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6:53 0 admin

上世纪70年代,摩托罗拉推出世界第一部手机时,没人想到“换手机要换号”会成为日后用户的一大烦恼。

那时候的手机像块“砖头”,不仅笨重,还得跟号码牢牢绑定。

想换个新款机型,就得跟老号码说再见。

不少人因为舍不得常用号码,只能委屈自己继续用旧手机。

这种“机卡不分家”的模式,一延续就是十几年。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直到90年代初,德国捷德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SIM卡,才算把这个痛点彻底解决。

这张小小的卡片就像“通信身份证”,插在哪个手机里,哪个手机就能用对应的号码。

随着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时代到来,“机卡分离”成了标配,大家终于能自由换手机不换号了。

不过技术总在跟着需求跑,到了2000年后,新的需求又冒了出来。

有人想同时用两个号码,一个工作一个生活,总不能天天揣两部手机吧?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2003年,中国联通先推出“双卡单待”手机,虽然得手动切换号码,但好歹实现了“一部手机装俩号”;

2005年,联通和宇龙酷派合作的“酷派 728”上市,真正的“双卡双待”来了。

两个号码能同时在线,不用再频繁切换。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这一下就火了,尤其是商务人士和经常两地跑的人,几乎人手一部双卡手机。

后来苹果、三星这些国际大厂也跟着加入,安卓手机更是把“双卡”当成了标配。

直到现在,双卡功能还是很多人买手机的重要考量。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其实回头看,从SIM卡到双卡手机,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围着“用户方便”转。

就像我身边有个朋友,早年因为换手机丢了常用号码,客户联系不上,损失了不少生意。

直到双卡手机出来,他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麻烦。

技术不就是这样吗?用户有痛点,就有人想办法解决,解决了痛点,技术自然就能普及开来。​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物联网“新宠”

当大家还在享受双卡手机的便利时,更小巧、更灵活的eSIM技术已经悄悄登场了。

跟传统SIM卡不一样,eSIM是直接焊在设备主板上的,不用插拔,体积还特别小。

这对物联网设备来说简直是“福音”。

你想啊,像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传感器这些小东西,根本装不下普通SIM卡,eSIM正好能派上用场;

还有智能汽车,以前用传统SIM卡,想换运营商得拆车机。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现在用eSIM,在车里就能直接切换,尤其是出国自驾游,不用再买当地电话卡,方便多了。​

在欧洲,eSIM早就成了车联网的标配,不少车企出厂的新车都带eSIM功能,车主反馈特别好。

根据GSMA的报告,eSIM对物联网市场的推动作用特别大。

尤其是车联网和可穿戴设备领域,近几年增长特别快。

不过有意思的是,eSIM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普及却慢了半拍。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虽然苹果、谷歌的部分手机支持eSIM。

但全球很多运营商态度都比较保守,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还在试点阶段。​

在未来可以推出更好用的方式。

比如可以针对物联网设备推出专门的eSIM套餐,或者跟车企、智能家居厂商合作,提供定制化服务。

SIM卡的终结者来了!三大运营商遇挑战,这些企业已抢先布局市场

毕竟技术发展的核心还是 “满足需求”,eSIM 能让物联网设备更灵活、更方便,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未来几年,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增长,eSIM说不定会像当年的SIM 卡一样。

从“小众技术”变成“行业标配”,到时候大家用手机、用智能设备,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实体SIM卡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