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未来三年iPhone产品路线图被提前曝光,将迎来重大变革。根据Wayne Ma和郭明錤的最新消息,2025至2027年iPhone系列规划如下:2...
2025-07-26 0
手机里藏着俩隐形皇帝?英国这次要掀桌子了!7月23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突然发难,拟将苹果、谷歌这对“硅谷双子星”的移动平台业务——从手机系统到应用商店,从浏览器到背后的引擎——统统贴上“战略市场地位”(SMS)的标签。这可不是什么荣誉勋章,而是监管的紧箍咒。简单说,以后苹果谷歌想在英国市场“我说了算”?恐怕得先问问CMA答不答应。这事儿看似是英国佬自己的家务事,实则是全球科技治理的大地震前兆——当iOS和安卓系统占据全球99%的移动市场份额,当App Store和Google Play躺着就能抽走开发者30%的“过路费”,当我们连换个默认浏览器都得跟系统斗智斗勇,这场“屠龙之战”早就该来了。
一、当手机变成“国王的后花园”:你以为的自由,全是别人设计的牢笼
现在的智能手机,早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能换电池、能插内存卡的“通讯工具”了。它更像一个被苹果、谷歌精心圈起来的“数字王国”,而我们这些用户,说好听点是“国民”,说难听点就是“被圈养的流量”。
先说说苹果的“围墙花园”有多离谱。你买了部iPhone,想装个从官网下载的App?系统会弹个警告:“此App未经过App Store验证,可能危害设备安全”。吓得你赶紧点“取消”。这就好比你买了套房子,想从外面叫个外卖,物业说“我们小区只能用XX外卖平台,别家的可能有毒”。更狠的是App Store的“30%苹果税”,不管你是卖10块钱的游戏皮肤,还是提供1000块的在线课程,只要走苹果支付,就得被抽走三成。有开发者吐槽:“辛辛苦苦做半年App,一半利润给苹果,剩下的还得交税,自己倒成了给资本打工的。”
谷歌虽然表面上比苹果“开放”,安卓系统允许用户装第三方应用商店,但它玩的是“温水煮青蛙”。你买的安卓手机,出厂时默认浏览器是Chrome,默认搜索引擎是Google,默认应用商店是Google Play。想换个浏览器?行,你得自己去应用商店下载,然后一步步在设置里找到“默认应用”选项,期间可能还要经过好几次“确认修改”的弹窗。普通用户谁有这闲心?结果就是,全球85%的安卓手机用户,用的还是谷歌全家桶。更损的是,谷歌通过“移动服务框架”(GMS)卡其他手机厂商的脖子——你想用Google地图、YouTube?就得预装我的Chrome和Play商店,还得把搜索流量优先给我。这哪是竞争,分明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这些“骚操作”带来的结果是什么?CMA的数据显示:在英国,苹果和谷歌控制了99%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95%的应用分发市场,80%的移动浏览器市场。更可怕的是“生态锁定”——你用iPhone,就不得不买AirPods、Apple Watch,否则体验打折;你用安卓,谷歌账号里的照片、邮件、日历就跟系统深度绑定。这种垄断,不是靠技术优势,而是靠“系统绑架用户”。
二、CMA的“监管手术刀”:要割的不是巨头,是“数字封建制”
英国CMA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战略市场地位”(SMS)这个标签,在英国竞争法里相当于给企业戴上“紧箍咒”——一旦被认定,CMA就有权强制要求企业改变商业模式,甚至拆分业务。从声明里提到的“干预措施路线图”来看,这把手术刀准备往三个要害捅:
第一刀:拆“应用商店垄断”
现在苹果、谷歌既是“裁判”(制定应用审核规则),又是“球员”(自己也做App,比如苹果的iMessage、谷歌的YouTube)。这就好比世界杯组委会自己组队参赛,还能决定对手的进球算不算有效。CMA很可能要求它们“开放侧载”——允许用户从第三方渠道安装App,就像我们电脑上装软件一样自由。同时,强制降低“抽成比例”,甚至禁止对自家App搞“特殊照顾”。比如苹果的iMessage不能给安卓用户发高质量图片,这种“生态壁垒”以后可能就得拆了。
第二刀:破“浏览器引擎垄断”
很多人不知道,手机浏览器的“心脏”是“引擎”(比如苹果的WebKit、谷歌的Blink)。苹果规定,所有iPhone浏览器必须用它的WebKit引擎,哪怕你装了Chrome,表面上是谷歌的壳,骨子里还是苹果的芯。这直接掐死了其他浏览器引擎的活路(比如火狐的Gecko)。CMA可能会要求开放引擎选择,让浏览器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三刀:废“默认设置霸权”
你新买的安卓手机,默认搜索引擎是谷歌;新买的iPhone,默认地图是苹果地图。这种“预装即默认,默认即永久”的套路,本质是利用用户的“惰性”搞垄断。CMA极有可能要求手机厂商在首次开机时,让用户自主选择默认浏览器、搜索引擎、地图等应用,而不是偷偷摸摸替用户做决定。
这三刀下去,苹果谷歌的“数字封建制”就得大出血。但你以为它们会乖乖就范?太天真了。当年欧盟搞《数字市场法案》(DMA),苹果嘴上说“配合监管”,背地里把App Store抽成从30%降到15%(美其名曰“小企业优惠”),实际上对大公司照抽不误。谷歌更狠,直接把欧盟用户的“个性化广告”关了,用“服务降级”来威胁监管机构。这场博弈,注定是“监管者挥剑”与“巨头舞盾”的持久战。
三、全球围剿进行时:为什么偏偏是英国先“亮剑”?
