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16位院士齐聚蓉城 发布系列权威报告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AI科技 2025年10月30日 21:15 0 admin


16位院士齐聚蓉城 发布系列权威报告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10月30日,以“聚势生物新突破 智汇健康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会期三天。16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1000余位专家学者与50余家知名医药企业代表齐聚蓉城,共同探讨生物科技前沿趋势,谋划全球健康产业未来图景。

大会设置1场开幕式、14场“分会+科技成果路演+研讨会”及2场闭门会,通过主题报告、成果发布、分会论坛、合作签约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全球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动态、核心挑战与发展机遇。大会开幕式上,“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现场揭晓,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列第一方阵。

16位院士1000余位专家学者在蓉汇聚

共话生物技术创新趋势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三位院士围绕创新药物研发作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最新前沿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作“创新药物研发十年战略规划与生物药新时代”主题报告,围绕创新药物的研发态势、生物药新时代的创新浪潮以及未来十年新药研发重大专项战略规划,解读创新药物发展路径与愿景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作“化学药领域研发创新与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对国内外化学药发展态势、创新趋势与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强化原始创新、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深化“技术+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等对策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作“科技创新与中药全产业链开发”主题报告,系统介绍天然药物成分挖掘与中药知识智能化构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平台建设进展,详细讲述全球首个覆盖中药全产业链的大语言模型“本草智库”。

此外,本次大会紧扣全球生物技术浪潮,精心设置14场专业“分会+科技成果路演+研讨会”,议题涵盖AI赋能创新药物研发、基因与细胞治疗、中医药现代化、先进工业生物制造、数智医疗、颠覆性技术与伦理治理、合成生物学、眼科创新、前沿生物医用技术等多个产业最前沿和最具热点的领域。邀请国际知名药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代表深入探讨,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其中,“数智医疗创新分会”将围绕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临床决策、智能健康管理等方向展开深度研讨,展示数智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多位专家将在“Aging×AI衰老机制解析与AI赋能分会”上探讨衰老的分子机制解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衰老研究中的创新应用等前沿议题,并对跨学科融合在攻克衰老相关疾病中的巨大潜力进行展望。“眼科疾病领域精准诊疗分会”则邀请到多位行业专家及代表,共话眼科精准诊疗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新范式。

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则为生物技术成果提供专业展示平台,促进生物医药领域项目推广与深度交流。同时邀请高水平项目团队及创新科研机构参与,助力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发展,推动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产业合作伙伴对接,加速项目落地及商业化进程。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排名出炉

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第一方阵

现场,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2025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2025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诊疗装备》和《2024中医药发展报告》4项权威报告正式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在大会上同步发布,重磅揭晓“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

16位院士齐聚蓉城 发布系列权威报告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从排行榜来看,入选榜单的均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优势城市,比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此外,成都高新区在技术竞争力、合作竞争力等单项指标上也表现突出,彰显了其强劲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能力。

据了解,《报告》全面系统地比较了调研园区数据,从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研发投入等39项二级指标体系对完成问卷调查的112家国家级高新区、80家国家级经开区、15家省级及1个其他园区(总计208个园区)进行各项竞争力排名。

“《报告》所采纳的评价标准也充分折射出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深层综合竞争优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从原始创新策源、技术成果转化到规模化产业集聚的完整创新链条,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加快推动科研、临床、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在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和创新应用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展现出强劲的创新驱动能力与产业支撑力。

达成多项成果对接

成都高新区持续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会议期间,还同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成果签约、合作对接等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创新项目落地成都高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核心亮点之一,“全球新药发现中心”在研讨会上正式揭牌。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中心将依托首批成员单位22个全球领先的高能级药物发现数据库,整合区内超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资源,构建集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成药性评估、BD交易撮合、BD项目管理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16位院士齐聚蓉城 发布系列权威报告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同时,成都先导、佩德生物、盛世君联等企业与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各方职能职责及运营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转化-产业落地”合作体系。

此次参会的还有诸多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军企业的身影。在数智医疗分会上,近期发布了自主研发“AI专家大模型”的成都哈瑞特医疗,将针对AI在心血管疾病康复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分享;衰老机制解析和AI赋能分会中,已推动国内首个治疗法布雷病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进入临床阶段的至善唯新,将系统讲述rAAV基因药物在衰老相关疾病上的研发及进展;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睿健医药则将展示“AI+化学诱导”综合研发平台在衰老重大疾病中的应用,其自主研发的NouvNeu001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II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通用型帕金森细胞治疗产品……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从服务、金融、项目等多维度发力,持续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激活产业创新动能。在服务端,通过建圈强链和“梧桐计划”等举措,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在金融端,构建贯穿“天使—风险—产业”的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有效增强创新链与资金链联动效应;在项目端,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型、平台型和首创型项目接续落地成都高新区并投运,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上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化“立园满园”“建圈强链”等行动部署,聚焦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引擎,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突破,通过持续拓展“梧桐计划”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优化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依托天府国际生物城等专业化特色园区,构建“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空间载体,培育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