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14:51 0 aa

你以为中国最牛的民企是华为?字节跳动?腾讯?阿里?

错!

2023 年世界500强榜单一公布,全网都在问:“恒力是谁?”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榜单里,一家名字不算响亮的企业横空出世,以 8177 亿的营收狠狠甩开华为,直接坐上中国民企头把交椅。更让人吃惊的是,它既不造芯片也不做 APP,干的是最 “接地气” 的行当 —— 把一滴石油变成一件衣服。

要知道这 8177 亿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 8 个小米加起来的营收,每天净赚 1.1 亿,旗下 17 万员工的饭碗都靠它撑着。网友们戏称:“华为是舞台中央的明星,恒力就是后台扛音响的工程师,平时不起眼,没它全场都得静音。”

谁能想到,这个千亿商业帝国的起点,是一对底层夫妻凑钱盘下的倒闭小厂。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恒力的故事得从 1971 年出生的陈建华说起。在江苏农村长大的他,连几块钱学费都交不起,13 岁就辍学扛着锄头进了工地,搬砖拌水泥一干就是四年。后来一场意外摔伤腰椎,才不得不离开工地另谋生路。

没有手艺没有背景,陈建华只能骑着破自行车走村串户收蚕丝,再蹬几十里路卖给丝织厂。夏天太阳晒得脱皮,冬天寒风灌进衣领,他硬是靠这股拼劲攒下了第一笔积蓄。也就是在跑销路时,他认识了在纺织厂当会计的范红卫 —— 后来成为他妻子和事业搭档的女人。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1994 年,23 岁的陈建华听说镇上有家织造厂破产待售,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掏出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凑凑够 369 万,把这个烂摊子盘了下来,改名 “吴江化纤织造厂”。范红卫也辞掉铁饭碗,揣着会计账本一头扎进了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接手时的场景至今让人唏嘘:员工三个月没拿到工资,老掉牙的机器转起来吱呀作响,一半客户早就跑光了。范红卫拿着账本一算,光三角债就压得人喘不过气。夫妻俩连夜商量出对策:范红卫对着员工拍胸脯保证 “一个月内补清欠薪,以后每月 15 号准时发钱”;陈建华则咬牙决定,把钱都砸进新设备,换成当时最先进的无梭喷水织机。

这步险棋没白走。新机器一上手,生产效率直接翻了三倍,布料质量也稳了,跑掉的客户全回来了。到 1995 年底,工厂盈利就突破 1000 万,第二年直接飙到 2700 万,彻底活了过来。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在纺织行业站稳脚跟后,陈建华夫妇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发现一个扎心的现实:当时中国纺织企业只能做下游加工,高端原料全靠进口,外企说涨价就涨价,根本没有话语权。

“必须打通全产业链,不能被人卡脖子!”2002 年,恒力集团正式成立,夫妻俩定下了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的目标。这一决定,开启了他们三次 “赌命式” 的扩张。

第一次是 2005 年,恒力第一条石化线投产,终于能自己生产化纤原料了。可没过几年又遇到新难题:连接石化和化纤的关键原料 PTA,国内对外依存度高达 51%,想买都得看别人脸色。

2010 年,陈建华带着团队直奔大连长兴岛,要在这里建石化产业园。当时的长兴岛荒无人烟,“没有电没有水,手机连信号都没有,只有一座山、一片海、一条小路”。陈建华干脆把家安在工地,和工人一起吃盒饭、睡板房,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一待就是四年。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这份苦没白吃。2017 年,全球最大的 PTA 工厂在恒力建成;2020 年,“一滴油到一匹布” 的全产业链闭环彻底打通,从原油到成衣全是自己生产,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 “逆流而上” 的勇气。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别人都在裁员收缩,陈建华却低价收购了一批倒闭的生产线;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他又趁机买下大批设备,还在宿迁建了新工业园。后来行业复苏,恒力靠着提前布局的产能,直接冲到了全球行业顶端。

陈建华有个著名的 “猫蛇论”:“猫过冬时缩在洞里,眼睛还盯着外面的机会;蛇一冬眠就啥也不管了。企业要学猫,不能学蛇。” 这话成了恒力发展的密码。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在这个人人想赚快钱的时代,恒力的 “笨办法” 显得格外珍贵。从创业到现在,陈建华夫妇始终守着三条规矩:不炒股、不炒房、不搞 P2P,所有心思都扑在实体制造上。

大连长兴岛的恒力基地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里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得惊人,几条生产线下来,工人也就那么几个。但就是这个工厂,不仅养活了基地里的工人,还带火了周边的生意。

当地人说,恒力没来之前,长兴岛冷清得很。现在不一样了,饭店门口天天排长队,物流车来来往往,连入职体检都要排队。围绕着恒力,餐馆、维修、住宿这些配套产业全起来了,直接多了上万个工作岗位。

在恒力的 17 万员工里,有不少是跟着企业十几年的老员工。从学徒干到技术骨干,靠着工资买房买车、安家落户的大有人在。有老员工说:“老板从不拖欠工资,跟着这样的企业干,心里踏实。”

如今的陈建华和范红卫,身家早已过千亿,范红卫还两度当上中国女首富。但夫妻俩依旧低调得很,陈建华自称 “走到工厂就是车间主任,走到工地就是包工头”,和员工一起吃盒饭是常有的事。

更让人意外的是,2022 年他们又跨界盯上了造船业,买下闲置十年的造船厂。没人下单就自己先造两艘油轮,买不到发动机就自己研发。现在恒力重工的订单已经排到了 2029 年,累计开工船舶超过 70 艘,要冲刺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现在再看恒力超越华为登顶民企第一的新闻,也就不奇怪了。没有风口上的投机,没有资本的炒作,靠的就是三十年来 “死磕” 实体的韧劲。

华为值得尊敬,腾讯阿里也很厉害,但恒力这样的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它告诉我们:中国不需要那么多“颠覆者”,更需要踏实干活的“建设者”。

而每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人,都值得一句敬意,你们搬过的砖,终将垒成时代的高楼。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