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7日 20:10 3 aa

  当首届CEIC 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即将在深圳启幕,这场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产业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承载着中国消费电子从“制造优势”向“创新引领”跨越的使命。即播国际传媒组织媒体采访了七位来自监管、产业、科研、人才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各自专业视角解读大会价值,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思考”。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

以标准与质量筑牢消费电子创新根基

  消费电子产业的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标准”与“质量”两大基石。首届CEIC 2025将“根技术”与“全场景”深度融合,恰好切中了当前产业面临的核心痛点——技术迭代快但标准不统一、产品种类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从星闪的无线通信标准到鸿蒙的跨设备互联框架,从量子雷达到3D结构光超薄摄像头,大会展示的不仅是前沿技术,更是一套覆盖“研发-生产-应用”的质量保障逻辑。

  作为曾深耕质检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CEIC的价值在于搭建了“标准对接平台”:它让国际组织、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坐在一起,推动消费电子从“各自为战”走向“标准协同”,这既能避免企业重复研发浪费,更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兼容互通、质量可靠”的产品。比如“星闪杯”挑战赛聚焦智能家居、AI机器人等领域,本质是通过实战场景验证技术标准的可行性,这种“以赛促标、以用固标”的模式,将成为消费电子质量升级的重要推手。相信CEIC将成为全球消费电子“标准与质量”的风向标,让中国创新既有“速度”,更有“精度”。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

通信技术与消费电子的“融合盛宴”,从CEIC启航

  消费电子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撑——从2G时代的功能机到5G时代的智能终端,通信技术始终是消费电子创新的“底层引擎”。首届CEIC 2025将“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园”列为核心领域,本质是为通信技术与消费电子的深度融合搭建了“试验场”与“展示台”。

  当前,星闪无线短距通信技术、5G-A、物联网等通信技术正加速渗透消费电子领域:星闪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让无线3D空间音频系统、智能超高精声源定位成为可能;5G-A的大带宽则支撑了智能座舱的高清交互、数字健康的远程诊疗。CEIC的价值在于,它让通信技术企业与消费电子厂商“面对面”对接——比如星闪联盟与智能家居企业的合作、通信运营商与智能汽车厂商的联动,这种“技术方找场景、应用方找支撑”的模式,将打破产业壁垒,催生更多创新产品。

  作为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我特别关注大会的“技术对接”环节:300余家企业、六大国际组织齐聚,意味着通信技术的标准将与消费电子的需求更匹配,避免“通信技术先进但消费端用不上”的尴尬。相信CEIC将成为通信技术与消费电子融合的“启航点”,推动产业进入“通信赋能消费、消费反哺通信”的良性循环。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研究员张向阳:

软件定义消费电子,CEIC点亮“生态创新”之路

  在AI时代,消费电子的竞争已从“硬件参数比拼”转向“软件生态较量”——一部手机、一辆智能汽车的核心体验,越来越取决于操作系统、AI算法、跨设备互联软件的能力。首届CEIC 2025将鸿蒙、跨设备AI智能体终端列为展示重点,恰好抓住了“软件定义消费电子”的核心趋势。

  当前,消费电子面临“软件碎片化”的痛点:不同品牌的终端难以互联、AI算法难以适配多场景、应用生态难以统一。CEIC的“展-会”联动,为解决这一痛点提供了思路:“展”区展示鸿蒙的跨设备互联能力,让观众直观感受“手机、电脑、家电无缝衔接”;“会”场探讨“软件生态的统一标准”,避免企业“各自为战”。作为长期研究软件技术的科研人员,我认为这种“生态化展示”比单一产品展示更有价值——它让软件从“硬件的附属”变成“创新的核心”,让行业看到“软件定义消费电子”的未来图景。

  此外,“星闪杯”挑战赛聚焦智能家居、AI机器人等领域,鼓励软件与硬件的协同创新,这与中科院“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目标高度契合。CEIC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展示了软件技术的成果,更点亮了“生态创新”的路径——软件的价值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能否构建一个“开放、兼容、协同”的生态,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的体验。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

CEIC搭建“企业协同、消费链接”的产业新生态

  中国电子商会长期致力于推动企业协同与消费升级,而首届CEIC 2025的定位——“集展览、论坛、创投于一体”,恰好与商会的使命高度契合:它既是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也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资本的“桥梁”。

