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开展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 唐九洲、何雯娜助力防汛救援演练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3日 23:00 2 aa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8月3日,由中国平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5年励志计划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在侣行素训基地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科普+实战”为核心,设置了防灾节目录制和防灾科普培训两大板块。在科普板块中,专业教练通过“摩羯”等台风灾害案例,为高校学子们系统讲解台风、暴雨避险等关键知识和实用救援技法。同时,本次活动创新打造防灾科普节目《逆流而上的少年》。新生代青年艺人代表唐九洲、奥运冠军何雯娜受邀参与,与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学生共同完成防汛救援实战演练,助力高校学子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开展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 唐九洲、何雯娜助力防汛救援演练 ( 2025年励志计划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图片由中国平安提供)

聚焦防灾减灾,励志计划面向高校学子发榜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我国多地接连遭遇超强台风和极端暴雨袭击,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频发,再次敲响了防灾减灾的警钟。

中国平安积极响应这一全球性挑战,探索将风险关口从灾中处置、灾后理赔救援前移到灾前预警:依托953AI科技底座实现千万级风险数据实时运算,通过灾前预警系统精准发出信号,自主研发的地震巨灾模型覆盖全国90%以上地震高发区,鹰眼系统全天候智能守护城市安全。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这些技术已为社会降低潜在灾害损失超百亿元。

防灾减灾与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为了让更多大学生关注防灾减灾,2025年励志计划融入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体系,面向高校学子发布“基于多模态的巨灾预警及减损技术研究”榜题。本次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也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支持下,邀请了上海市近30名高校大学生参与,在实践中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活动现场,唐九洲、何雯娜以“公益星推官”身份惊喜亮相,带领高校学子开展沉浸式防灾演练。作为新生代艺人代表,唐九洲长期关注公益事业;奥运冠军何雯娜则持续将体育精神延伸至公益领域。“两位青年榜样的深度参与,将为防灾减灾事业及励志计划引入更多青年力量”,励志计划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青年学子对应急管理的科研热情,在高校中营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氛围。

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开展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 唐九洲、何雯娜助力防汛救援演练 (唐九洲、何雯娜以“公益星推官”身份惊喜亮相。图片由中国平安提供)

实战演练提升学生应急救援技能

本次活动通过台风、山洪等实景模拟及城市内涝互动闯关等沉浸式体验,让励志青年们通过“实战”掌握实用安全技能。侣行素训基地专业的台风模拟和城市内涝训练设施,为活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真实演练条件。

“强对流天气往往来得突然,要提前关注预警信息。”在科普课堂上,专业教练通过“摩羯”等台风灾害案例,为来自上海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21位同学系统讲解了台风、暴雨避险等关键知识。随后,学员们通过气压舱体验强对流天气形成过程,并参与特斯拉线圈闪电模拟等实验,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有了更深的认识。实训环节,学员们重点学习了8字结、双套结等多种实用救援绳结技法。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王同学表示,“以前觉得这些技能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开展防灾减灾公益科普活动, 唐九洲、何雯娜助力防汛救援演练 (学员们学习实用救援绳结技法。图片由中国平安提供)

与此同时,基地另一端正在上演一场特殊的挑战赛。“暴雨黄色预警生效中!”随着平安鹰眼系统的预警声响起,唐九洲、何雯娜率领两支“逆流战队”展开极限救援。在台风过境、城市内涝等模拟灾害场景中,队员们沉着应对突发险情,展现出了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据了解,这些实战演练画面将被制作成防灾科普节目《逆流而上的少年》,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向公众传播。

“队员们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平安气象灾害专家李源表示,“他们展现出的快速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正是现代防灾体系所强调的‘防救结合’理念的生动体现——这与中国平安‘防、救、赔、用’的一体化服务理念高度契合。”

经过严格评审后,中国平安将为优胜团队提供海外实践机会。据悉,平安产险还为本次科普活动提供总保额超1.7亿元的保险保障,覆盖嘉宾艺人、节目队员、参与学生和老师等共42人,其中“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保障产品为出行人员全周期行程“保驾护航”。

21年来,中国平安励志计划持续助力高校学子开展社会课题研究,累计奖励6000余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2200余万元。今年项目全新升级,首次聚焦防灾减灾领域,通过“实战演练”模式培养青年应急专业人才。中国平安表示,期待社会各界持续关注正在开展的挑战杯“揭榜挂帅”、励志计划系列赛事活动,共同见证新时代青年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创新实践。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