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击败欧美巨头 南沙“深海骑士”改写全球海洋科技版图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5日 09:45 0 aa
击败欧美巨头 南沙“深海骑士”改写全球海洋科技版图

由于深海环境的极端特殊性,人类难以亲自上阵进行作业,这使得机器人成为深海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刘伟 摄

击败欧美巨头 南沙“深海骑士”改写全球海洋科技版图

深海智人创始人、CEO马亦鸣。受访者供图

采写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吴文伟

浩瀚的深海之下,涌动着人类探索深蓝的梦,吸引着各方竞逐。

在这其中,有一群来自南沙的“深海骑士”正以技术为笔,在世界版图上书写下属于国产深海机器人的创新坐标。马亦鸣,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海智人”)的创始人、CEO,正是这群人中的领航者。

2025年夏天,他和团队打造的Phoenix 600(凤凰座600)深海机器人,从欧美巨头手中拿下阿联酋订单,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而这一切,只是马亦鸣与深海“较量”的开始。他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让深海机器人赛道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三天飞迪拜、千页方案攻坚

“零瑕疵”方案打动中东客户

时间回到今年6月。

马亦鸣和他所带领的深海智人团队,击败英国、荷兰等国的行业巨头,成功斩获阿联酋电信集团旗下海底光缆承包商的订单。这是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实现商业化出口,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在全球海洋科技赛道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当最终合同签订的那一刻,办公室里爆发了欢呼声。大家击掌相拥,甚至有人红了眼眶。”马亦鸣表示,这不仅是产品的胜利,更是中国高端制造“技术+效率+服务”三维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据悉,本次装备招标吸引了多家世界领先的深海机器人制造商参与竞争。想要从中突围并非易事,背后是一场与时间、专业的赛跑。

“当客户第一次听到‘深海智人’这个名字时,他们眼中写满了疑问。”回忆起对接阿联酋客户的场景,马亦鸣坦言,“信任”是横亘在企业出海之路上的一大挑战,毕竟此前中国深海机器人从未进入过中东主流市场,“我们当即决定,用诚意和专业说话。”

于是,马亦鸣在三天内组建技术团队直飞迪拜,带着自主研发的产品、项目案例视频,当面为客户演示。“当时客户首先发来了LOI(预中标通知函),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但马亦鸣和团队成员并没有松懈,而是立即投入紧张的细节沟通,并在一周内组织编制了上千页的技术方案、产品说明、报价文件等投标材料。其中,“每一个条款、每项技术参数,我们都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了解到,深海智人此次参与投标的深海机器人命名为Phoenix 600(凤凰座600),寓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代表着重生和希望,其中的每一行代码、每一颗螺丝都源自中国团队的自主研发,是整套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系统,最大下潜深度3000米。

“3000米是一个商业级最深海域,再深一些比如说4000米、5000米、6000米都是科考级,所以这也是目前全球深度最大的商业机器人。”马亦鸣进一步解释道:“它铺设的不是电缆,而是光缆,相当于在深海里用机器人执着头发丝穿针引线,这对机器人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最终,凭借这座“深海凤凰”技术全自主、服务零时差、价值最优解等核心差异化优势,深海智人以“零瑕疵”的技术方案打动客户,从已经与客户有数次合作经验的竞争对手手中抢过这张订单,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海外耕耘、归国创业

十年沉淀撼动世界“深海版图”

深海智人此次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场马亦鸣持续了十年的技术沉淀与信念积累。从海外耕耘到归国创业,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决策者,马亦鸣在深海机器人赛道一路稳扎稳打、厚积薄发,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力量。

长久以来,深海机器人都是海洋工业领域的技术金字塔,涉及耐压与密封、组合定位导航等十多项关键技术。国内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产学研发展不充分,全球市场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

2015年,马亦鸣被派往英国,来到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整机供应商企业,并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及主导了多个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端海洋机器人项目,接触到了海洋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标准体系,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内与国外在该领域存在的差距。

正是这样的差距,让他认识到,在国内加快发展海洋机器人的紧迫性。

2021年,马亦鸣选择来到广州南沙,创立了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他表示:“选择南沙是看中这里‘政策+生态’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坐拥大湾区核心区位,让企业能快速链接全球资源。另一方面,从企业初创时的资金、场地,到后续的人才引进、研发补贴,南沙政策上真金白银的支持,以及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也加速了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进程,成为企业壮大发展的底气。

2023年,深海智人三位核心初创成员在南沙聚齐,立足深海工作级水下机器人、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海洋通用型机器人三条产品线,开始正式推动深海智人的业务。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马亦鸣和创始成员依靠专业的技术功底和广阔的行业视野,组建带领团队克服十几项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

●2024年2月,成功研制亚洲最大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

●2024年5月,助力中国海上风电建设第一次用上高等级的管缆埋设机器人;

●2024年8月,代表中国民企首次向国内市场成功出售海底管缆埋设智能装备;

●2024年11月,实现中国首次向海外批量化出口深海机器人核心系统和零部件;

●2025年6月25日,实现中国历史上首次向海外商业化出口国产深海机器人……

擦亮名片、锚定规则

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如今,深海智人已成为深海科技领域,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张亮眼名片,业务覆盖国际油气承包商、海光缆通信承包商、风电承包商三大主流领域,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在马亦鸣的未来蓝图中,将坚守“深海+智人”的初衷,持续发力海洋无人系统技术开发迭代,成立创新研发团队,重点攻关制约海洋探索开发的三大难题:通信、能源和无人自主,朝着引领海洋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将“中国智造”输送至全球的同时,马亦鸣更将目标瞄准了通过“中国智造”重新定义深海机器人行业的国际标准。

目前,由深海智人牵头编制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设计规范》更被阿联酋纳入国家级海工装备采购标准,试图在被欧美企业占据话语权的深海机器人产品研制标准行业体系中撕开豁口,实现从“卖设备”到“输出中国技术规则”的跃升。“我们不仅要将产品推向全球,更要以‘更快、更优、更经济’的解决方案重塑行业标准,让深海机器人赛道听到更多中国声音。”马亦鸣说。

珠江口畔,浪潮涌动。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海而兴的历史机遇一览无遗。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拥有发展海洋产业的广阔腹地。面对已然开启的万亿深海赛道,马亦鸣将继续自己的深海梦想,携深海智人持续助力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在这场“深海盛宴”中扮演重要角色。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