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26日 08:34 0 admin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文 | 创客公社产研组


一家成立仅90天的生物医药新锐,凭什么刚一落地就拿下数千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这匹“黑马”就是苏州小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路生物)。在刚刚过去的6月,它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阵容堪称豪华:由元生创投、齐济投资领投,元禾控股、高瓴、苏创投、博荃、北京生命科学园、合肥产投等知名机构跟投。

令人惊讶的是,小路生物于今年3月才刚在苏州BioBAY注册成立。短短3个月内获得一众知名机构及地方产投支持,在高风险长周期的生物医药领域并不多见。

这家“闪速融资”的公司究竟有什么特别?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小路生物剑指自身免疫与炎症疾病领域,目标是通过源头创新,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第三代大分子抗体药物。

支撑这一雄心壮志的是其超强创始团队核心——国际顶尖免疫学家刘勇军教授。刘教授在生物医药界深耕超30年,曾执掌赛诺菲全球研究、担任信达生物总裁,在行业内可谓战绩斐然。

小路生物的快速崛起,不仅验证了刘勇军教授及其团队核心技术的巨大潜力,更印证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强大“养育”能力

依托超过2000家集聚企业的“产学研用”闭环生态,被誉为“中国药谷”核心区的苏州,正持续催化颠覆性技术的诞生。

在全球生物医药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苏州的“创新雨林”为科学家与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共生土壤。

小路生物的成功故事,正是科学家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全球顶尖科学家

落地苏州创业


作为一名在全球免疫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刘勇军在1984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内科医学博士,1989年又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在该校完成两年博士后研究。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1991年,刘勇军先进入跨国制药公司法国里昂先灵葆雅,工作11年做到了DNAX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2002年,他被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聘为免疫学系主任,开始教书育人。

2014年-2020年,刘勇军加入医药巨头赛诺菲,担任全球研究负责人,在研发领域做到了全球跨国药企最高职位。2020年,他担任苏州上市公司信达生物总裁,负责全球研发、管线战略、商务合作及国际业务等工作。

2024年8月,刘勇军辞任总裁一职。本可以退休,但刘勇军还是“觉得退休有点早,我最舒适的还是免疫,我还是一个科学家,所以想成立一家公司。”在一家小店当小掌柜,带一批徒弟,培养年轻团队,这也是他的初衷。

而这家“小店”,便是如今的小路生物。公司定位是只做自免

何为自免?自免疾病通常包含约100种不同的疾病,包括累及全身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影响皮肤、关节的银屑病、各类关节炎等等。

而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自免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市场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60亿美元。

在自免领域,第一代的药和第二代的药,刘勇军都做过。他坦言,“我学了一辈子免疫,越学越知道在免疫这个领域,我们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要在过去的基础再创新,去做市场上没人做到的,就必须静下心来,不能有太多的KPI,不能太rush,我需要在小路上走一走。走小路可以让我从大自然中得到一些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小路生物成立的同期,刘勇军还宣布担任字节跳动顾问。后者也涉足制药领域,旗下还有AIDD(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团队开发了开源工具以优化蛋白质设计和药物发现流程。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刘勇军博士一手成立小路生物,专注开发新一代自免创新药,被高瓴、元禾抢着投,又一手在字节担任顾问,也或将探索出AI与生物医药的无限可能性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顶尖科学家为什么

会选择苏州?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小路生物此轮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齐济投资领投,元禾控股、高瓴、苏创投、博荃、北京生命科学园、合肥产投等机构跟投。

除了知名风投外,其中两家地方国资及相关背景的基金值得重点关注

一个是合肥产投。作为有名的“风投之城”,合肥在2019年砸70亿救蔚来,换来千亿产值新能源汽车集群。

此次押注小路生物,合肥从“赌单企”转向“织网络”,不断进化风投模式,实为布局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网——苏州强在创新转化与供应链,合肥强在基础科研,两地互补如同齿轮咬合,相辅相成

而合肥风投的跨省出击,也揭示了中国产业投资新逻辑:技术协同价值高于地理区位,城市也可以用技术链条重组投资版图

另外值得重点关注的便是来自苏州本土的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成长基金(元禾控股)和苏创投

其中,苏创投自2022年成立,3年来聚焦布局硬科技领域,其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独角兽企业10家。(详见:180亿,苏州又打出了一张“王牌”!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成长基金,则是江苏战新基金集群中产业子基金,由元禾控股发起设立,规模为10亿元。此次,该基金与小路生物完成投资协议签署,也标志着省战新产业子基金的首个项目落地。

一直以来,苏州都把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甚至在2018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规上工业产值首次对上海实现反超,并逐渐拉开差距

而这背后,工业园区作为苏州“东药西械”版图的重要一核,贡献了极为关键的力量。目前,园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企业超2000家,2024年产值超1600亿元,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落地90天引8家机构争投!这位顶尖科学家要在苏州下一盘什么棋?

图源:苏州科协


深厚的科研底蕴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石。

创立于1890年的冷泉港实验室(CSHL),作为世界顶尖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享有“分子生物学摇篮”和“世界十大实验室之首”的美誉,孕育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

2007年,冷泉港实验室与苏州工业园区达成合作,在此建立了其百年历史上的首个海外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持续举办了超过200场高端学术会议,吸引了众多活跃在国际顶尖专家前来,其中包括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这无疑为苏州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研发发展带来了显著优势。

另一方面,苏州BioBAY成熟的产业环境与深厚积累,也为小路生物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在2007年重点打造的专业化创新载体,BioBAY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起以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生态。经过17年发展,这片创新沃土已成功孵化和聚集650余家创新药械企业。

园区企业累计推动48件创新药品成功上市;培育包括信达生物、康宁杰瑞在内的20余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由这些本土企业研发的创新药,正在打破跨国药企在抗癌药等关键领域的长期垄断,实质性地改善国内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困境。

在当前医药行业融资环境整体趋冷的大背景下,类似小路生物这样依托国际顶尖人才的优质团队落地并顺利融资,也为行业观察者审视早期项目投资机会提供了重要样本。

面对日渐白热化的全球创新药研发竞争,高效汇集了技术平台、高端人才、专业资本与临床资源等核心要素的苏州,正通过其独特的“创新雨林”生态发挥关键作用。

这种吸引全球科学精英与本地产业优势“双向奔赴”的通路,或许可以成就中国生物医药的黄金时代。


本文素材参考来源:

汇聚南药:《从信达到字节跳动:一个顶级科学家的创新探索》

新药猎人笔记:《刘勇军新去向:创立小路生物,专注自免/炎症疾病 新药研发》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及其他网络公开资料。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