其实不止英国,全球都在对科技巨头“磨刀霍霍”。欧盟的DMA已经正式生效,美国司法部起诉谷歌垄断搜索引擎,韩国通过《电信商业法》禁止应用商店强制抽成。但为什么英国这次的动作尤其引人关注?
首先,英国想当“全球科技监管标杆”
脱欧后的英国,急着在国际舞台刷存在感。在数字治理领域“第一个吃螃蟹”,既能拉拢欧洲盟友,又能向美国示强,何乐而不为?
其次,英国本土科技企业被“欺负惨了”
英国有很多优秀的App开发者,比如做《纪念碑谷》的 ustwo games,做音乐识别软件Shazam的团队(后来被苹果收购)。这些企业长期被苹果谷歌的抽成和规则卡脖子,早就怨声载道。CMA这次出手,相当于给本土企业“撑腰”。
最后,欧洲对“数字主权”的焦虑
从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到DMA,欧洲一直在跟美国科技巨头“掰手腕”。核心原因是:欧洲没有能打的本土科技巨头,只能靠监管这把尺子,防止被美国企业“收割数据”和“垄断市场”。英国虽然脱欧,但这种“反科技霸权”的立场跟欧洲是一致的。
四、普通用户能等到“天亮”吗?别高估监管,也别低估改变的力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跟我有啥关系?英国监管了,我在中国用iPhone、安卓,难道App Store就不抽成了?浏览器就能随便换了?
短期看,影响确实有限。但别忘了,科技巨头是“全球玩家”。一旦英国开了先例,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就像当年欧盟的GDPR,现在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跟进出台数据保护法。苹果谷歌如果为了英国市场改了规则,为了避免“全球多版本适配”的麻烦,很可能会把这些改变推广到其他地区。
比如“开放侧载”,如果英国强制要求,苹果很可能会搞一个“全球侧载开关”,只是不同国家默认开启状态不同。再比如降低抽成,一旦英国把比例压到10%,其他国家的开发者就会集体抗议:“凭什么英国用户买东西便宜,我们就得被多抽税?”压力之下,全球降价只是时间问题。
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可能有三个:
五、巨头的反击与未来的博弈:这不是“反垄断”,是“重新定义规则”
当然,苹果谷歌绝不会坐以待毙。它们的反击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鸡贼”:
苹果:用“安全”当挡箭牌
苹果最擅长把“垄断”包装成“安全”。一旦开放侧载,它肯定会跳出来说:“侧载App会导致恶意软件泛滥,我们是为了用户安全!”甚至可能搞“分级侧载”——普通用户想侧载?先完成10道安全测试题,再签个“风险自负”协议,把门槛设得老高,让你知难而退。
谷歌:用“免费”换“垄断”
谷歌的安卓系统免费给手机厂商用,但代价是必须预装谷歌全家桶。如果CMA禁止默认设置捆绑,谷歌可能会变脸:“想用安卓?可以,每台手机交100美元授权费。”到时候手机涨价,用户又得骂监管机构“好心办坏事”。
更深层的博弈:技术霸权 vs 监管主权
这场斗争本质上是“技术寡头”与“国家主权”的较量。苹果谷歌掌握着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它们的规则比很多国家的法律还管用。而监管机构想夺回“规则制定权”,就像当年各国争夺铁路、电力的控制权一样。
未来最可能的结局,是“监管与巨头的互相驯化”:巨头被迫开放部分权限,但通过技术手段(比如更复杂的隐私条款、更隐蔽的算法推荐)维持优势;监管机构则在“促进竞争”和“保障创新”之间找平衡,避免“为了反垄断而反垄断”,把整个行业搞死。
六、为什么我们该为英国的“屠龙之举”鼓掌?因为“垄断的终点,是创新的坟墓”
有人说:“苹果谷歌把手机体验做得这么好,垄断点怎么了?”这话大错特错。垄断的本质,是“用存量优势扼杀增量创新”。
想想看,如果当年诺基亚没有垄断功能机市场,智能手机时代会不会来得更早?如果微软没有垄断PC操作系统,会不会有更多像Linux这样的开源系统崛起?现在的苹果谷歌,就像当年的诺基亚和微软——它们不是在“创新”,而是在“筑墙”。
App Store里,工具类App想上推荐位?得给苹果交“保护费”;游戏厂商想绕过抽成?苹果直接下架你的App。这种“躺着赚钱”的模式,让它们失去了真正的创新动力。苹果的iOS 18和安卓16,除了换个皮肤、加几个可有可无的功能,还有什么颠覆式创新?
