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从10月15日就拉开序幕。如今刚过一个星期,有网友吐槽,自己已经开始退款。尾款人原本打算付完尾款就坐等收货,结果一看尾款金额瞬间不淡定:...
2025-10-22 0
今年的双十一,从10月15日就拉开序幕。如今刚过一个星期,有网友吐槽,自己已经开始退款。尾款人原本打算付完尾款就坐等收货,结果一看尾款金额瞬间不淡定:怎么和之前看到的预估价不一样?
网友吐槽付尾款时发现价格不一样
10月21日,有网友在网上吐槽:“从来没见过尾款钱还变的,直播间券也领了,9折也选了,事实就是涨价了。”这位网友原本准备购买一款预售的欧莱雅面膜,支付定金50元后显示尾款为248.89元。后来却发现尾款变成了282.1元。因为尾款价格出现变化,网友没有支付,退款后,发现买两箱价格较为便宜,便重新下单。
被变动的尾款绕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网友晒图表示,自己原本准备购买芭比波朗的粉饼,原本页面显示券后为340.43元,到了支付时就变成了378.16元。
还有网友吐槽,达人直播间宣传的价格跟自己付款的价格相差太大。这位网友分享,在直播间里,主播把面霜和精华的价格特意打印出来,扣除品类券、消费券、购物金等一系列优惠后,精华的“预免定估极致到手价”为250元,面霜为243元。
但消费者购买的达人专享预售款,精华价格为279.53元,精华价格为287.17元。
消费者对于价格落差的不满情绪,有不少又是被主播承受。有主播表示:“直播时不敢说预估价,说了消费者后续有落差会投诉,不说又会被网友吐槽不专业。”
还有消费者表示,双十一大促期间,同一商品出现价格变化。长沙市民王女士于10月20日当晚活动开启后在淘宝购买了3袋咖啡。10月22日,商品已经发货。她再次查看同样的商品,发现价格出现了轻微浮动:“有一家店,我20日买的时候价格是74.43元,现在变成了72.94元,完全不明白是为什么。不过价格相差不大,也就没有退了。”
付定金购买预售款,发现还不如现货便宜
由于商家往往有前几百名付款加赠礼品的活动,以及消费者担心后续没货,往往选择早点付完尾款,付完尾款却发现,现货更便宜。
10月21日,有网友吐槽,自己蹲守直播间抢了100元左右红包,也凑好了单,抢时间8点下单后,仔细一看,9折券没用上,直播间优惠也没用上,但若是重新下单就没有赠品和返红包。“所有东西用了九折券和红包买完,再点链接进去,发现还不如直接买现货,甚至有的现货更便宜。”
还有网友发现,自己一顿操作付了定金购买直播间里的预售商品,结果去旗舰店一看,现货价格差不多:“定金了半天,结果可以直接买。”甚至一些商品的预售价格比现货价格更贵,定金付了个寂寞。“不知道定金有什么意义。”
比如,有网友分享了一款粉饼,预售价格为优惠后370元,而购买现货,价格只需要350元。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准备购买的毛呢外套,预售价格为755.1元,而现货价格为714元。
客服回应:
合并下单优惠分摊,价格会变化
对于尾款价格出现变动,记者咨询淘宝客服,客服告诉记者:“购物车和商品详情页面展示的价格,是抵扣该商品当下可用的官方立减、店铺优惠、品类购物券、红包(含消费券)、淘金币等资产后的价格。若优惠已使用或到期,或合并下单优惠分摊,价格会变化。”随后还给记者发来计算公式。
也就是说,消费者一开始看到的价格,是所有的优惠叠加后,系统自动显示的最优价格。但后续若是多个商品合并下单,优惠就会分摊到每一个商品上,导致价格出现变化。此外,有的优惠券只能使用一次,但在付款前,每个商品的预估价都会将优惠券算进去。于是,到了真正付款时,往往突破消费者的预期,降低体验感。
为何有的预售商品比现货还贵?记者将网友们的吐槽截图发给客服,客服表示会进行核实:“平台会对活动商品价格保持监督,若发现商家存在大促涨价问题,平台将对商家采取警告、扣分等相应处罚措施。”
尾款价格变化不定,由消费者寄希望于价保政策,但记者咨询客服后得知,因红包(含消费券)、限量发放的购物(品类)券、限时补贴、百亿补贴券、政府补贴、以旧换新、天猫积分、淘金币抵扣、秒杀等带来的价格下降不在价保范围内。“若您发现现在下单更便宜,可以重新购买。”客服表示。
律师:
存在诱导之嫌,且可能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平台以每个商品都能享受优惠的“最理想”价格作为预估价,消费者在实际付款时发现有落差。对此,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易旭告诉记者:“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的诱导之嫌,且可能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易旭表示,根据《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标示预估价格的,应当公开预估价格的构成,充分提示预估价格与最终结算价格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显示的预估价格有支付方式等限制条件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前向消费者清晰提示。“如果平台没有充分履行上述提示义务,而是以最优价格作为预估价,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该价格的形成条件以及可能因优惠分摊、优惠使用限制等因素导致实际价格变化,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具有诱导消费者下单的嫌疑。”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可能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易旭表示,消费者基于平台展示的预估价形成了对商品价格的合理预期,并据此作出购买决策,而实际付款时价格的落差会使消费者的预期落空,影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体验。如果平台的这种行为符合《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中所列举的价格欺诈情形,如以低价诱骗消费者,以高价进行结算等,那么还可能构成价格欺诈,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 | 潇湘晨报
相关文章
今年的双十一,从10月15日就拉开序幕。如今刚过一个星期,有网友吐槽,自己已经开始退款。尾款人原本打算付完尾款就坐等收货,结果一看尾款金额瞬间不淡定:...
2025-10-22 0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刘洋 韩辉 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于近日落幕,北京千展新世代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AI- Reharobo智...
2025-10-22 0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入门垃圾佬省流看图,现价格为京东自营显示价格,其中三星和魅族找不到自营了,只能用三方店价格...
2025-10-22 0
在我们的星球上,有一种几乎取之不竭的能量源。它比风和太阳更可预测,能量密度远超前者,却藏在深海,像一头远古巨兽,等待着被唤醒。它,就是潮流能。今天,在...
2025-10-22 0
10月22日,在2025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来临之际,一场以“鲟迹长江 渝见自然”为主题的长江鲟标记放流暨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宣传活动在江津区米邦...
2025-10-22 0
折叠屏iPhone的到来以及未来低价版机型的推出,意味着苹果将逐步扩充产品阵容,显示出这家科技巨头为全球多元化用户群体提供多样化手机的战略调整。不过,...
2025-10-22 0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网友 @levijohnson1 昨日(10 月 21 日)在 Reddit 社区发帖,反馈在佩戴苹果官方透明手机壳...
2025-10-22 0
巅峰时期全国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营收更是在2020年创下930亿元的辉煌成绩。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却深陷泥潭,截至2025年...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