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AI科技 2025年10月18日 19:22 0 admin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前言

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堪比科技圈“流量明星”,优必选Walker S2能组团干活,宇树机器人靠秧歌上热搜,连“赛博醒狮”都能耍起来。

为啥大家这么迷它?说白了,谁小时候没幻想过拥有“大白”啊!

官方还说这货可能是继手机、新能源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听着就特唬人。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但别被表象骗了!这玩意儿纯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北京亦庄那场机器人马拉松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有的跑着跑着头掉了还接着冲,有的摇摇晃晃得人扶,活像“老奶奶过马路”。

业内大佬都实诚:现在技术还不够格,想进家门?再等5到10年吧。

其实具身智能圈早就分了 “门派”:机械臂是“工厂老黄牛”(精度高但不灵活),机器狗是“野外探险家”(能爬坡但扛不动货),轮式机器人是“仓库打工人”(稳是稳就是怕台阶)。

只有人形机器人想当“全能选手”,可惜目前还在“新手村”练级。​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真正的狠角色:在地下管网里 “搞事业”​

比起舞台上耍帅的人形机器人,有群“隐形玩家”早就闷声发大财了,比如深圳有家叫博铭维的公司,专做地下管网的“体检机器人”,听着土气但超实用。​

你想啊,城市地下管网跟人体血管似的,堵了漏了就得挖路修,暴雨天还能引发内涝。

以前全靠人工下井,又危险又辛苦,师傅们平均年龄还大,简直是“高危夕阳产业”,现在这机器人一上,直接钻进管道里查毛病,欧洲品牌卖100万,它只要20万,性价比拉满。

截至2025年8月,这货都卖到15个国家了,服务4000多家客户,这才是具身智能的“人间真实”。​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投资人早看透了:人形机器人是“to C的浪漫”,而工业、特种领域的智能化才是“to B的饭碗”。

毕竟企业老板只认 “实用、便宜、靠谱”,花里胡哨的没用。​

传统巨头 vs 创业新贵​

现在的具身智能圈跟新能源车当年一模一样,分成了“传统派”和“新势力”。

互联网大厂(阿里、腾讯这些)带着AI技术进场,想搭生态;车企(比亚迪、特斯拉)更鸡贼,新能源车供应链70%-80%能复用,智能驾驶技术还能直接照搬,简直是“自带装备参赛”。​

但别以为有家底就能躺赢!投资人早就敲黑板了:拼到最后还是看“大脑”(AI算法),光会造个机器人壳子没用。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更搞笑的是,有些公司明明只懂点组装,却打着“具身智能”旗号要高估值,纯属“挂羊头卖狗肉”。​

这里必须给股民提个醒:有些上市公司蹭热度纯粹为了拉股价,让大股东套现,碰到这种情况可得擦亮眼睛,别把“概念炒作”当成“技术突破”,不然可能重蹈众泰汽车的覆辙。​

结语

说白了,具身智能这事儿就像 “打怪升级”:人形机器人是终极大BOSS,现在还打不动;而特种机器人、工业智能设备才是能刷经验、捡装备的小怪。

政策给钱、资本进场是好事,但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让机器人“脑子”更灵、“手脚”更稳,而不是光搞些上热搜的花活。​

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超酷?但业内却说技术还不够格,起码等10年!

毕竟能帮城市通管道、帮工厂干重活的机器人,可比只会跳舞的“赛博偶像”靠谱多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