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6日 18:14 0 aa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编译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代码世界里,工程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代码不会说谎。”——然而,当公司要求你让代码“帮它撒谎”时,你会怎么做?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脑洞话题,而是多次真实上演的职场困境:在一些创业公司甚至知名科技企业中,工程师有时会被要求配合公司完成某些“灰色操作”,比如伪造数据、骗取投资、偷偷挪用用户资金等等。对此,有人拒绝、有人妥协,也有人在事后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最近,知名技术专栏 The Pragmatic Engineer 分享了几起典型案例,让人再次看到技术人在道德与饭碗之间的挣扎。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FTX 工程总监“随波逐流”,险些面临牢狱之灾

还记得那家卷走投资人 9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吗?它的前 CEO Sam Bankman-Fried(以下简称为 SBF)因七项重罪被判处 25 年监禁并没收 110 亿美元资产。

网上关于 FTX 崩塌的故事已经被讲过无数遍,但有个人可能经常被人们忽略——Nishad Singh,前 FTX 工程总监。

最初,Nishad Singh 只是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聪明能干、深受上级信任。几年后,他成了 FTX 核心技术负责人之一。但在 2022 年 9 月,他突然得知一件让人头皮发麻的事实:FTX 旗下的对冲基金 Alameda,原来一直在挪用 FTX 的客户资金,金额高达约 130 亿美元。

在此之前,他对这件事一无所知。直到看到 SBF 的一份内部文件中,竟然在讨论是否要“关掉 Alameda”时,Nishad Singh 才意识到:他工作的公司,正在用客户的钱做自家投资。

震惊又恐惧之余,Nishad Singh 当即召集紧急会议。可坐在他身边的 SBF,却神情平静、毫不意外,还随口编了个理由躲开了这场会议——那一刻,Nishad Singh 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法律的悬崖边上。

事实上,那时的 Nishad Singh 有三个选择:

(1)找律师,了解如何避免成为共犯;

(2)向监管机构举报(美国法律规定,举报公司欺诈行为,举报人可获得追回款项的 10%-30% 奖励);

(3)立刻辞职,切断一切关联。

但他却选择了第四种——“留下来帮公司修复问题”。

Nishad Singh 在庭审上解释说:“我担心一旦我走,公司就会垮掉,我还抱着希望,也许能帮它补回损失。“甚至,他本人也并非完全“无辜”:在得知公司挪用资金后不久,Nishad Singh 还从 FTX 贷款 370 万美元买了房——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几乎等于“共谋获利”。

最后的结果,人尽皆知:两个月后,FTX 崩盘,全球数十万投资者的资产蒸发。而 Nishad Singh 也因此被指控协助欺诈,面临最高 75 年监禁。

虽然,法院最终判定他不必入狱,仅需接受 3 年的监管释放,但这仍给全行业留下了一个沉重的教训:当你发现公司可能在违法,千万别想着“留下来修复”,任何一行掩盖真相的代码,都是共谋。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被要求“造 420 万个假用户”,Frank 工程师选择拒绝

如果说 Nishad Singh 是“知道真相后仍选择留下”,那 Frank 的工程总监,则是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拒绝。

据了解,Frank 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学生贷款初创公司,创始人 Charlie Javice 年仅 26 岁就上了《福布斯》“30 岁以下精英榜”,被视为金融科技界的“新星创业者”: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2021 年,摩根大通以 1.75 亿美元收购 Frank,风光一时无两。但没过多久,摩根大通就发现:Frank 所宣称的 500 万用户和 6000 所合作学校,几乎全是假的,实际用户只有 29.3 万!

根据诉讼文件曝光的一段 Zoom 会议内容,在 2021 年收购谈判期间,摩根大通想要验证 Frank 是否真的拥有近 500 万注册用户。于是在某一场会议中,Frank CEO Charlie Javice 便命令一名工程师,也是公司的工程总监,“帮忙补齐”那缺少的 420 万名虚构用户。

“2021 年,CEO Javice、增长总监 Amar 与工程总监召开了一次 Zoom 会议。在会上,Javice 和 Amar 要求工程总监帮忙生成一份虚假的客户名单。她让工程师使用一部分真实的 FAFSA(美国学生资助申请)数据,然后基于系统中已有的匿名数据,‘人工扩充’出几百万条虚构用户信息。”

听到这个要求,工程总监立即提出质疑:“这合法吗?”

对此,Charlie Javice 轻描淡写地回答:“这在投资圈里很正常,我不觉得有人会因为这个而穿上橙色囚服。”——这句话成了讽刺的预言:那位工程总监并未被忽悠,只是冷静地拒绝了这个任务;而几年后穿上橙色囚服的,反而是Charlie Javice(2023 年 4 月被捕,2025 年因欺诈罪被判处 7 年监禁)

而那位当初拒绝造假的工程师,还在继续她的职业生涯,毫发无损。所以,从这件事中得出的第二个教训是:当你的老板说“没人会因此坐牢”时,请先假设一定会有人坐牢。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CEO 命令“双重扣款”,工程师事后才察觉不对

时间回到 2024 年,当时媒体首次曝光了英国科技创业公司 Pollen 的崩塌:融资 2 亿美元,却拖欠员工薪水数月。

起初,Pollen 的官方说法是“支付系统故障”,甚至把锅甩给支付平台 Stripe。但 BBC 后来制作的纪录片揭露了真相:这是一场“刻意的重复扣款”,并且直接由 CEO 批准。

根据纪录片内容,Pollen 起初告诉客户问题出在支付服务商。后来 CEO Callum 面对内部质疑时解释:“只是几百万美元的分期款提前被扣了,我们正在调查,调查结束后会公开结果。”——然而,所谓的“调查报告”从未出现。

Pollen 内部有员工私下做了技术审查,惊讶发现:支付系统的源代码被手动修改过,导致部分客户在同一天被重复或三次扣款,且完全未经客户授权。更离谱的是,负责修改这部分代码的高级工程师,在代码正式执行前一天还提前做了测试,确保“双重扣款逻辑”能“正确执行”。

事件发生两天后,这位工程师在公司聊天中向同事承认:“我得坦白,是我执行了那个错误脚本。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该手动修改那批支付计划。我是应 CEO Callum 的特别要求执行的,当时不想打扰值班同事。现在看来,这是一次极其糟糕的判断。”

根据已知信息,执行这段代码的工程师可能会因为 CEO 的指令而背上法律风险。不过截至目前,英国警方尚未对该事件提出正式起诉,但有法律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可能会构成电信欺诈。

从中,可以得出第三个教训:如果 CEO 让你干可能违法的事——请记录下来,并考虑直接拒绝。

很显然,在以上这三个工程师中,只有那位拒绝造假的 Frank 工程总监已确保全身而退。对于所有写代码的人,这些故事也不只是“别人的八卦”,而是赤裸裸的现实提醒:技术或许会被滥用,但程序员可以选择不成为共谋。

那么,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也会遇到一些不合理要求,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原文链接:https://blog.pragmaticengineer.com/asked-to-do-something-illegal-at-work/

“消失”的130亿美元、29万用户“秒变”500万?CEO要求给代码「动点手脚」,有人差点75年牢底坐穿!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