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5日 17:24 1 aa

2025年7月30日,一场宣判震动了中国半导体行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将芯片设计新贵“尊湃通讯”的创始人张琨送入了长达6年的牢狱,并处以300万元罚金。

与他一同被判刑的,还有13名昔日从华为海思追随他而来的同事。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这起被称为“中国半导体第一大案”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以尊湃公司9965万元资产被冻结、公司解散、技术销毁的结局,画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

然而,当法庭的喧嚣散去,市场的目光却并未完全离开这片废墟。

人们发现,在这家以“像素级”抄袭华为Wi-Fi 6核心技术为起点的公司背后,站着一长串星光熠熠的投资机构,其中,小米集团的名字尤为显眼。 这不禁让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更复杂的阴影: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技术“搬运”中,作为战略投资方的小米,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尊湃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天选之子”的光环。创始人张琨,拥有北京大学、中科院以及美国高校的硕博学历,曾先后在美国高通和华为海思任职,离职前已是华为21级技术总监,是国内Wi-Fi芯片领域金字塔尖的人物。

2021年2月,张琨从华为离职,次月便火速成立尊湃通讯。他并非单枪匹马,而是上演了一场精准的“挖角”行动。通过高薪和股权的诱惑,张琨在短时间内就集结了二十多名华为海思的核心研发人员,组成了一个建制完整的“影子团队”。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他们的目标明确且致命:复刻华为成熟的Wi-Fi 6芯片技术

上海警方的调查通报揭示了其惊人的操作细节:团队成员在离职前,通过截屏、拍照甚至手抄的方式,系统性地非法获取了华为的芯片设计资料。 经权威机构鉴定,尊湃的侵权芯片中,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的商业秘密密点具有超过90%的同一性,已构成实质性相同。

这种公然的窃取,让尊湃的研发进程快得异乎寻常。一家初创公司,宣称要在被高通、博通和华为海思等巨头长期垄断的高端Wi-Fi芯片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这个“国产替代”的故事,在当时的资本市场极具吸引力。

小米的角色: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布局?

尊湃的融资之路顺畅得令人咋舌。成立仅两个月,就获得了高榕资本领投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2年5月,尊湃更是高调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名单中,小米集团通过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并成为其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约9.8%。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案发后,小米集团迅速发布声明,将此定义为“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并强调自己“既不参与该芯片公司的直接管理和运营,更与该公司没有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

然而,市场的疑虑并未因此打消:

同业投资的特殊性,小米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厂商,其产品(如手机、路由器、智能家居设备)对Wi-Fi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投资一家Wi-Fi芯片公司,无论如何都难以被简单视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这更像是一种旨在保障供应链安全、获取定制化产品、甚至影响市场格局的战略布局。对于尊湃而言,获得小米的投资,几乎等同于提前锁定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户和应用市场。

同时领投尊湃天使轮的高榕资本,与小米关系匪浅。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是高榕资本的有限合伙人(LP)之一。 高榕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岳斌,更是因早期精准投资小米而闻名创投圈。这种紧密的资本生态网络,让小米对尊湃的投资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朋友圈”内的资源协同。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不仅是尊湃的股东,还在其董事会占有一席。这意味着小米有权也理应了解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潜在风险。对于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公司,其技术来源的合规性无疑是最大的经营风险。董事会成员对此“毫不知情”或“疏于审查”的说法,在法律和商业逻辑上都难以完全站住脚。

雷军投资的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与小米有什么关系?

尊湃的覆灭是一个多输的结局。华为耗资9亿元、历时数年研发的核心技术被泄露,市场节奏被打乱,损失惨重。 张琨等14名技术精英,本该是国家芯片产业的中坚力量,却沦为阶下囚。而包括小米在内的所有投资方,其数亿元的投资也随着尊湃的解散而血本无归。

对于小米而言,尽管在法律上得以撇清直接参与窃密的责任,但其品牌声誉无疑受到了冲击。

投资不仅是注入资金,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扶持产业链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风控和合规审查机制,对技术“拿来主义”零容忍。否则,看似精明的战略布局,最终可能沦为一场引火烧身的资本闹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