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排行榜 2025年10月18日 14:36 0 aa

目前,中美关税战仍在进行之中,双方竞争焦点集中于芯片与稀土,而芯片和稀土也成为中美各自手中的杀手锏,围绕芯片和稀土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博弈。

美国的“杀手锏”—芯片

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压制中国芯片产业。例如,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14nm以下制程设备、禁售AI芯片(如A100/H100),并推动本土芯片生产以减少对中国依赖。这种策略旨在维持技术优势,但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

中国的“杀手锏”—稀土

中国通过升级稀土出口管制(覆盖全产业链技术),直接威胁美国国防工业。例如,F-35战斗机、电动车芯片等关键技术依赖中国稀土,若管制实施,美国可能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此举既可作为谈判筹码,也强化了自身工业竞争力。

双方策略差异源于资源与技术优势互补:美国在高端芯片设计上有优势,而中国在稀土冶炼和中低端芯片制造占主导。这种博弈本质上是全球科技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

然而,正当关税战愈演愈烈逐步升级,进入到2.0模式时。令美方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竟然又亮出了另一张底牌。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将部分工业用人造金刚石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该政策于同年11月8日生效。

中国对人造钻石(超硬材料)实施的出口管制,成为继稀土之后精准打击美国高科技产业链的又一战略手段。这一举措直接卡住了美国芯片制造的“脖子”,其影响远超外界预期。而且这一组合拳式的反制策略让美国措手不及,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关键产业链中的战略优势。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人造钻石又称合成钻石、培育钻石,是一种由直径10到30纳米的钻石结晶聚合而成的多结晶钻石,莫氏硬度十级 ,与天然钻石具备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合成钻石是真钻石 。

合成钻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化学气象沉积法,简称CVD法;另一种叫高温高压法,简称HPHT法。一般来说,在中国基本使用HPHT法对钻石进行培育,国外则CVD法使用较为频繁。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近3000万克拉,其中中国产能占比超75%,成为全球最大的培育(合成)石生产国,在全球培育钻石产业享有话语权。国内培育钻石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地。行业内有“培育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的说法。

人造钻石产业的战略价值

事实上,中国的优势不仅限于稀土,在人造钻石领域同样拥有全球领先优势,使得这一产业正成为新的反制手段:


1、工业不可替代性

人造钻石(工业金刚石)是半导体制造中硅片切割、精密磨削的核心材料,其硬度和耐磨度是普通刀具的数十倍,被称为“工业牙齿”。全球95%的工业金刚石产能由中国掌控,河南一省即占全国80%的培育钻石产能。

2、技术垄断优势

中国在高压高温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技术上领先,中科院更研发出通过微加工改变金刚石电子特性的技术,为下一代半导体奠定基础。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金刚石生产设备制造商和材料生产商,如四方达、富耐克、华晶等企业。


3、产能优势

中国宝石级金刚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能的六成,仅河南商丘柘城县就承担了全球大部分的人造钻石产能。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4、价格优势

人造钻石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5、战略应用

人造钻石不仅是珠宝替代品,更是半导体和军工领域的关键材料,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美国的反应与困境。

对美芯片产业和工业造成的影响

一、对美芯片产业的影响

1、卡住芯片制造核心环节

人造钻石(金刚石)是半导体材料和精密加工工具的关键原料,用于芯片生产线的硅片切割、精密磨削等工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已开发出弹性应变工程技术,有望将其发展为下一代芯片材料。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直接针对工业领域的高端金刚石材料实施限制,主要用于半导体切割、军工设备等关键领域。

美国芯片生产线使用的70%以上金刚石线锯依赖中国进口,而中国在人造金刚石产能占据全球95%的市场份额。此次管制被视作中国在稀土之后,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又一重要布局。

2、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掌握了全球95%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其中河南聚集了全国80%的培育钻石产能和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通过高压高温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技术,形成了从原材料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3、技术壁垒难以突破

