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紧锣密鼓地推进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10年来,自贡一直紧锣密鼓地推进。2015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在贡井区建成。10年间,自贡实...
2025-07-28 0
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10年来,自贡一直紧锣密鼓地推进。2015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在贡井区建成。10年间,自贡实现从盐运之城到低空新城的华丽转身,承担着“翼龙”“双尾蝎”等大中型无人机的生产任务,成为全省低空经济重点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
低空安全管控与无人机探测反制领域发展,离不开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现场还进行了低空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心、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空御科技将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产教融合、科研攻关、人才共育等方向展开深入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当前,自贡航空产业园依托全省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试点空域优势,聚焦低空制造,已引进中航无人机、腾凤科技、中飞院等院企,入选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首批省级产业新赛道名单,是全省低空经济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
自贡航空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随着首批“自贡造”反无设备下线,园区反无人机产业链将逐渐成型,也为相关领域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下一步,将瞄准“加快打造全国无人机产业高地和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示范市”的目标,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
7月23日,在第一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沃兰特)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Pan Pacific)、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程)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Pan Pacific将采购500架天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约125亿元人民币);中航工程负责为双方提供合作中的低空基础设施。
2023年11月,沃兰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地自贡航空产业园,可年产300架eVTOL。
该基地是沃兰特目前唯一的制造和试飞研制基地,满足航空器结构总装集成、航电集成测试、动力系统测试、静力试验测试、地面试验测试等需求。
5月23日,首架“自贡造”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下线,该产品为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VE25-100原型机。接下来,该企业将开始载人飞行试验,力争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随后进入批量生产和交付。
首架“自贡造”eVTOL有何特别之处?“能耗低、安全、航程长。”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介绍,这款eVTOL是标准六座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能便捷地依靠充电设施进行补能。产品采用复合翼构型,通过垂直升力桨实现垂直起降功能、水平推力桨提供水平方向动力,保证飞行稳定和安全。航程上,可覆盖200至400公里城市交通圈,满足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多元化应用需求。
天行eVTOL采用复合翼架构,能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航程可覆盖200—400公里的城市交通圈,20公里路程只需 5分钟即达。这500架天行eVTOL主要用于泰国、马尔代夫以及非洲等地的短途岛际、岛内运输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场景,将配合自贡基地的生产节奏,分批交付。
小鹰-700飞机是通航国际(西安)飞机技术有限公司顺应我国低空经济战略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立足通用飞机自主研发的战略规划,联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院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几十家国内领先的航空器研制单位研发的,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飞机,填补了我国该级别通用飞机完全自主研发、国产替代的空白。
小鹰-700飞机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3R3正常类飞机进行适航取证,能够满足中国民航私人飞行驾照、商业飞行驾照(初级飞行训练部分)全部飞行科目要求,具有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能力,作为私人公务机具有执行航线飞行能力和接受大、中型机场管制能力。
小鹰-700飞机设计定位为经济实用的“通航多面手”,最大起飞重量1110kg、升限4200m、航程1000km,具有经济、实用、结构简单、易于操纵、易于维护、使用维护成本低,以及能够在土跑道、草地跑道、雪地跑道、水上起降等优点。
在飞行培训领域,能有效缓解对进口初级教练机的依赖;在短途运输方面,可承担客货运输、通勤摆渡、邮政快递等任务,助力实现“县县通”,打通通航物流“最后一公里”;在低空旅游、私人飞行领域,提供安全、经济的飞行载体;在专业作业领域(如航拍航测、农林植保、巡逻巡检、环境监测等),其强大的多种跑道适应能力以及高经济性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其较低的购置和运维成本,将显著降低通航运营门槛。
