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芯片这行当,技术门槛高得像座山,阿斯麦作为光刻机老大,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可最近几年,地缘风波一吹,局面就变味了。2024年底,阿斯麦CEO克里斯托...
2025-10-16 0
话说芯片这行当,技术门槛高得像座山,阿斯麦作为光刻机老大,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可最近几年,地缘风波一吹,局面就变味了。2024年底,阿斯麦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投资者会上直言,中国在光刻机上使劲儿,但要赶上他们,还得走好长一段路,落后大概10到15年。
这话听着像实打实的评估,可细品品,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装备,没它,先进制程就玩不转,阿斯麦垄断EUV技术,全球高端芯片厂都得靠它吃饭。
中国这边呢,从被卡脖子开始,就咬牙搞自主研发,进度快得让人眼前一亮。2025年上半年,国产EUV光刻机传来试产消息,这不光是技术事儿,还牵扯全球供应链大洗牌。简单说,这场拉锯战,不止是设备比拼,更是产业链韧性的较量。
富凯这人,从法国理工毕业,干了二十多年半导体,2018年进阿斯麦董事会,2024年4月接棒CEO,掌舵这家荷兰光刻巨头。 他那句“中国落后10到15年”,是2024年12月26日在荷兰媒体采访中甩出来的,当时正赶上阿斯麦第三季度财报出炉。
财报数字看着还行,净销售额75亿欧元,净利润21亿欧元,可新订单只有26亿欧元,不到上季度的一半,股价当天就跌了16%。 问题出在哪儿?很大一块是中国订单缩水。
2024年上半年,阿斯麦近一半设备卖给中国,占比49%,这市场突然打折,谁不心慌。你想想,阿斯麦一台EUV光刻机卖三亿多欧元,全球就它一家能批量供货,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些大厂都排队等着。
中国这边,本来是阿斯麦最大客户,2024年前九个月采购额就70亿欧元,占荷兰对华出口一半多。 可美国一纸禁令,从2024年起卡住EUV出口,还不让修老设备,荷兰政府虽没全答应,但阿斯麦的日子也紧巴巴。
过去两年,中国买了225台光刻机,花了72.3亿美元,这些钱不是白扔,是给本土生产线续命,边用边研。 富凯嘴上说差距大,心里清楚,一旦中国设备上马,阿斯麦的定价权就得让步。2025年阿斯麦第三季度财报刚出,净销售额7.5亿欧元,净收入2.1亿欧元,全年预计增长15%,毛利率52%。
听起来不错,可中国市场占比从2024年的近半,预计2026年要降到更低,EUV销量虽有AI拉动涨30%,但整体风险不小。 富凯在10月投资者会上还提,美国会继续推盟友限售中国半导体技术,这话听着中规中矩,实际是给市场吃定心丸。
阿斯麦的底气在EUV垄断,可中国不走老路,另辟蹊径,这让富凯的评估听着有点儿底气不足。说白了,这差距不是天堑,是时间差,钱砸下去、技术磨出来,路子对了,追赶就不是梦。
中国搞光刻机,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儿,早几年就被美国禁售EUV,逼着从DUV起步,靠多次曝光硬憋出7纳米芯片。 中芯国际这些厂,用老设备维持产能,成品率低成本高,但生产线没停过。
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额1到11月还涨了,说明产业链没崩。 话说回来,这不光靠买买买,2023到2024年,中国从阿斯麦狂采购,表面囤货,实际腾空间给国产设备调试。 8.92亿欧元设备到手,分到各晶圆厂,保障产量,顺带给研发团队喘口气。
2025年,国产EUV光刻机传来大动静。6月底,媒体爆出关键突破,用LDP技术,不是阿斯麦的LPP激光打锡滴,而是电极放电锡气化,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小。
原型机Hyperion-1,光源效率4.5%,每小时处理250片晶圆,超阿斯麦同级195片。 关键部件国产率60%,少了40%复杂件,避开专利坑。
第三季度开始试产,良率能到70%,这进度快得超出预期。 华为在东莞搭平台,上海微电子升级设备,新凯来盯部件,产业链齐上阵,不是单打独斗。
别光看EUV,DUV也突破了。宇量昇搞出浸润式DUV,能做14纳米和7纳米,测试通过。 还有电子束光刻机“羲之”,精度0.6纳米,浙江大学孵化,已进应用测试。
这些不是吹牛,2025年8月,3纳米试产有进展,工程化攻坚中。 中国投43亿美元搞EUV,不是砸钱,是系统布局,设计、材料、软件全覆盖。 比起阿斯麦的复杂路子,这条本土化路径接地气,适合从后追赶,成本低门槛不高,落地快。