  从企业端看,近300家科技企业、2000余项创新产品集中亮相,意味着消费电子产业的“集群效应”将被放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大会对接龙头企业,比如做AI算法的团队与智能终端厂商合作;初创企业可以通过“碰投会”获得资本关注,加速市场化进程。这种“企业间的协同”,避免了“单打独斗”的低效,让创新资源更集中、更高效。

  从消费端看,CEIC的“新体验、新消费”主题,直击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有产品”,而是追求“好体验”。大会将产品嵌入真实场景——比如智能家园的“一键控全屋”、智能汽车的“座舱与家居互联”,让消费者提前感受未来生活,培育新的消费需求。这种“企业找消费、消费引企业”的模式,将推动消费电子市场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作为商会会长,我认为CEIC将成为消费电子产业的“生态枢纽”:它让企业协同更紧密、消费链接更直接,更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正是中国消费电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原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员张序国:

从“创新孵化”到“成果落地”,打通产业“最后一公里”

  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而首届CEIC 2025的“碰投会”“星闪杯”等环节,恰好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孵化-成果落地”搭建了“快车道”,打通了产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消费电子领域有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沉睡在实验室”:高校研发的AI算法、科研机构的新型芯片技术,因缺乏市场对接、资本支持,难以落地为产品。CEIC的价值在于,它将“创新端”与“市场端”直接链接——“星闪杯”挑战赛挖掘的年轻团队,可能获得顶级资本的投资;高校展示的量子雷达技术,可能与智能家居企业达成合作。这种“以展带孵、以会促转”的模式,正是火炬中心倡导的“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的生动实践。

  作为长期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员,我特别看好大会的“产学研协同”机制:30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嘉宾齐聚,意味着科研人员能直接听到市场需求,企业能找到技术支撑,避免“科研与产业两张皮”。CEIC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一个“创新孵化平台”——它让科技创新不再是“孤芳自赏”,而是能真正落地为服务消费者、推动产业升级的产品,这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目标。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全球华人联合总商会执行主席方振龙:

中国消费电子“全球布局”的“窗口”与“跳板”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已从“本土发展”进入“全球竞争”的新阶段——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技术、品牌与创新范式。首届CEIC 2025由六大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主办、全球300余位嘉宾参与,恰好为中国消费电子的“全球布局”搭建了“窗口”与“跳板”。

  从国际贸易视角看,中国消费电子虽有“制造优势”,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仍需提升——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标准制定权,都是未来竞争的关键。CEIC的价值在于,它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消费电子的“创新深度”:不是简单的“组装制造”,而是有根技术(AI、芯片、连接)、有全场景体验(智能出行、数字健康)、有标准体系(星闪、鸿蒙)的“体系化创新”。这种展示,能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对接海外市场——比如跨国企业通过CEIC了解中国的技术标准,海外经销商通过大会找到优质产品。

  作为长期在全球华人商圈从事商贸协调者,我特别关注大会的“全球资源链接”功能:六大国际组织的参与,意味着中国消费电子的创新将更贴合全球标准;“碰投会”的国际资本对接,能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全球华人商圈也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CEIC将成为中国消费电子“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推动产业从“全球制造基地”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

专家解码CEIC 2025: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全球表达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新:

消费电子创新的“核心引擎”,搭建“人才汇聚与培养”平台

  消费电子产业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AI算法工程师、跨设备互联专家、智能座舱设计师……每一个细分领域的突破,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首届CEIC 2025汇聚全球300余位产学研嘉宾、举办“星闪杯”挑战赛,本质是为消费电子产业搭建了“人才汇聚与培养”的平台。

  当前,消费电子产业面临“人才缺口”与“人才错配”的双重挑战:AI、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缺高端人才,传统领域的人才又难以适配新技术需求。CEIC的“会”与“节”恰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会”场的产学研对话,让高校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培养方向;“星闪杯”挑战赛则为年轻人才提供了“实战舞台”——比如智能家居、AI机器人领域的参赛团队,能在比赛中提升技术能力,同时获得企业的关注,实现“以赛育才、以赛选才”。

  作为长期从事人才工作的从业者,我深知“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性。CEIC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消费电子人才的“交流枢纽”:它让人才与企业对接、与技术同步、与市场接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引擎”。相信随着CEIC的持续举办,将有更多跨领域、高素质的消费电子人才涌现,为中国消费电子的“领跑”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编后话】七位专家的视角虽各有侧重,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CEIC 2025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开局与立局”的关键平台:它以标准与质量筑牢根基,以根技术推动领跑,以通信与软件赋能融合,以协同与人才激活生态,更以全球视野链接资源。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