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
2025-10-01 0
在2025年这个人人都能“人手一条视频”的时代,周鸿祎突然一句话扎心了:“短视频就像精神鸦片。”
这不是老一辈企业家的情绪化发言,而是一个在短视频里活跃得风生水起的“红衣教主”,对当今科技社会的一次警醒。
讽刺的是,他自己也在这个“鸦片馆”里开了间店,粉丝破千万,视频一条顶人家一个季度的营销预算。
这到底是批判,还是自救?又或者,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利用?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刷短视频?看数据就知道:11亿用户中有8亿人每天都在刷,平均每人每天打开短视频App的次数超过10次。
别说孩子了,连中老年人也沉迷其中,广场舞视频、养生鸡汤、反诈骗局轮番上阵,内容花样百出,算法精准推送,叫人根本停不下来。
周鸿祎的说法听起来不太客气,但确实有点道理。
他说,这些短视频像“精神鸦片”,不是说内容有毒,而是它的“机制”:每刷一条,奖励你一点快乐,刺激你再看一条。
多巴胺分泌一波接一波,人脑就很难停下来。久而久之,长文不看了,电影嫌长,书根本翻不开,连坐下来吃顿饭都得配着刷。
注意力像被切成了碎片,原本复杂的逻辑思考,也开始变成“快餐式理解”。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2024年《人民日报》转载的一份研究指出,过度刷短视频会削弱大脑前额叶功能,影响专注力和情绪调节。
学龄儿童尤为明显,长期沉迷屏幕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大幅缩短,情绪波动增加,甚至影响学业和社交。
更深层的问题是“思维格式化”,周鸿祎直言,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已经把一部分人的认知方式“格式化”了。
什么热点就说什么,什么标签火就用什么,深度思考能力逐渐被“热搜逻辑”替代。
在这种语境下,长文、深聊、逻辑推演变得越来越稀缺,社会整体的认知层次也在被拉平。这种趋势,不仅是文化的简化,更是判断力的稀释。
所以,周鸿祎说它像“鸦片”,不是攻击短视频,而是提醒我们:糖吃太多也会蛀牙,视频刷太多不是娱乐,是套牢。
既然短视频这么上头,那企业家为什么还要跳进去?周鸿祎的回答很直接:“用户在哪里,企业家就应该在哪里。”
说白了,过去品牌靠广告、公关、发布会,现在这些渠道都“失声”了。
你发个稿没人看,你开个会没热度,反倒是你亲自拍条视频,立刻就上热门。
雷军卖车能破圈,不是小米投了几十亿广告,而是他亲自下场,讲参数、比配置,甚至自黑“中年人也能开得帅”。
董明珠也不再只在央视出现,而是出现在直播间、短视频里和年轻人对话。这些不是偶然,是趋势。
周鸿祎自己也是典型例子,他不仅是360的创始人,现在更是红遍短视频的“企业家网红”。光抖音一个平台,他就有830万粉丝,视频平均播放数过百万。
2024年10月,他通过短视频推广360 AI搜索,单月带来2.87亿访问量,是竞品的3倍。
有一条视频里随手提了一句产品,第二天就带来数万个下载。这广告转化率,谁看了不羡慕?
但他也不是“为红而红”,在他看来,企业家IP有三大价值:
一是话语权。你不能只让明星、博主定义产品价值,企业家自己不发声,品牌就会被“话语失控”。
二是社会责任。他说自己推广国产新能源车,不是为了卖车,而是为了让国产科技有更多曝光机会。
一年下来,他为国产品牌带来了百亿级流量,这是传统广告做不到的。
三是对抗流量焦虑。现在企业最怕的,不是没钱做营销,而是做了没人看。企业家IP能打破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数字隔阂”,让品牌温度和人性重新建立联系。
但这条路也不轻松,他强调,IP是“一把手工程”,不是你找个运营团队拍拍视频就行了。你得自己下场,自己说话,自己承担风险。
不能“爹味十足”,也不能太装。观众不是傻子,真诚才是流量密码。
很多人一提“网红经济”,就想到直播带货,周鸿祎却认为,这是理解太窄了。
他举例说,哈尔滨靠一场“全网种草”带动了旅游经济;一个博主拍了新疆的雪景,直接带火了当地的一整条产业链。这些都不是卖货,而是用内容重新定义了城市、产品甚至文化的价值。
他提醒年轻人,不要被“打赏”和“带货”这两个词框死。
短视频的商业逻辑已经从“销售终端”变成了“认知入口”,你今天让用户记住你是谁,明天才可能买你的东西。
你今天创造了“情绪共鸣”,明天才可能形成“品牌信任”。
以他本人为例,他的视频内容不只是讲360产品,也讲创业故事、行业观察,甚至偶尔聊点生活趣事。
这种“泛内容”策略,一方面避免了用户疲劳,一方面也构建了更稳固的用户关系。
而且他很清楚,IP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指望一条视频就爆红。真正有效的IP,是不断打磨、不断试错、不断回应用户的过程。
当然,IP也不是万能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你的人设崩了,品牌也可能跟着受伤。
所以他说,打造IP要“顺其自然、见招拆招”,不能太刻意,也不能太功利。
短视频时代,认知是稀缺资源。谁能讲好自己的故事,谁就能占据用户的心智高地。
而这个故事,不一定非要靠明星讲、靠广告讲,更应该由企业家自己讲,甚至用户也可以讲。
短视频是现在最热的传播方式,但也可能是社会认知结构的“软刀子”。
周鸿祎没有站在道德高地批判,而是用亲身实践告诉大家:你可以沉浸其中,但不能迷失其中。它是工具,不是信仰;是趋势,不是宿命。
真正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用它,是让它成为“精神毒品”,还是“认知助推器”。
这个选择权,掌握在每一个刷视频的人手里。
相关文章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
2025-10-01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帝国未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中芯国际从美股退市,再到科创板上市,甚至让...
2025-10-01 1
在2025年这个人人都能“人手一条视频”的时代,周鸿祎突然一句话扎心了:“短视频就像精神鸦片。”这不是老一辈企业家的情绪化发言,而是一个在短视频里活跃...
2025-10-01 1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正海磁材(300224)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钕铁硼坯料研磨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
2025-10-01 1
9月26日,一名女子在长江船上点外卖,被无人机精准空投送到跟前。9月29日,当事人白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价格跟平时在店里的差不多,“当时船是快到南京了...
2025-10-01 1
2025年10月9日京东双11开启!2025年京东双十一红包领取活动时间是从2025年10月9日开始,持续到2025年11月11日结束。在2025京东...
2025-10-01 1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郝帅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10月1日起,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云计算超融合系统、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养老...
2025-10-01 1
9月30日,针对公司光刻胶产品进展的投资者提问,容大感光(300576.SZ)在互动平台表示,珠海一期项目中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目前已经开始试生...
2025-10-0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