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AI益生菌筛选技术“慧眼识菌”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4日 02:33 0 aa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AI益生菌筛选技术“慧眼识菌”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AI益生菌筛选技术“慧眼识菌”

民生周刊记者 徐英子

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马腾博士后带来“慧眼识菌”项目,以其创新性的AI益生菌筛选技术打破国外在益生菌领域的长期垄断,让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中国菌”走向寻常百姓家,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走进任何一家超市,琳琅满目的益生菌产品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中国市场上70%的益生菌消费被国外品牌占据,婴幼儿食品领域更是高达90%依赖进口。”项目负责人马腾指出,这种市场格局对消费者的影响远不止“买进口货”这么简单。进口产品需要叠加跨境物流、关税和品牌溢价等成本,以婴幼儿益生菌粉为例,同规格进口产品单价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出30%—50%。“更重要的是,国外菌株基于西方人群的肠道特征研发,与中国人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马腾说,长期食用这类产品会增加乳蛋白不耐受、肠道功能紊乱的风险。

以张和平教授团队为代表的本土科研力量,用30多年积累改写这一格局。张和平教授团队选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局。“我们构建的iProbiotics平台,将益生菌筛选从传统的3—6个月缩短至2小时,效率提升1080倍,准确率高达97.77%。”团队成员靳昊介绍,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背后,是团队从1989年就开始从全球46个国家采集样本,分离保藏乳酸菌5.5万多株,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iLABdb,收录的乳酸菌基因组数量达到国际数据库NCBI的2.51倍。为AI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这项技术的突破正在惠及普通消费者。张和平教授团队研创的“增菌促稳强活性”菌株配伍技术,成功解决了发酵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低和稳定性差的产业难题。马腾举例:“团队开发的‘PC-01菌剂’被蒙牛集团用于生产‘优益C’,实现了国产替代,活菌数突破500亿/100毫升,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占据同类产品市场份额20%以上,成为国民发酵乳饮料第一品牌。”这些合作不仅迫使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下降50%以上,更让消费者喝上了更优质、更“对味”的国产益生菌产品。

除了乳品领域,张和平教授团队还将技术拓展至更广阔的大健康产业。“我们筛选的植物乳杆菌P9已经转化至江中药业,应用于‘利活益生菌’产品中,主打‘更适合中国人的肠道’。”团队成员李伯海说,随着本土菌株研究的深入,未来消费者有望在健胃消食片、润喉糖等常见保健品和药品中,体验到更精准的健康益处。这种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正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

由马腾、靳昊、李伯海、张猛组成的张和平教授团队在本届大赛获得了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的金奖。“团队计划通过融资进一步扩大研发和市场推广。”马腾说,随着AI技术的持续优化和推广应用,消费者将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享受到更多个性化的功能产品,真正实现“用菌精准化”的健康普惠。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3期、11月10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