2024年10月,通航国际(西安)飞机技术有限公司在自贡成立四川航鲲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自贡市航空产业园内打造小鹰-700飞机全国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小鹰-700飞机总装生产线已建成,民航西南局已受理小鹰-700飞机生产许可证的申请。预计2026年,小鹰-700飞机可在自贡实现批量生产。
2025年4月下旬,随着最后一架次试验飞机在机场平稳降落,小鹰-700飞机顺利完成全部审定飞行试验。据悉,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该机型试飞验证工作圆满结束,正式进入符合性关闭阶段,为后续获取型号合格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6 月 30 日,小鹰-700飞机完成飞机型号合格证的适航验证,已启动飞机生产许可证取证,预计明年就能批量生产;
2025年7月23日,自贡航空产业园通航国际集团自主研发的四座通用飞机——小鹰-700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该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获得市场“准入证”
6月24日,首批“自贡造”无人机探测反制系统系列设备在园区下线,园区反无人机产业链逐渐成形;7月10日,川渝职工无人机应用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这里拉开帷幕,40多支来自川渝滇黔的队伍同台切磋……
6月24日,首批“自贡造”无人机探测反制系统系列设备(以下简称“反无设备”)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下线。该系列反无设备由空御科技自主研发,主要有车载侦干诱一体设备、便携式定全向察打一体设备、毫瓦级导航诱骗设备等产品,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对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的实时预警、跟踪与灵活处置,实现对特定空域的安全保障。
据悉,空御科技是四川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业内领先的系统级低空安全管控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专注于反无人装备体系及低空安全管控技术研发,已形成覆盖探测、追踪、反制全链条的反无硬件产品体系,拥有各类知识产权超百项,致力于打造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
2025年7月22日,由玮航科技在全球首创的新型消防灭火无人机——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系统“敖钦”在自贡航空产业园进行了产品发布,用硬核科技重新定义高空灭火救援。
自贡造新型消防灭火无人机系统,不到一分钟时间即可到33层楼高度,可实现百米高楼灭火!预计年底可赴救援一线。
面对全球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世纪难题,玮航科技交出了革命性答卷。据玮航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举高消防车受限于机械举升工作原理,响应时间长、且作业高度难以突破高层建筑火情处置需求。与之不同的是,“敖钦”可垂直起降至100米高空,以20-30升/秒的持续液体流量长久作战,灭火能力与顶级传统消防车相当,是旋翼无人机的10倍以上。整车尺寸小于10米,无需搭建复杂支撑面,接警后可快速抵达现场,1分钟内完成100米举升,真正实现“黄金救援时间”内高效作业。
活动现场,自贡市应急管理局与位于自贡航空产业园区的四川玮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签订意向采购协议,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系统“敖钦”即将进入救援一线。7月18日,该设备成功取证,标志着正式迈入量产与销售阶段。
据介绍,“敖钦”主要用于解决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缺乏有效灭火主战装备的难题,由系留八涵道风扇飞行平台与消防底盘车构成,飞行平台日常停放在消防车上,抵达现场后可立即起飞,1分钟内迅速升空至100米,举升速度超过2米/秒,系统可携带水、泡沫等灭火剂,每秒可持续喷射液体流量至少20升,能力与百米举高消防车相当,喷射有效距离超过40米。玮航科技创始人李也透露,此前该设备已在自贡实地测试超过半年时间。
相关文章
自贡紧锣密鼓地推进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10年来,自贡一直紧锣密鼓地推进。2015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在贡井区建成。10年间,自贡实...
2025-07-28 0
人民网上海7月27日电(记者董志雯 7月26日下午,2025 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在上海市徐汇举行。本届会议以“前沿智汇 创启未来”为主题,聚焦通...
2025-07-28 0
7月19日,中国在西藏正式启动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然而西藏大坝刚动工,印度就先坐不住了,印度网友口嗨,等到大坝建成后,占领西藏,印度还省事了,...
2025-07-28 0
上海世博中心今天挤爆,有人凌晨三点排队只为摸一把会端咖啡的机器人,队伍拐了七个弯。具身智能这次真的来了,不是展台里转圈的小玩具,而是能叠衣服、冲奶粉、...
2025-07-28 0
【蘑菇车联发布物理世界认知模型MogoMind大模型】《科创板日报》27日讯,蘑菇车联(MOGOX)在2025 WAIC发布首个物理世界认知模型 ——...
2025-07-28 0
如今已经2025年,是孟晚舟平安回国的第四个年头,当年的孟晚舟事件大家应该都略有耳闻,作为任正非的女儿竟然在异国被扣押了一千多天。如今,随着真相一点点...
2025-07-28 0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7月27日,《证券日报》记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阶跃星辰”)发布了新一代基...
2025-07-28 0
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热潮,小米作为国内科技巨头,凭借其旗舰系列的持续创新始终占据行业前沿。继2024年小米15系列的成功后,关于小米...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