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中国新芯片算力超英伟达千倍!北大突破世纪难题,算力封锁要破了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6日 03:07 1 aa

#10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的一项突破,让半导体行业震动。据报道,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研究员团队联合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模拟矩阵计算芯片,它在精度上能和数字计算媲美,算力更是比当前顶级数字处理器提升百倍至千倍。相关论文 10 月 13 日刊发在《自然・电子学》期刊,这份国际顶尖期刊的认可,说明这项成果已经站在了全球技术前沿。

要懂这个突破的价值,得先看清当下的算力困境和美国的封锁逻辑。现在 AI 大模型训练、6G 通信信号处理,都要解复杂的矩阵方程,而全球高端算力基本被美国英伟达垄断。英伟达的 GPU 靠先进制程堆性能,确实能满足高端需求,但有两个绕不开的问题:一是速度和能耗的瓶颈,数据在存储和计算间来回传输,浪费大量资源;二是美国把它当成封锁工具,不断限制对华出口高性能型号,从 A100 到 H100,层层加码,就是想卡住中国 AI 和高端制造的算力脖子。


中国新芯片算力超英伟达千倍!北大突破世纪难题,算力封锁要破了

其实早年间模拟计算曾是主流,它直接用物理定律做并行运算,天生速度快、耗电少。但它精度太低,处理复杂任务时误差大,还没法扩大规模,后来就被数字计算取代了。如何让模拟计算既准又能处理大任务,成了全球科学界的世纪难题,美国、欧洲的顶尖实验室都试过,始终没找到破解之道。

北大团队走了条融合创新的路,没在传统数字芯片的制程上跟跑。他们把新型信息器件、自己设计的电路和经典算法结合,造了个基于阻变存储器阵列的全模拟矩阵方程求解器。简单说就是先快速算出近似答案,再用特殊方法反复细化,还发明了块矩阵计算法,让多个芯片协同解决大问题,既提了精度又破了规模限制。

拿它和英伟达最顶级的 GPU 比,差距一下就显出来了。精度上,这款芯片能实现 24 位定点精度的矩阵求逆,16×16 矩阵经过 10 次迭代,误差低到几乎可以忽略,这已经追上了数字计算的水平,而过去的模拟芯片根本做不到这么准。

性能上更惊人,求解 32×32 矩阵时,算力已经超过高端 GPU 的单核;问题变成 128×128 矩阵,吞吐量直接是顶级数字处理器的 1000 倍以上,英伟达 GPU 干一天的活,它一分钟就能做完。更关键的是能耗,相同精度下,它的能效比传统处理器高 100 倍,要知道一个大型数据中心一年的电费就得上亿,这能省下的成本难以想象。

团队还做了实际应用测试,把它用到 6G 关键技术 “大规模 MIMO 信号检测” 上,仅用 3 次迭代,恢复的图像就和原始图像高度一致,误差率和 32 位数字计算效果一样,这意味着它能胜任未来通信里的实时信号处理需求。

消息一出,有人直接点出和英伟达的对比:“之前抢英伟达 GPU 抢破头,现在咱们自己的芯片一分钟顶人一天,谁还愿意看美国脸色?” 有人算得很实际:“数据中心电费是笔大开销,能效超百倍,一年能省多少钱啊。” 更多人想到了封锁的事:“美国总想着卡算力脖子,这下咱们换了条道,他们的限制没用了,太提气了。” 还有行业从业者留言:“要是能用到 AI 训练上,以前要几个月的模型训练,说不定几天就能完成。”

这个突破不只是造了一款芯片,更是跳出了美国设定的赛道。美国一直想通过垄断先进制程和高端 GPU,把中国锁在数字计算的框架里,而北大团队让被视作 “老旧技术” 的模拟计算重新焕发生机,直接开辟了新战场。

当前全球都在抢 AI 和 6G 的先机,算力是核心竞争力,这款芯片刚好能补得上这两个领域的算力缺口,而且它的制造不依赖最顶尖的光刻机,避开了美国在制程上的封锁,从根源上减少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从更大背景看,这个成果正是对美国芯片封锁的有力回应。之前美国限制英伟达高端 GPU 出口,想遏制中国 AI 发展,但中国没有被动跟着抢芯片,而是直接研发出全新架构的计算芯片。这种 “换道超车” 比在同一条赛道上追赶更有力量 —— 美国封锁的是数字计算的高端产能,而中国直接在模拟计算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了新的算力优势。这说明封锁反而倒逼了创新,中国在芯片领域不再是追随者,而是开始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孙仲团队也透露,目前正在推进技术产业化,要尽快把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

现在大家最期待的就是这款芯片早日落地。一旦实现量产,不仅能缓解 AI、6G 发展的算力瓶颈,还能让数据中心更节能,更重要的是,它会彻底打破美国在高端算力领域的垄断。这不止是一款芯片的突破,更是中国算力产业摆脱美国控制、走出自己道路的证明。在全球算力竞争的赛道上,这样的创新,才是最硬的底气。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