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咬定目标不放松 全力以赴向前冲|双线冲刺 破局前行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2日 13:55 0 aa
咬定目标不放松 全力以赴向前冲|双线冲刺 破局前行

9月6日,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安全壳顶封头进行吊装作业。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金秋时节,海阳大地热潮涌动,两大主导产业建设现场正呈现着“冲刺进行时”,科技与实干碰撞出的强劲脉冲,推动着海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主导产业

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时间回到上月初。9月6日13时5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顶封头模块吊装就位。顶封头是反应堆厂房的最后一个模块,作为“收官之作”,这意味着核岛主要设备和模块基本引入完毕,反应堆厂房雏形已现,核岛施工由土建转入安装阶段。至此,海阳核电二期工程项目里程碑节点过半。项目建成以后,海阳核电一期、二期共4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400亿度,能够满足全省一半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自称“太空快递公司”的东方空间最近又有大动作。一年前刚启用的固体运载火箭总装集成测试中心(AIT)厂房内,一场科技与梦想交织的盛会火热开启。

记者“全副武装”走进厂房时,机械运转声与工程师的交流声交织,装配工程师们全神贯注,围绕“引力一号”火箭展开精密组装。他们眼神坚定、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将各类零部件严丝合缝地拼接。

作为“引力一号”及后续型谱火箭的核心生产枢纽,该中心集总装集成、系统测试、批量生产于一体,逐步完善商业航天产业链,标志着东方空间进入批量化、产业化的新时代,更将推动“引力”系列运载火箭的规模化应用,为中国航天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场景,是海阳在清洁能源和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领域奋力拼搏、加速发展的生动注脚。从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到清洁能源的“核电攻坚”,眼下的海阳正以两大主导产业为引擎,释放强劲发展动能,海阳核电、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山东半岛南3号、4号、V场址3个海上风电项目平稳运营。东方航天港园区内,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条订单不断,这些建设周期长、需求规模大的项目,不仅筑牢海阳产业根基,更带动了核电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及海工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联动效应持续凸显。

“2+4”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核心引擎

由点及面,串珠成链。清洁能源与航空航天“双轮驱动”,构成了海阳新兴产业的核心骨架。

“海阳核电1、2号机组平稳商运6年,总发电量突破千亿度。于2022年开工的3、4号机组将于2027年建成并网;已投用的3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110万千瓦,年发电约29亿度,年产值约15亿元。半岛南5号6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纳入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预计今年底开工建设;华能三期7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HG34一期6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计划明年开工建设。”这是记者从海阳市清洁能源产业服务中心拿到的一组最新数据,作为海阳的主导产业,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48万千瓦,约占烟台1/3,居全省县域首位;年发电量约240亿度。

近年来,海阳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围绕清洁能源、航空航天2大主导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毛衫针织、食品加工4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2+4”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依托丁字湾东部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西部的核工业蒸汽产业园,聚力打造“核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和核能综合利用典范。

经过多年的布局发展,海阳市清洁能源产业链条涵盖“核风光氢储”五大领域。荣获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省低碳城市示范创建、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多个试点资格,新能源产业纳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荒芜滩涂上横空崛起国内唯一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作为我国海上航天发射领域的先行者,仅用6年时间实现了固体火箭生产、测试、发射一体化,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独立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的国家。

这其中,海阳背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如今,他们将目光聚焦到液体火箭海上发射。9月份天龙三号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在东方航天港海上试车成功,东方航天港正在全力打造液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填补我国液体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71个重点项目

撑起3270亿发展蓝图

将工业经济置于发展核心位置,以“头号工程”的战略定位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海阳市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全市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达71个,总投资规模突破3270亿元,1—8月完成投资246.26亿元,投资完成率78.38%,位居烟台市第三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海阳市上下一心、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工业经济“挑大梁、当主角”,海阳市锚定项目建设“主抓手”,建立健全从项目谋划、落地到建设的全链条推进机制,成立专项服务专班,针对71个重点项目制定“一项目一方案”,精准破解土地供应、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关键难题,为项目快速推进扫清障碍。

从清洁能源领域的核电项目集群,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的链条式布局,再到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71个重点项目覆盖工业经济多个关键赛道,不仅凸显了海阳聚焦工业、强攻产业的决心,更构建起多元支撑、多点发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将进一步壮大海阳工业经济体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产业强市”注入持久动能。

接下来,海阳市将以攻坚姿态啃硬骨头、破发展局,持续把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抓牢抓实,以71个重点项目为牵引,强化统筹协调与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让3270亿元的投资蓝图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海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引擎。(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徐盛世)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