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AI科技 2025年10月10日 22:18 0 admin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国庆中秋假期返程高峰与台风“麦德姆”过境叠加,让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进入关键窗口期。针对这一特殊形势,10月9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何剑峰,他从专业视角解读当前防控重点,为公众科学防疫提供指引。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快”字当头,“广”覆盖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记者:从传染病防控专业视角看,假期返程高峰与台风“麦德姆”过境叠加为何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

何剑峰:台风对伊蚊孳生地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其大量、广泛产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人工容器积水激增,户外的盆、碗、杯等雨后会迅速积满水,被台风摧毁的棚屋、家具以及塑料布形成的凹陷处也会积水,且台风可能导致供水中断,居民用于储水的水缸、水桶若未加盖,同样会成为孳生地;

  • 二是自然容器数量增加,被风吹断的竹节、树洞、香蕉树或芋头叶等巨大植物叶片的基部,会形成小型积水,地势不平处的石穴、洼地也会积水;

  • 三是地下室、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等低洼地带易形成积水。同时,国庆中秋假期人员流动增多,进一步增加了疫情扩散风险,两者叠加使得这一时期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

记者: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比登革热快两到三倍,这对爱国卫生大行动的效率和覆盖面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何剑峰:行动的核心要求就是“快”,需采取闪电式快速行动——必须在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启动孳生地清理工作,且清理要彻底,尽快降低传播风险。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覆盖面方面,孳生地清除需实现“全覆盖”:

  • 一方面,疫点地域的孳生地清理要全面,涵盖室内外所有环境,包括家庭、单位、工地、公园、废弃场地等区域内的各类有风险积水容器;

  • 另一方面,需要每一位居民参与支持,主动清理自家范围内的有风险积水,同时配合公共环境的孳生地清理工作。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清积水、管绿植、杀成蚊

切断传播链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记者:为何“清积水”是关键的防控手段?

何剑峰: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而伊蚊完全依赖水繁殖后代。清积水,本质是清除伊蚊的产卵场所,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这是防控的治本之策。

伊蚊尤其偏爱在小型、干净的水体中产卵,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容器,都是伊蚊孳生的“理想产房”。因此,必须坚守“无积水,不孳生”的基本原则,将“翻盆倒罐”作为最经济有效的长期防控策略。

记者:为何水生植物会被纳入管理范围?

何剑峰:水生植物是伊蚊非常偏爱且重要的孳生地,原因有三点:

  • 一是伊蚊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绿植是它的“口粮”;

  • 二是伊蚊喜欢在清澈、静止的小型水体中产卵,家里养绿植的瓶瓶罐罐、有积水的花盆盆托、户外有积水的树叶或塑料盒等,都可能成为它的“产房”;

  • 三是水生植物茂盛的根须和叶片,能为蚊子的卵和幼虫(孑孓)提供极佳的隐蔽场所。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一个长期不换水的水生植物容器,足以完成蚊群“从孳生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因此,清理积水、规范管理绿植,相当于“断其口粮、毁其产房”。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统一时段消杀

提升灭蚊效率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记者:近段时间,江门持续在全市范围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安排全市统一消杀时段(上午7:00-9:00、下午4:00-6:00)。为何要统一行动开展灭蚊消杀?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何剑峰:统一消杀时段的设置,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

  • 首先,这两个时段是伊蚊活动的频繁期,此时消杀能最大限度提升灭蚊效果;

  • 其次,伊蚊的飞行距离有限,若仅个别家庭或小区在该时段消杀,相邻区域不行动,不仅无法有效灭蚊,还可能起到“赶蚊子”的作用——残存的蚊子或新孳生的蚊子会很快扩散,导致之前的消杀前功尽弃。

因此,开展统一行动的灭蚊消杀,是应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必要紧急措施,能快速减少环境中伊蚊成蚊的数量,让蚊子“无处可逃”。

记者:为什么废弃、空置的房屋会成为蚊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何剑峰:废弃、空置房屋多为低矮、露天环境,是伊蚊孳生的高风险点,主要问题集中在两点:

  • 一是这类房屋无人管理,内部堆积大量杂物,如花盆、瓦罐、水桶等,这些容器雨后极易积水,成为伊蚊幼虫(孑孓)的“育婴房”;

  • 二是年久失修的房屋内会堆积大量阴暗潮湿的垃圾,为伊蚊成蚊提供了良好的藏身之处。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针对废弃、空置房屋的防控,除了清除积水、扫除垃圾,还可在室内墙壁2米以下区域、墙角及杂物表面喷洒长效消杀药剂,形成持续灭蚊的药膜,清除防控隐患。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警惕聚集感染

早处置早阻断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记者:为何基孔肯雅热易出现“一人确诊,全家遭殃”?出现疑似症状应该怎么做?

何剑峰:相关数据显示,约80%的基孔肯雅热感染发生在居家周边,一旦家中出现病例,往往很快会出现全家感染的情况,核心原因有三个:

  • 一是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高,伊蚊一旦叮咬感染者,仅需2至3天就能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家庭传播链;

  • 二是家庭成员通常处于相同的居住环境,被同一蚊群叮咬的风险极高;

  • 三是伊蚊习性特殊,不仅会多次叮咬、叮咬疼痛感强,还会在多个地点产卵,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若市民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且伴随严重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按医嘱接受核酸检测。同时,及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杀,保护身边人免受感染。早诊断、早报告、早采取防蚊隔离措施,是阻断疫情扩散的关键。

记者:针对日常防蚊,建议市民采取哪些措施?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何剑峰:市民日常防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配合统一灭蚊行动:在全市统一消杀时段(上午7:00-9:00、下午4:00-6:00),在室内同步开展灭蚊,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合格的灭蚊烟片、蚊香或电蚊液;

  • 二、做好室内防蚊:在室内安装纱窗、悬挂蚊帐,构建物理防蚊屏障,提升防蚊效果;

  • 三、加强个人防护:早晚出门时,穿长袖衣物或佩戴袖套,在额头、颈后、手臂、踝关节等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 四、减少孳生地:特殊防控时期,建议暂时不养绿植,同时坚持“翻盆倒罐”清积水,最大限度减少蚊子孳生,降低感染风险。

【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END—

来源:江门发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