美国若想建立本土产业链,需投入十年以上时间且成本高昂。例如,建设光刻机所需的晶体材料77%来自中国进口,而中国对相关技术实施出口限制后,美国芯片企业面临停产风险。

二、对美国工业的影响

1、面临供应链瘫痪风险

美国99%的工业用金刚石依赖中国进口,芯片制造中的金刚石刀具一旦断供,生产线将直接停摆。此前已有美国芯片厂因供应紧张被迫降速生产。

2、对美打击比稀土反制更为精准

中国对金刚石微粉、单晶等六类超硬材料实施出口许可制度,直接针对粒径小于1微米的超硬材料,旨在防止敏感技术外流。 这一举措是对美实施的精准打击,针对美国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的薄弱环节,可谓精准反制。

稀土管制后美国尚可重启本土矿山,但人造钻石依赖技术和完整产业链,美国短期内无法复制,成本差距达40%以上。


3、资本市场震荡

美国股债汇三杀,欧股、中概股遭重创,避险情绪升温。

4、陷入政策矛盾之中


美国对中国反制措施的反应混乱,暴露出其政策制定中的矛盾与短视。面对中国的双重反制,美国表现出明显的措手不及。

特朗普政府采取贸易报复手段,威胁对从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0%关税(累计征收130%),并对所有关键软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对于中国的人造钻石的出口管制,俄罗斯专家评价此举为“控制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高明策略”,美国副总统万斯却罕见呼吁中国“保持冷静”,暴露其恐慌心态。

然而,中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全流程可控。河南聚集了全国80%的超硬材料企业,郑州、商丘柘城县分别占据全国80%和90%以上的微粉出口量。

对于主动挑起关税战的美国来说,现在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只可惜为时已晚,真可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对全球芯片产业的长期影响

如果关税战继续打下去,美国将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的长期挑战。事实证明,美国短期内难以构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在人造钻石领域也缺乏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随着硅基芯片接近性能极限,金刚石基半导体材料成为5G、AI和军工领域的关键突破方向。中国通过技术+产能的双重垄断,已提前卡位未来赛道。这一反制手段不仅短期瘫痪美国产能,更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中国这次的管制,并非完全封锁,而是实行许可出口。这就像一把调控开关,既能保障国内产业升级,又能随时掌控全球供应节奏。

实际上,在半导体产业的金字塔里,人造钻石是最底层的那块基石。硅片切割环节,金刚石刀具的精度直接决定芯片良品率——刀刃哪怕有0.1微米的误差,整片晶圆就会报废。近期美国芯片工厂近期放缓生产节奏,不是因为设计图纸失效,而是中国的金刚石刀具断供了。

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仅限稀土,还有人造钻石

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众所周知,荷兰ASML的High-NA EUV光刻机,被称为“人类科技巅峰之作”,但其光学系统里的关键元件,必须使用人造钻石制造。

这种高纯度钻石能承受极端激光能量,普通材料在强光下会瞬间融化。美国能设计出最顶尖的芯片架构,却造不出这颗“光学心脏”——全球只有中国能稳定供应这种纯度达99.999%的人造钻石。

数据显示,人造钻石的热导率是硅的20倍,击穿电压是硅的50倍。这意味着,如果用它做芯片基板,GPU的温度能降20℃,能耗骤降40%。

中科院正在研究的“弹性应变工程”,甚至试图让人造钻石实现超导,相比之下,当美国还在实验室摸索时,中国的技术路线图已经指向了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由此可见,中美之间正在进行的这场较量,已不是“差距”,而是“代差”。

未来展望

中国人造钻石这一反制措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的实力。由此证明,中国不仅拥有稀土这一"工业维生素"的控制权,还在新兴的人造钻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人造钻石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中国从原材料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出口转型,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等国际交流,积累更多谈判优势。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在关键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未来这种"稀土+人造钻石"的双重反制模式,将成为中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常态化手段。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我见

倾注思想,专注写作,关注热点

2589 篇内容创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