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安顺航空产业不断刷新朋友圈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8日 16:06 0 aa

走进贵州翼晟航空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控机床精准加工着飞机结构件,金属碎屑随冷却液缓缓淌下。

“按需求方的要求,这批产品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该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赵鹏戴着护目镜,俯身检查刚下线的零部件精度后,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满是干劲:“搬到园区后,产能比以前在民房里翻了一倍多。”

安顺航空产业不断刷新朋友圈

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

这个今年6月才入驻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当地航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而促成这桩“姻缘”的“红娘”,正是园区里的“老住户”——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我们在民房里租场地生产,设备摆不开,客户来考察都觉得不正规。”赵鹏回忆起搬迁前的窘境,仍唏嘘不已,他告诉记者,在一次与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熠景航空”)的业务对接中,他无意间吐露了扩大规模的难处,随即便收到了对方发出的邀请,并带着他们走遍了产业园的标准厂房、检测中心和物流区。

安顺航空产业不断刷新朋友圈

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一角。

“在熠景航空的引荐下,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给我们算了笔账:园区房租比民房低30%,政府部门不仅有优惠政策,还帮我们对接了多种类配套订单。”赵鹏说,他当即决定搬迁。如今,该公司不仅顺利投产,还与安顺多家航空企业在工装制造、特种工艺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熠景航空的“红娘故事”,是偶然事件中的必然结果。2023年10月通过招商引资入驻的熠景航空,不仅享受到园区完善配套,更是被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打动,此后便主动当起了牵线人,先后协助引进了贵州翼晟航空机械有限公司与西安亚太菁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和同行合作时,只要对方想找合适的发展平台,我们就会讲讲安顺的优势。”熠景航空生产部负责人王兴华坦言,安顺得天独厚的航空产业基础、上下游配套空缺带来的发展空间,以及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资金及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同时还能够和中航工业旗下企业建立合作,这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机会,都是实打实的吸引力。

安顺航空产业不断刷新朋友圈

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足马力生产的设备。

“‘以商招商’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安顺经开区管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潘勇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更懂上下游需求,推荐的企业能快速融入产业链。通过这种模式,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的招商成本降低40%以上,引进企业的投产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如今,随着贵州风雷航空军械、安顺天成航空设备等老牌企业陆续将生产线迁移至该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悄然形成。

这些招商故事的背后,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支撑。2022年,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省政府迅速批复《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从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全面保障产业发展。安顺市顺势而为,建立产业城指挥部办公室指挥体系,预留2万余亩工业用地,出台21条人才政策,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

政策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在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铝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满负荷运转,2024年产出规模达1亿元;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的三条高端生产线建设正酣,预计明年9月全面投产……

“‘十四五’以来,我们已引进航空类项目90个、总投资173亿元,开工重大项目171个、总投资378亿元。”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恒斌给出的成绩单振奋人心。今年以来,安顺市航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安顺将深化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航空头部企业的对接合作,围绕做强航空产业生态、完善航空产业链条、抓好航空产业招商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图/文 杨曦)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