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超10000米!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探井钻至5.4亿年前地层

AI科技 2025年10月15日 12:19 0 aa

超10000米!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探井钻至5.4亿年前地层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陈旻翔 黄潇

10月15日9时16分,广元剑阁,随着金刚石钻头成功切入地下岩层,一项向地心探索的壮举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万米。

摄影 黄文俊

这一全球地质条件最复杂、钻井难度最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踏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摄影 黄文俊

深地川科1井于2023年7月正式开钻,作为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其肩负探索地球科学认知盲区、锻造深地大国重器、打造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等重大使命。

深地川科1井有7项工程指标的难度为世界第一,这使其成为全球钻井难度最高的特深井。从地质认识看,该井所处区域7000米以下即进入未知地层,就像蒙上眼睛“盲打”;对工程技术来说,井下超过200℃的高温让金属钻具像面条一样柔软,每打1米都很艰难;在油气勘探方面,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高温高压难以成藏,是油气勘探的禁区。

面对超深、超大井眼尺寸、超高温度、超高压力等“七超”挑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集结工程技术精锐力量,迭代升级特深层钻井技术,攻克高效破岩、钻具安全、井控安全等世界级难题。

摄影 黄文俊

聚焦深地钻完井全链条技术攻关,中国石油设立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形成覆盖全流程的10大技术系列。项目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成功研制15000米智能钻机、随钻测量仪器、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等10余项技术利器,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深地工程钻完井技术图谱,显著提升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竞争力。

迈向万米深地的过程中,深地川科1井已取得两个重大油气发现——在川西北地区龙王庙组发现厚层滩相白云岩储层,在灯影组发现超深层台缘带优质白云岩储层,拓展了四川盆地新的规模增储阵地,揭示该区域广阔的勘探前景。

“实施万米深地探索工程,是比肩探月工程的‘国之重器’,事关国家科技和资源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这样评价。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表示,取得万米突破后,下一步深地川科1井将继续向10520米的设计井深钻进,力争形成自主可控的万米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推动高端装备国产化,打造国际领军人才和一流技术服务队伍。

新闻多一点

万米深地闯“禁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