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KingHZ 好困【新智元导读】OpenAI DevDay不只是发布会,更是硅谷势力扩张的宣言。相比2023年仅靠ChatGPT撑场,如今生态布...
2025-10-07 0
10月4日,全球存储市场投下一枚“核弹”:三星、闪迪等巨头集体宣布上调报价,幅度达15%-30%。资本市场瞬间沸腾——美光股价一个月暴涨60%,铠侠与闪迪涨幅更是突破100%。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直言:AI浪潮正推着存储芯片行业踏入“超级周期”,这波行情绝非昙花一现。
作为浸淫科技圈多年的观察者,我敢断言:这轮涨价和2016年的人为炒作截然不同。当年是厂商联手减产制造短缺,而这次,是AI算力需求砸出来的“真金白银”,更是中国存储芯片打破海外垄断的历史性机会。
不是炒作!AI算力啃出的千亿级需求缺口
要理解这轮涨价的底气,得先搞懂一个核心逻辑:AI大模型是“吃存储”的怪兽。训练一次GPT-4这样的千亿参数模型,需要PB级(1PB=1024TB)的存储容量支撑,相当于25万个4TB硬盘的总和。而OpenAI豪掷10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的计划,只是全球AI基建狂潮的一个缩影。
这种需求已经从高端市场蔓延到全产业链。摩根大通数据显示,AI计算对高性能内存的需求,已从高带宽内存(HBM)扩散至传统DRAM和NAND闪存。就拿HBM来说,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规模同比暴涨300%,SK海力士、美光、三星的产能被英伟达、AMD等厂商疯抢,美光2025年的HBM产能已全部售罄,2026年订单覆盖率超80%。
更关键的是供给端的“主动收缩”。为了抢占HBM这块高利润蛋糕,三星、SK海力士纷纷下调传统DRAM产量,加速退出DDR4市场。一边是AI服务器、云数据中心的需求暴增,一边是传统存储产能缩减,供需缺口直接点燃了涨价导火索。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预测,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8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信证券更乐观,认为高景气度能延续到2026年下半年 。
对比2016年的涨价潮,差别立判。当年三星、美光通过“集体减产10%”制造短缺,本质是库存周期的人为调控,需求端并无实质增长。而这次,是AI产业从概念走向落地带来的刚性需求,仅中国市场,2025年AI服务器存储需求就同比增长200%,这种需求韧性是上一轮周期无法比拟的。
国产替代破局:从“陪跑”到“抢单”的逆袭
最让人兴奋的,不是海外巨头的股价狂欢,而是中国存储企业终于等到了“换道超车”的机会。过去,HBM、DDR5等高端存储几乎被三星、SK海力士垄断,国内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挣扎。但这轮AI驱动的产能倾斜,给了国产芯片“见缝插针”的空间。
在设计环节,A股企业已经实现多点突破。兆易创新作为国内存储设计龙头,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三,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早已打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 。更值得关注的是澜起科技,其研发的“1+9”全系列高速内存接口芯片完美适配DDR5标准,全球市占率超40%,深度绑定英特尔、三星,直接吃到AI服务器的红利 。这两家企业近期股价逆势大涨,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增长——兆易创新三季度存储芯片营收同比增长45%,澜起科技DDR5相关产品出货量翻番。
制造端的突破更具里程碑意义。长鑫存储19nm制程的DRAM良率已超90%,2025年估值突破1500亿元,其生产的DDR4内存已进入华为、联想等品牌的服务器供应链。长江存储的128层3D NAND早已量产,正在向232层技术发起冲击,打破了三星、铠侠在高端NAND市场的垄断。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代工巨头也在加码存储产能,12英寸产线利用率长期维持在95%以上 。
模组和封测环节同样亮点纷呈。江波龙作为国内存储模组龙头,AI服务器用PCIe SSD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十,与华为、浪潮等大厂深度合作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的先进封装技术已能支撑HBM封装需求,通富微电2025年存储封测订单同比增长50% 。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中国存储产业链正在形成“全链条突破”的态势,这也是A股芯片股涨得比海外更猛的核心原因——市场看到了国产替代的真实进度,而非单纯炒作概念。
更关键的是“卡脖子”环节的国产化。华大九天的EDA工具已覆盖存储芯片设计全流程,在DRAM存储单元仿真领域技术领先,客户包括长江存储、长鑫存储 。北方华创的14nm刻蚀机进入长江存储产线,3D NAND设备市占率国内第一 。这些设备、材料企业的突破,让国产存储不再“受制于人”,为长期发展筑牢了根基。
