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摩:AI的应用率正在增强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9日 19:27 0 admin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11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对人工智能(AI)的采纳正从“讲故事”阶段迈向“见实效”阶段,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获得可量化的财务和运营收益。这一趋势不仅验证了AI的长期价值,也为投资者揭示了新的市场动态。

据追风交易台,报告指出,企业从AI中获得的“可量化”收益正稳步增长。对投资者的核心影响在于:

首先,AI带来的效率提升将支撑企业盈利扩张,预计到2026年,标普500指数的净利润率将因此增加30个基点。

大摩:AI的应用率正在增强

其次,市场领导地位将从少数科技巨头向更广泛的“AI采纳者”扩散,为投资者提供了在科技行业之外捕捉增长的机会。

最后,尽管市场对估值泡沫感到担忧,但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比了当前与1999年科网泡沫时期的差异,论证了当前高估值得以维持的坚实基本面,为投资者的长期持仓提供了信心。

AI量化效益日益凸显,应用势头不断增强

企业从AI中获得的“可量化”收益正稳步增长。通过对约7400份财报电话会议和6100份行业会议的纪要进行系统性分析,大摩发现:

  • 在被分析师识别为“AI采纳者”的公司中,2025年第三季度有 24% 的公司提到了AI带来的可量化影响,这一比例高于第二季度的21%和去年同期的15%。
  • 在更广泛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2025年第三季度有 15% 的公司报告了可衡量的AI收益,同样高于第二季度的14%和去年同期的11%。

这些收益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其中“生产力提升”(如运营效率)和“财务影响”(如成本节约和营收增长)被提及最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企业提及的AI效益更偏向于成本削减,其频率几乎是营收增长的两倍。这表明,在当前AI整合的初期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的是通过技术提高内部效率和精简运营,而非立即实现顶线增长。

科技与通信行业领跑,全行业渗透进行时

报告明确指出,AI的应用并非局限于科技行业。尽管科技公司在展示AI量化效益方面遥遥领先,但其他行业的追赶势头同样显著。

行业领先者:2025年第三季度,科技行业中有 39% 的公司提及了AI的量化效益,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通信服务行业(26%)和金融行业(16%)。

增长最快的追赶者:从同比趋势看,能源行业的进步最为惊人,提及AI量化效益的公司比例从去年同期的0%跃升至 10%。科技行业的渗透率也从26%提升至39%,显示出持续深化的趋势。

行业组别细分:在科技板块内部,“软件与服务”子行业的AI应用成果最为突出,高达 59% 的公司报告了量化效益,远超其他子行业。

这一跨行业的扩散趋势验证了大摩的观点,即未来6-12个月,市场领导地位将从少数巨头向更广泛的行业扩散,盈利增长的来源也将更加多元化。

此非1999:为何当前市场与科网泡沫存在本质区别

面对AI带来的资本支出热潮,市场对重演1999-2000年科网泡沫的担忧甚嚣尘上。大摩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得出一个明确结论:今时不同往日。当前市场的基本面远比2000年时更为健康。

1.指数质量更高,现金流更充裕:当前大型股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中位数约为 3.5%,几乎是2000年(1.2%)的三倍。此外,经利润率调整后,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比科网泡沫顶峰时期低了约 35%。这表明今天的市场由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更强的公司主导。

大摩:AI的应用率正在增强

2.龙头估值更合理,盈利能力更强:当前标普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的远期市盈率中位数为31倍,不仅远低于1999年44倍的峰值,甚至低于1998年35倍的水平,较1999年有 13倍 的估值折扣。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更强,其营业利润率中位数比1999年高出超过20%。

3.宏观环境截然不同:1999-2000年是典型的经济周期末期,美联储正在不断加息以抑制过热。而当前,市场正从“滚动式衰退”中走出,步入“滚动式复苏”的早期阶段,美联储则处于降息通道。宽松的货币政策为高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4.信贷市场更健康:上世纪90年代末的电信建设热潮主要由公司债务推动,且参与者多为BBB/BB评级的公司,杠杆率急剧上升。相比之下,本轮AI资本支出由资产负债表极其强健的“超大规模计算公司”导,如微软(AAA评级)、谷歌和Meta(AA评级),它们的现金储备充裕,对债务市场的依赖度低。同时,今天的信贷市场深度和广度也远非昔日可比,风险分散更为健康。

综上所述,大摩的报告为投资者描绘了一幅AI应用加速落地、盈利前景持续改善、市场广度有望扩大的积极图景。同时,通过严谨的数据对比,报告有力地反驳了“泡沫论”,认为在强劲基本面和有利宏观环境的支撑下,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是可持续的。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