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王兴兴:不超十年,人形机器人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2日 06:50 0 aa

中新网8月11日电(记者 石睿 吴家驹)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机甲格斗擂台赛等多项机器人竞技运动比赛轮番登场,大家纷纷好奇,究竟还有什么运动是机器人做不到的?

“某种意义上,目前人类的各种运动动作机器人都能做。不过,要让机器人跑得非常快、跳得特别高,会受到硬件限制,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情。”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

发展机器人的最终目标:真正去干活

2025年春晚上,一段机器人扭秧歌的表演让人形机器人出了圈。王兴兴表示,上半年整个机器人行情非常火爆,从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发展,包括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在内的很多机器人企业都在迅猛增长。

不过,目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才艺展示阶段,跳舞、功夫、运动样样行,未能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此,王兴兴向中新网记者解释,很多技术的进步需要一些时间,一步到位让机器人去家里或工厂大规模、有实际价值地工作劳动,当下还不太现实。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用AI(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人做些运动、表演,反而是更容易落地的一些场景。

“就像电脑刚刚出现的时期,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用途有限,没有图形界面,也没有word,很多情况下,要有电脑先出来,有一些开发者在上面开发更多软件,过几年软件功能越来越多了以后,电脑就真正走入了大众生活。”

视频:王兴兴:普通人用上人形机器人,还需要时间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兴兴强调,整个行业的目标还是希望机器人真正去干活,真正去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从时间上看,可能2-3年会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大概率不超过十年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最快一两年,机器人将迎来“ChatGPT时刻”

那么,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是什么呢?

他分析,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是不是硬件不够好或者成本比较高,从技术层面或者纯AI的角度来说,目前的硬件完全够用,当然还不够好,要持续进步,而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具身智能AI不够用。

“现在机器人发展的阶段类似于ChatGPT出现前,大语言模型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但是大家觉得模型很‘傻瓜’,很难在实际中应用。”王兴兴认为,快的话未来一两年、慢的话三到五年就会达到了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他进一步分析,与语言模型领域不同,具身智能AI最大的问题是模型问题而不是数据问题。语言模型领域是纯数据驱动,但在机器人领域,无论用什么方法去采集数据,放到机器人上跟实物的偏差还是较大,效果不是很理想。

“未来2-5年,大家可以多关注多推动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这是很重要的,此外,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也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王兴兴相信,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未来几年,全球机器人出货量翻一番还是可预期的。(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