超级周期来了?看懂三个关键信号
混了20年财经圈的老兵说,这波行情是“AI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判断这轮超级周期是否可持续,要看三个核心信号:
第一,需求的持续性。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只是开始,随着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的发展,存储需求会呈指数级增长。摩根大通预测,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较2025年近乎翻倍。更重要的是,HBM的高价值平滑了传统存储的周期波动,抬高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底线,这让“超级周期”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第二,国产替代的加速度。过去五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国产化率从不足5%提升到15%,而这轮涨价周期中,国产企业的替代速度正在加快。以DRAM为例,长鑫存储的全球市占率已从0提升至8%,预计2026年将突破15%。江波龙、佰维存储等模组企业的全球份额也在持续提升,这种“份额+价格”的双重驱动,会让国产企业的业绩弹性远超海外同行。
第三,政策与资本的共振。国家大基金二期持续加码存储领域,仅2025年就向长鑫存储、长江存储注资超200亿元。地方政府也在跟进,武汉、合肥、无锡等存储产业基地纷纷出台补贴政策,降低企业扩产成本。资本层面,A股存储板块的融资规模同比增长35%,为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充足弹药。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海外巨头可能在HBM技术上进一步封锁,国内企业的先进制程研发仍需时间;扩产过快可能导致中低端市场未来出现过剩;EDA工具、高端光刻胶等环节的国产化仍有短板。但这些问题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中国存储芯片已经走过了“从零到一”的阶段,正在向“从一到十”的规模化突破迈进。
结语:这一次,不是“狼来了”
曾几何时,每次存储芯片涨价,都有人喊“国产替代的春天来了”,但大多是昙花一现。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这一次,我们有AI算力需求的“东风”,有全产业链突破的“底气”,有政策资本的“护航”。三星、美光的股价暴涨,只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前菜”;而A股存储企业的崛起,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突围的“主菜”。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警惕纯粹的概念炒作,但更要看到那些有技术壁垒、有订单支撑的企业——比如掌握DDR5核心技术的澜起科技,有全球份额的兆易创新,能做先进封装的长电科技,还有未上市但估值飙升的长鑫存储、长江存储。
AI时代,存储是“数字石油”,而掌握这种石油开采能力的企业,终将成为市场的赢家。这一次,中国存储芯片的春天,真的来了。
相关文章
编辑:KingHZ 好困【新智元导读】OpenAI DevDay不只是发布会,更是硅谷势力扩张的宣言。相比2023年仅靠ChatGPT撑场,如今生态布...
2025-10-07 0
10月4日,全球存储市场投下一枚“核弹”:三星、闪迪等巨头集体宣布上调报价,幅度达15%-30%。资本市场瞬间沸腾——美光股价一个月暴涨60%,铠侠与...
2025-10-07 0
你最近在地铁里看到那片橙色的广告了吗?在上海陆家嘴上班的90后白领小李,这周通勤时发现整排广告位都被淘宝闪购占领——“出门用淘宝闪购,团购最高再减15...
2025-10-07 0
雷递网 雷建平 10月6日芯片制造商AMD (AMD 今日宣布与OpenAI达成达成一项6千兆瓦的协议,为OpenAI下一代AI基础架构提供多代AMD...
2025-10-07 0
当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四分之一美国教师认为AI对学生弊大于利时,26%的青少年已坦然承认用ChatGPT做作业——这个数字一年翻了一倍。成人世界还在...
2025-10-07 0
小米17系列卖爆了,这个应该都没有啥异议,各个数据源以及咱们去线下小米之家问一问看看有没有现货,你也就知道了。而且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两款Pro版,尤其...
2025-10-07 0
这个国庆,消费电子市场可是相当热闹。这边,小米 17 系列靠着“妙享背屏”等新玩法成了香饽饽,开售 5 天就卖出去 100 多万台,线下旗舰机都差点抢...
2025-10-07 0
美国人当初看鸿蒙,就一句话:这东西翻不出安卓的手掌心。可谁想到,刚说完“没前途”,转头就看到用户量飙上千万。鸿蒙到底做了什么?华为又图的是什么?接下来...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