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强国青年科学家”评选中,同济大学三位教授脱颖而出,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展现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硬核实力。近日,2025年“强国青...
2025-10-23 0
据10月21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安徽铜陵一女子利用AI技术生成“流浪汉闯入家中”的逼真图片发送给丈夫,导致丈夫信以为真并报警,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这场由技术工具编织的荒诞剧,最终以民警深夜出警、现场核实情况,确认是虚惊一场的闹剧收场。那些曾经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虚假信息生产,如今已成为随手可得的“情感测试工具”。安徽女子用AI整蛊丈夫的案例,不过是冰山一角——从伪造地震灾情到制作假寻人启事,从虚假摆拍到深度伪造,技术滥用正在以更隐蔽、更危险的方式透支着信任。
这种信任透支的代价,远非一句“玩笑”所能概括。上述事件中,民警深夜出警的公共资源浪费,只是显性成本,更值得警惕的是,当虚假信息与真实警情在公众认知中边界模糊,社会应急机制的灵敏度或将受损。试想,若下一次真有危险发生,人们是否会因“整蛊后遗症”而迟疑?这种信任损耗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可能让更多无辜群体为个别技术狂欢买单。
法律利剑已出鞘,但惩戒力度仍需加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旦被警方认定为报假警,可处5~10日拘留及500元罚款,而相较于其社会危害性,如此违法代价显然难以产生足够痛感和威慑。当整蛊行为从个人恶作剧演变为技术性造谣,相关法律认定标准亟待进一步细化。
数字“狼来了”的闹剧,也提醒我们警惕技术伦理的缺位。AI生成工具的本意是服务与创新,但若使用者将其异化为“情感测试仪”“信任粉碎机”,则滑向了技术伦理的集体失范。
破解困局,需构建“技术-法律-伦理”的三维防护网。技术层面,平台应建立AI内容溯源机制,给数字信息打上“可信标签”;法律层面,需明确“技术性造谣”的认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伦理层面,则要推动负责任创新的行业共识,引导技术开发者与使用者共同承担道德责任。眼下,相关部门将AI生成谣言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就鲜明传递出技术发展须守住边界的信号。
AI整蛊闹剧或许只是技术创新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提醒我们:当技术赋予我们“造梦”的能力时,更需守护求真的初心——这不仅是法律命题,更是文明的底线。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在2025年“强国青年科学家”评选中,同济大学三位教授脱颖而出,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展现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硬核实力。近日,2025年“强国青...
2025-10-23 0
秋冬时节吃什么?江南的大闸蟹腹满膏腴,自然是“秋日宴”的重头戏;可以吸着吃的果冻橙挂满川南枝头,成为打工人补充维C的上佳之选;乌兰察布的玉米吸足旱地养...
2025-10-23 0
据10月21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安徽铜陵一女子利用AI技术生成“流浪汉闯入家中”的逼真图片发送给丈夫,导致丈夫信以为真并报警,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2025-10-23 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Alphabet旗下谷歌宣布,该公司“Willow”量子计算芯片运行的一种算法可在类似平台上重复运行,并且性能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谷...
2025-10-23 0
10月17日,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内,基于全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芯片的智能装备研究团队技术负责人陈杰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技术...
2025-10-23 0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本周人形机器人指数明显回调,主要受整体市场风险偏好及验厂推迟传言等因素影响。特斯拉Optimus产业化加速,F...
2025-10-23 0
2025年10月,乌克兰扎波罗热闪过几道流星,全球知名企业,乌克兰核心资产马达西奇公司厂区短短几分钟之内,曾经引以为傲的发动机生产线被夷为平地。这一击...
2025-10-23 0
来源:中国网 成都书声科技有限公司(叫叫)10月21日宣布,首届“火”鸡节主题活动已在叫叫App内正式上线。活动将持续至11月14日,用户只需21天不...
2025-10-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