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网讯 辉煌科技8月1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了在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方面的工作,持续加强机器人应用及人工智能(...
2025-08-19 1
一项来自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突破性研究正在改写光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这一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分子对光的反应能力并非仅仅取决于其光吸收强度,而是受到分子周围微环境的显著影响。这一发现颠覆了长期以来光化学研究中"吸收最强波长对应最高反应性"的基本假设,为从医疗保健到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传统的光化学理论认为,分子吸收光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效率。这一理论建立在一个看似合理的假设之上:既然光反应需要光子提供能量,那么能够吸收更多光子的分子自然应该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然而,昆士兰科技大学杰出教授克里斯托弗·巴纳-科沃利克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精密的实验证明,这一假设存在根本性缺陷。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分子的环境(而不仅仅是其光吸收)能够显著改变其反应方式。这一发现有望将应用领域从医学领域拓展到先进制造业。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团队的核心发现在于揭示了分子局部环境在塑造光化学反应性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作者约书亚·卡罗尔博士解释说:"由于光由多种颜色组成,多年来人们一直期望分子吸收最多的颜色能够最有效地触发任何光反应。我们的实验证实,每个吸收分子周围的微环境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特性。"这一发现表明,即使是相同的分子,在不同的微环境中也可能对光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
红边效应的光化学应用突破
研究团队发现的机制与荧光科学中已知的"红边效应"现象密切相关,但将其应用扩展到了光化学反应领域。红边效应描述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分子在较长波长(低能量)光照射下反而表现出更强的荧光特性。研究人员发现,类似的效应同样存在于光化学反应中,并且能够显著改变分子的反应性能。
这种现象的机理在于微环境能够延长分子激发态的寿命。当分子吸收光子后进入激发态时,其周围的微环境——包括溶剂分子、邻近的其他分子以及局部的电场分布——会影响激发态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延长的激发态寿命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窗口,使得某些分子在低能量、红移光下反而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研究团队使用了荧光光谱和光化学作用图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来验证这一发现。荧光光谱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分子在不同波长光照射下的荧光特性,而光化学作用图则直观地显示了不同波长光对特定光化学反应的驱动效果。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使用,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地观察和量化微环境对光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跨领域应用的深远影响
这一发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基础科学研究的范畴,在多个实际应用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光动力疗法领域,通过精确控制药物分子周围的微环境,可以优化光敏剂的活化效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副作用。传统的光动力疗法往往需要使用高强度光源来激活光敏剂,而新发现的机制可能使得使用较低能量的光源就能实现相同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3D打印和聚合物工程领域,微环境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聚合反应的精确调控。通过调整反应体系中的溶剂组成或分子设计,可以在特定区域实现选择性的聚合反应,从而制造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材料。这种精确控制能力对于制造具有梯度性能或多功能集成的先进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利用技术也可能从这一发现中受益。通过优化光收集材料的微环境设计,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对长波长光的利用效率。这对于开发能够更有效利用太阳光谱中红外部分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价值。
从左到右:Fred Pashley-Johnson、Maciej Klein 博士、杰出教授 Christopher Barner-Kowollik、Joshua Carroll 博士和副教授 Ajay Pandey。图片来源:昆士兰科技大学
巴纳-科沃利克教授强调了这一发现的变革性意义:"其影响是巨大的。通过控制微环境,通过溶剂选择或分子设计,我们可以调整光对分子的影响,从而提高光化学药物输送、聚合物工程和光收集的精度。"
科学理论的范式转变
这项研究代表了光化学领域的一次重要范式转变。它提醒科学界,在研究复杂的化学现象时,不能仅仅关注分子本身的性质,还必须考虑分子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多个分支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的国际合作性质也值得注意。除了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核心团队外,研究还包括了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这种跨国、跨机构的合作模式为复杂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全球化特征。
从更广泛的科学史角度来看,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成熟的科学理论也可能存在需要修正的地方。光化学作为一门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学科,其基本理论框架的修正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动态性和持续发展的特征。
随着对微环境效应理解的深入,我们可以预期未来会出现更多基于这一机制的创新技术和应用。这不仅将推动光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为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应用带来新的机遇。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基础科学研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证券日报网讯 辉煌科技8月1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了在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方面的工作,持续加强机器人应用及人工智能(...
2025-08-19 1
信息来源:https://arstechnica.com/space/2025/08/after-recent-tests-china-appears...
2025-08-19 1
一项来自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突破性研究正在改写光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这一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分子对光的反应能力并非仅仅取决于其光吸收强...
2025-08-19 0
8月17日,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
2025-08-19 0
(速新闻记者 丁国灿)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公布,宿迁1项首批次新材料和79项“两新”技术产品入选。据了解,“三首两新”...
2025-08-19 1
来源:环球网 近日,海南航空应邀出席梅西大学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的2025年中国校友会年会。中新两国代表等近15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促进校友交流与...
2025-08-19 1
近日,一张苹果秋季发布会的邀请函在网络流传,显示发布会定于 9 月 9 日 10:00(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 1 点) 举行发布会,这一时间...
2025-08-19 1
说起iPhone 16e,只能说这个机器在国内的确没啥存在感。一来产品本身的亮点很少,二来价格谈不上多又好。外观设计还是iPhone 14的那套模具,...
2025-08-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