只有打破垄断,才能给“新物种”留出空间。比如现在的AI大模型,如果能自由接入手机系统,我们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App了,直接跟手机“对话”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但苹果谷歌会允许这种“颠覆自己”的创新吗?恐怕很难。
英国CMA的这次出手,不是要“杀死巨头”,而是要“逼着巨头跑步前进”。就像当年罗斯福拆分标准石油,反而催生了更具活力的石油行业。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会看到一个“百花齐放”的移动生态:有人用开源系统,有人用封闭系统;有人侧载App追求自由,有人依赖官方商店追求安全。而这一切的起点,可能就是2025年夏天,英国递给硅谷的那张“监管传票”。
结语:从“数字佃农”到“数字公民”,我们缺的不只是监管,更是“说不的权利”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用着苹果谷歌的产品,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说不的权利”。当App Store抽成30%时,我们可以说“这太贵了”;当手机默认设置无法更改时,我们可以说“这太霸道了”;当巨头用“安全”当借口搞垄断时,我们可以说“我不信”。
英国的监管只是开始,真正的改变,需要每个用户的“用脚投票”——当我们不再为了“生态闭环”忍受不合理规则,当我们愿意花5分钟手动更改默认设置,当我们支持那些敢于挑战巨头的小众App,垄断的堤坝才会真正崩塌。
毕竟,数字时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自己,而不是那些躲在代码背后的“隐形皇帝”。英国这次“亮剑”,照亮的不只是硅谷的围墙,更是我们夺回数字主权的希望。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8月20日的意见征集截止日。但无论如何,这场仗,早该打了!
相关文章
苹果未来三年iPhone产品路线图被提前曝光,将迎来重大变革。根据Wayne Ma和郭明錤的最新消息,2025至2027年iPhone系列规划如下:2...
2025-07-26 0
手机里藏着俩隐形皇帝?英国这次要掀桌子了!7月23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突然发难,拟将苹果、谷歌这对“硅谷双子星”的移动平台业务——从手机...
2025-07-26 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 百余款首发首秀 规模创历届之最】财联社7月26日电,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
2025-07-26 0
7月24日,一架机龄近50年的安-24客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坠毁,49人全部遇难。这架本该进博物馆的老爷机,适航证竟被延长至2036年。而在咱中国,同样...
2025-07-26 0
莫名其妙订了新业务、套餐资费眼花缭乱、收到境外骚扰电话,这些都是电信用户常见的消费痛点。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承诺将在透明消费、套餐精简等方面采取实质性...
2025-07-26 0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迄今为止仍旧发挥着航运、防洪等重要作用。而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的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南北通道,...
2025-07-26 0
水电之争,谁在迷雾中徘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国的大坝在轰然倒塌,而中国的大坝却在拔地而起?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美国人汤姆看着卫星地图,眉头紧锁...
2025-07-26 0
7月19日,在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一声锣响,不只是工程启动的信号,更是中国水电事业掷地有声的宣告。外界曾质疑、反对甚至炒作——尤...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