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这家公司,说起来在中国市场曾经风光无限,靠着直销模式和企业级产品,稳稳坐上PC第二把交椅。可谁成想,就因为高层一拍脑门搞什么“去中化”,硬要把供应...
2025-11-11 0
戴尔这家公司,说起来在中国市场曾经风光无限,靠着直销模式和企业级产品,稳稳坐上PC第二把交椅。
可谁成想,就因为高层一拍脑门搞什么“去中化”,硬要把供应链从中国抽走,结果把自己玩得灰头土脸。市场份额从14%多直线坠落,订单飞了,员工也得卷铺盖走人。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叹口气,全球化时代,玩火总得自焚不是?
戴尔的故事得从一个19岁小伙子说起。1965年2月23日,迈克尔·戴尔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一个中产家庭,爸妈一个是牙医,一个搞财务咨询,从小耳濡目染商业氛围。他高中时候就开始折腾生意,卖邮票、推销订阅服务,攒了点小钱。
1983年考进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本来学生物化学,可没多久就迷上电脑组装。1984年1月,他用1000美元本金在宿舍里启动PC's Limited公司,直接从供应商拿货,卖给校园里的学生和老师。那时候订单靠电话来,货就从车库里发出去,头一年的销售额就破了60万美元。
戴尔这人聪明,很快就看准直销的路子,不走中间商,价格低、定制快。1985年公司改名Dell Computer,搬到奥斯汀郊区仓库当工厂。1986年营收超300万,1987年推笔记本,业务开始起飞。1988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戴尔持股一半多,融资后工厂扩建,圆岩市新厂房占地大片。
1990年进军欧洲和亚洲,1992年挤进财富500强,他27岁就当上CEO,那时候是史上最年轻的。戴尔强调数据驱动,销售团队用AE和ISR模式,AE管大客户,ISR搞中小单,标准化管理让公司像机器一样高效。
进中国是1995年的事儿,先设办事处,1996年在厦门建厂,当地劳动力便宜,供应链齐全。戴尔瞄准企业市场,政府采购和国企订单源源不断。2000年营收破300亿,亚洲贡献不少。2004年戴尔卸任CEO转董事长,2006年公司出会计问题,他短暂回归稳盘子。
2012年私有化,246亿从股市退市,2013年收购存储公司,2016年9月大动作,670亿吞下EMC,组Dell Technologies,业务从PC到云存储全覆盖。2018年12月重返股市,戴尔持股50%。疫情那几年,远程办公火了,戴尔笔记本卖疯,2020年全球出货量大涨。
在中国,戴尔靠全业务线站稳脚跟。直销基因工程体系落地,销售行为标准化,数据分析驱动决策。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PC市场份额14.1%,仅次联想,远超HP第三的10%。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占大头,政府招标和金融客户是铁杆粉丝。戴尔中国员工超2万,厦门工厂年产百万台,上海研发中心搞定制。
25年下来,戴尔不光卖硬件,还输出管理模式,本土团队学到不少。可好景不长,2023年风向变了,高层开始琢磨供应链事儿,这就埋下祸根。戴尔从宿舍起步的草根劲头,本来是优势,现在却成了包袱,决策层太急于求成,忽略了东方市场的脉络。
2023年1月5日,日经亚洲爆料,戴尔内部文件显示,到2024年底全面停用中国产半导体芯片,包括本地厂商和外资在那儿的产线,还要大幅砍其他中国制造部件。这消息一出,等于给中国市场捅刀子。
戴尔官方赶紧辟谣,说是“供应链多元化”为了分散地缘风险,可文件里时间表清清楚楚:2024年芯片全换,2025年中下游链条切断,2026年彻底剔除中国元素。
这步棋表面看是跟美国政策走,拜登政府推“芯片与科学法案”,鼓励企业脱钩中国。可戴尔玩得太绝,厦门工厂产能闲置,研发中心部分迁印度和新加坡。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出货量已下滑10%,企业客户开始观望。
Canalys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份额掉到8%,第四名,同比跌52%。本土品牌反应快,华为、小米、荣耀加码PC线,价格亲民,生态闭环。消费者心态变了,电脑这东西谁买不是买,凭啥支持你一边赚钱一边撤?
