道作物是处于什么状态,这就是智能化的作用。只是单独地谈智能化是没有意义的,通过智能化让农民挣到更多的钱,才有意义。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会更美好
澎湃新闻:您多次提到让农民挣到更多的钱,很关注农民收益这个问题,为什么您会特别关注这点?
陈学庚:农民挣不到钱,他是不干的。我们自己挣不到钱,还让你去干活,我们心里也是有想法的。让老百姓种地,就要让老百姓有收获,收获大了他就干,收获小了他就不干,就是这样,任何事都要用经济杠杆来撬动。
澎湃新闻:作为一位为中国土地奋斗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您内心深处最放不下的一份牵挂是什么?
陈学庚: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们这一批人的后边要能够(有人)把事业接续上,人总是要走的,我们这些人就算是干得再好,后边如果我们离开了,没人来接续是个最大的遗憾。
澎湃新闻:您对中国农业未来有没有一个畅想?
陈学庚:我想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一句话吧,发展更美好。因为现在中国农业往上面冲的势头还是很强的,18亿亩土地让中国人现在可以说是吃得好、吃得上、吃得安定,后面的话再把一些农业的危害和其它的不利因素剔除的话,大家不是都放心了嘛。其他还求什么?有饭吃,吃得好,吃得安全,大家都高兴了。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特朗普移动T1手机(Trump Mobile T1)是一款采用金色外观、定位平价市场,且主打“美国价值观”的智能手机,其似乎要延期发售了。该手机原计划...
2025-10-06 1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地下停车场,我打开‘雄安行’APP,跟着上面的导航箭头走,才2分钟就找到了空车位。”市民王先生这趟轻松的停车经历,背后藏着河北北...
2025-10-06 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6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段视频: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人类工作人员“过招”练功夫,动...
2025-10-06 0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
2025-10-06 0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手上拿着一个全新的AI项目,急需大量数据来训练模型,可现实是你手里什么都没有。这不是某个倒霉蛋的个人遭遇,而是当下AI行业正面临的...
2025-10-06 1
微乐湖南麻将输赢规律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
2025-10-06 8
微乐内蒙麻将助赢神器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
2025-10-06 6
中秋佳节至,这是一年中最温柔又最有诗意的节日。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中秋节,有人和家人团聚,共享美好时光;有人奔波在路上,为梦想而努力;有人坚...
2025-10-0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