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6日 18:58 0 aa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工程师团队,最近搞出个挺神的东西,用一种能发电的细菌,做出了新型人工神经元。这玩意儿不只是看着厉害,实际用起来还特贴“人体”,工作电压才0.1伏特,跟咱们大脑里的神经元差不多,而且能耗比以前的设计低了百倍,不用放大器就能直接跟生物系统“对话”。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能发电的细菌是关键!纳米线就像“生物导线”

老实讲,这技术的核心,全靠一种叫“硫还原地杆菌”的细菌,这细菌不是普通菌,它自带“发电超能力”,能把有机物里的电子,通过自己合成的“蛋白质纳米线”传出去,跟小型发电机似的。

这纳米线特别细,直径才几纳米,比头发丝细几十万倍,而且软乎乎的,不像传统的硅或者金属导线那么硬,贴在人体组织上也不硌得慌。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以前工程师做仿生神经元,总卡在一个坎上:电压太高。比如早几年斯坦福大学搞的硅基神经元,得1.2伏特才能工作,这电压往人体上接,直接就把细胞伤了,更别说跟活体神经元连起来。

但这个新的不一样,0.1伏特的电压,刚好跟咱们大脑神经元的工作电压对上,既不会伤细胞,还能顺顺利利传信号。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团队之前就靠这细菌的纳米线搞过不少发明,比如用汗液就能驱动的生物膜,贴在皮肤上能给智能手表供电;还有能“闻”出疾病的电子鼻,靠纳米线对有机物的敏感性,肺癌患者呼出的气体都能识别。

这次做人工神经元,其实是把之前的技术再升级,等于在同一个“材料地基”上盖新楼,技术衔接特别顺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既能做“节能AI”,又能让手环变轻便

这新型神经元的用处,往大了说能改朝换代,往小了说能解决日常麻烦,先说说大的,仿生计算机。咱们大脑处理事儿特别省电,写个故事才耗20瓦电,可像ChatGPT那样的大型AI,干同样的活得1兆瓦,差了5万倍。

要是用这种神经元搭计算机,能效就能往人脑靠,以后数据中心就不用费那么多电了,团队说计划2026年先搭个100个神经元的小模块,试试处理图像识别,要是成了,后续潜力可不小。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再说说咱们能摸到的,可穿戴设备,现在的手环、监测贴都有个毛病:又笨又费电。比如测血糖的手环,得先把皮肤信号放大才能分析,光这一步就占了不少能耗,续航撑死一周,还做得挺厚。但用这新神经元做传感器,根本不用放大环节,直接就能采集生物信号。按团队的想法,以后的血糖手环能做3毫米厚,续航能到30天,贴在手上跟张薄纸似的,存在感特别低。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还有更实用的,比如心率异常预警贴,现在的监测贴得等信号放大了才报警,有时候会延迟。但这个新的能直接贴在心脏旁边,接收心肌细胞的电信号,一有异常马上预警,对老人或者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安全多了。

细菌纳米线造人工神经元!0.1伏特适配人体,仿生设备迎新突破?

本来想觉得这技术可能还得等好几年才能用上,但看团队之前的成果落地挺快,比如电子鼻已经能初步检测疾病了,说不定这人工神经元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原型产品。说实话,以前总觉得“人机交互”离咱们挺远,要么是硬邦邦的机器,要么是得开颅的脑机接口,但这个技术不一样,靠细菌纳米线搭起的桥,让电子设备跟人体的距离一下子近了很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