戴尔没停手,2023年第三季度继续推转移,越南新厂投产,印度组装线启动。IDC数据,份额进一步到6.5%,企业招标单子少了,银行和国企转投联想。2023年全年,中国营收亏23亿,全球PC出货虽稳,但中国拖后腿。
戴尔中国区总经理王利军卷入劳动纠纷,原高管跳槽,内部人心浮动。2024年第一季度,份额7%,Canalys说市场回暖8%,可戴尔分不到羹。政府补贴推消费,华为MateBook卖爆,戴尔促销降30%,订单却寥寥。
这“去中化”本质是短视,戴尔依赖中国供应链20多年,成本低、效率高,一撤就乱套。供应商会议上,合同改条款,物流费涨20%。全球层面,Dell份额16.3%,第三位,可中国市场占全球15%,一亏全盘抖。戴尔想本土化,招聘本地高管,可信誉没了,合作难。
2024年第二季度,份额5.8%,前五无影踪,宏碁捡漏上位。戴尔年报显示,一年内员工净减1.2万,中国区首当其冲。迈克尔·戴尔继续掌舵全球,出席股东会谈“区域优化”,可中国篇章已成鸡肋。这事儿提醒企业,全球化不是单向街,得两头平衡,戴尔这回是典型反面教材。
中国PC市场这几年起伏大,2023年整体下滑,可2024年反弹3.8%,出货2.55亿台。戴尔却逆势崩,2024年全年份额徘徊5%以下。10月Canalys数据,全年增长8%,联想25%、华为20%、惠普12%、宏碁和小米跟上。
戴尔从第二掉到后面,订单流失最狠的企业级段。金融客户换联想服务器,理由简单:稳定可靠,不用担心供应链断。教育采购转华为一体机,补贴政策倾斜本土。
2025年开局更惨,第一季度市场涨12%,890万台出货,戴尔营收跌28.6%,份额不足8%。消费者端,荣耀新款触屏机热卖,小米性价比碾压。戴尔官网流量腰斩,电商算法推本土替代。
本土品牌捡了大便宜。联想生态全,ThinkPad企业爱;华为HarmonyOS,隐私强;小米RedmiBook,入门低价。戴尔直销模式在中国失效,渠道弱,消费者更爱线下试机。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7500万,涨9.4%,Dell 15.8%,可中国贡献负增长。这波本土崛起不是运气,政策导向加技术迭代。政府推“双碳”和数字化,补贴本土创新,戴尔夹在中间难受。
市场份额图上看,2022年戴尔曲线高位,2025年扁平,教训是忽略本土情绪,自作自受。戴尔全球稳,可中国这块蛋糕,本土分走大半,戴尔只能干瞪眼。
2025年9月8日,戴尔中国启动第三轮裁员,主要冲着EMC存储和客户端解决方案组,上海和厦门重灾。邮件群发,通知红色边框,补偿N+3,10月10日转岗截止。
上海五角场旧址,EMC COE办公室大换血,员工打包U盘和文件,打印机嗡嗡印申请表。厦门工厂,生产线减班,技工合工具箱,主管走廊走动宣布。规模不明,可年报显示全球减员潮,中国区60%岗位调整。
这是戴尔中国25年来最惨一击。2023年第一轮,销售团队瘦身;2024年第二轮,研发迁出;2025年第三轮,直击核心。
原高管王利军纠纷曝光,内部文件泄露“退出计划”:2025年底厦门成都厂关,上海研发转新加坡,2027年全撤。戴尔否认“完全退出”,可动作摆在那儿。全球营收稳,服务器订单多,可中国市场边缘化,份额4%徘徊。
本土厂商填坑,联想全球第一,华为追击。戴尔这回真把自己玩完了,供应链一撤,市场一丢,员工一散,重建难上加难。企业得记着,东方市场水深,玩脱了就回不去。国产PC这波浪潮,正好借戴尔空档,冲向全球,谁笑到最后还得看后续。
戴尔中国25年,留下的不光是硬件,还有销售基因,可惜决策层没珍惜。全球化时代,“去风险”得讲方法,戴尔这极端版,换来雪崩式崩盘。网友说“求锤得锤”,没错,自食恶果。未来本土品牌出海,戴尔全球第三位得警惕,市场这东西,丢了就难捡。
相关文章
戴尔这家公司,说起来在中国市场曾经风光无限,靠着直销模式和企业级产品,稳稳坐上PC第二把交椅。可谁成想,就因为高层一拍脑门搞什么“去中化”,硬要把供应...
2025-11-11 0
站在进博会这个“入海口”,世界看到的还有创新活力。今年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在进博会实现亚太首秀。车内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意味着“端到端神经网络”技...
2025-11-11 0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对国家产业布局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2025-11-11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
2025-11-11 18
最近网上有人说,复旦大学的一群年轻研究人员,用二硫化钼这种材料做出了一块能正常工作的微型处理器,看着像电影里的情节,可仔细一想,这背后其实就是中国技术...
2025-11-11 0
今年 50 多岁的全先生,是广东中山某小区的一名保安。离婚后,他独自居住在小区附近的出租屋里,日常除了上班,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独居状态,生活相对单调。“...
2025-11-11 0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7日电(楚妍霞)近年来,武威市聚焦寒旱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先后建成10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
2025-11-11 0
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现场,来自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6家企业的代表们首次在浙江乌...
2025-11-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