当然,挑战还在。EUV光源稳定、纳米对准这些瓶颈,砸钱能加速,但得一步步磨。 国际事件上,美欧日联手限售,荷兰虽有分歧,但阿斯麦得夹缝求生。中国呢,靠内循环,出口管制反倒逼出创新劲头。2025年,国产设备进厂跑,芯片自主不是空谈,产业链韧性显出来了。
阿斯麦的EUV平台EXE,2025到2026年支持高量产,几何缩放进下个十年。 可中国不买账,LDP路线一出,专利壁垒绕过去,阿斯麦的好日子得打折。2025年7月,日经报道,中国能建自己的阿斯麦吗?这问题戳中要害。
富凯在4月投资者会上承认,中国努力大,但全套EUV系统还得多年。 实际呢,2025年9月,国产光刻机爆发元年,上海微电子和芯上微装重磅产品出,先进封装机台量产,干法DUV进测试。 股价600895历史新高,潜力股起飞,这市场信号明摆着。
全球看,芯片战反转了。新凯来憋大招,DUV国产化三到五年内井喷。 阿斯麦市值7月蒸发300亿,就因中国销量飙升后又限售,关税叠加EUV成本飙到2.6亿美元,客户得重算账。
中国低成本设备一入场,性价比高,稳定性好,全球市场欢迎。 AI、量子计算这些领域,2025年阿斯麦高NA EUV 交付,可中国跟上,格局就变。
未来不确定性大。阿斯麦靠AI需求稳,EUV增长30%,但2026宏观风险云。 中国3纳米EUV验证中,43亿投资跟进,突破或吹嘘,得时间检验。
但中国不慌,国产替代步伐稳,华为、中芯国际全流程国产化路线图已定。 这场博弈,技术为王,产业链为本,谁先落地,谁就占先机。阿斯麦的垄断时代,怕是要翻篇了。
总的来说,富凯那话点出差距,但也暴露焦虑。中国光刻机从0到1的路,走了出来,2025年试产就是里程碑。全球芯片,谁主沉浮,还得看后续。话说,这行当变化快,十年后回头看,今天的拉锯,说不定就是历史转折。
相关文章
话说芯片这行当,技术门槛高得像座山,阿斯麦作为光刻机老大,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可最近几年,地缘风波一吹,局面就变味了。2024年底,阿斯麦CEO克里斯托...
2025-10-16 0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 姜胜来)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现场,《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数据...
2025-10-16 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在资本市场持续聚焦人形机器人之际,又一上市公司抛出定增方案,准备大手笔杀入。10月15日晚,智能制造企业均普智能(68...
2025-10-16 0
今天,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的上百位外宾“兵分四路”,参加了由上海市科协承办的“工程能力工作坊”活动。这项活动紧扣大会主题“工程...
2025-10-16 0
火星,这颗赤红色的星球,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是干旱荒芜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却在这颗星球最温暖的赤道地区,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冰层,它们静...
2025-10-16 0
□黄齐超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使用新办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账号时,收到验证码后竟自动登录上了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数字遗产”处...
2025-10-16 0
本刊记者 孙冰当“政策的手”和“市场的手”正在合力推动具身智能加快发展,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创业新贵纷纷投身于此,也有不少“跨界”企业跃跃欲试。来自天...
2025-10-16 0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游戏行业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全球经济的“香饽饽”,根据最新数据,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已经冲到了31万亿日元,日本国内也不甘落后...
2025-10-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