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AI科技 2025年08月06日 16:11 0 admin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高温酷暑的天气里,我们的命就是空调给的。


但在20多年前,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拥有一台空调,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2002年,#奥克斯创始人#郑坚江做了一件震惊整个行业的事情。


他发布《空调成本白皮书》,向消费者公开表示,生产一台1.5匹空调的成本只有1378元,而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售价却高达2500-3000元。


他直指行业暴利,并带头掀起了一场降价革命,将奥克斯旗下16款空调价格全部下调,平均降幅20%,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空调。


“脱光自己衣服的同时,也扒下同行们的底裤”——郑坚江的做法,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同行们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为了应对奥克斯带来的冲击,一些品牌只得跟着降价。


郑坚江和奥克斯也由此得了个诨号,叫“空调价格屠夫”。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郑坚江


这一仗,极大地提高了奥克斯的声誉,让奥克斯在消费者心中快速建立起“物美价廉”的形象。短短几年间,销量便从20万台飙升到300多万台,挤进了全球前五,成为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如今,这位“价格屠夫”又有新动作。


7月16日,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继今年1月15日首次递表后的二次闯关。


如果上市成功,奥克斯电气将成为郑坚江手里的第3家上市公司。


创业40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到横跨多领域、拥有4万名员工的实业帝国,郑坚江创造了一个草根逆袭的奇迹。


但同时,围绕他的争议也从未断过。


1、负债20万的乡办小厂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奥克斯,大概是从那句“空调要像奥克斯”的广告语开始的。


其实,奥克斯的产业版图远不止空调。这家创立于1986年的企业,业务广泛涵盖家电、电力设备、医疗、金融、地产等多个领域。


旗下光医院就有50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康复医院连锁。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公开资料显示,奥克斯集团现有两家上市公司,一个是三星医疗(和韩国三星没有任何关系),专攻智能配用电及医疗服务;另一个是奥克斯国际,主营高端物业管理及会所式娱乐业务。


而此番冲刺港股的奥克斯电气,经营的主要是家用及中央空调,这也是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之一。


郑坚江在空调领域深耕了近30年,其创业生涯的绝大部分心血,都倾注于此。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图片来源:奥克斯集团官网


郑坚江是浙江人,1961年出生于宁波的一个小山村。


由于家境贫寒,他很早就开始到社会上打拼,养鸡、种草、送信、卖五金,后来又当了一名汽修工。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郑坚江过得都是居无定所、业无所固的日子。


1986年,25岁的郑坚江在老家龙观乡承包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龙观乡钟表零件厂。


这是个乡办企业,固定资产不到10万元,负债却有20多万,外表破得像个牛棚,里边的设备也陈旧简陋。


为了让工厂运作起来,郑坚江找到信用社,软磨硬泡了一个星期,最终成功说服信用社主任,拿到了2000元银行贷款。


这笔钱成了工厂宝贵的启动资金。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年轻时的郑坚江


最初的几年,郑坚江主要生产一些电器零部件,承揽收音机天线、电视机电线、电表罩壳等简单活儿。


资金宽裕后,他涉足仪表行业,创办宁波三星仪表厂,开始生产电能表和各类仪表零件。


彼时正值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郑坚江靠着前期打通的渠道,把电表卖向全国,生意做得相当红火。


不过郑坚江认为,做电表终归只是小打小闹,要想企业发展壮大,还得做一些高端的东西。


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后,他把目光瞄准了当时家电行业里的“奢侈品”——空调。


2、靠“低价策略”崛起


郑坚江后来回忆,之所以选择造空调,是因为在他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这种有钱人家才能享受的东西,早晚会走进千家万户,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1994年,郑坚江正式踏入空调领域,为品牌取名“奥克斯”,成立宁波奥克斯电器有限公司。


在英语中,奥克斯音同“OX”,有“公牛”的意思,一方面是因为郑坚江属牛,另一方面也显示着他埋头苦干、深耕空调行业的决心。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图片来源:奥克斯集团官网


那个年代,格力刚刚起步,在业内名不见经传;国内的空调市场被春兰、华宝,以及日本洋品牌等牢牢占据着。


奥克斯空调生产出来,销量非常惨淡,市场根本不认可。


为了从巨头们口中抢一杯羹,郑坚江只好采用低价策略。


他喊出“比进口空调便宜60%,比国产空调便宜30%”的口号,以低价搅动市场,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从巨头们的封锁中撕开了一道缺口。


紧接着2002年,他发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揭露空调行业的“暴利”。


在《白皮书》中,郑坚江向消费者清清楚楚地介绍了一台奥克斯空调的价格构成:


以1.5匹空调为例,奥克斯仅卖1880元,其中包括生产成本1378元,销售费用370元,商家利润80元和厂家利润52元。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图片来源: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


1880元的超低售价,与同行们动辄2500-3000元的价格相比,简直香到离谱,立时引爆市场,成为无数普通家庭炎炎夏日的“救星”。


有同行站出来,指责郑坚江“恶意竞争”,强调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在质量、用料、售后、研发等方面一系列的成本差异,不过这种声音并没能阻止奥克斯的崛起。


2004年,奥克斯以325万台销量,跃居全国前三,成为当时空调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


郑坚江乘胜追击,相继在江西南昌、河南郑州、安徽芜湖等地建立空调生产基地,并进军中央空调板块,重点面向商业和企业用户。


之后,奥克斯又首推“互联网直卖”模式,通过“厂家直供到终端、没有代理层层加码”的渠道结构,迅速抢占线上市场,登顶空调品类电商销售冠军宝座。


然而,就在奥克斯蓬勃发展的时候,一场危机悄然而至。


3、27连败的惨痛教训


21世纪以来,中国空调产业在时代的洪流中完成了新旧更迭,春兰、华宝等老牌厂商因销售模式失误和市场变化,逐渐退出了主流。


以美的、格力、海尔为首的“行业新贵”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做到了市场头部。


2013年,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突然炮轰奥克斯,指责奥克斯通过不正当手段“挖人才、偷技术”,由此拉开了双方一场长达十余年的互撕序幕。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董明珠炮轰奥克斯


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3年,格力先后向奥克斯发起了27起专利侵权诉讼,并且全部胜诉,获赔超1亿元。


而奥克斯也曾反过来起诉格力,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体)与奥克斯就有60余起诉讼纠纷。图片来源:企查查


一系列的官司,不仅将奥克斯拽入专利纠纷的泥潭,也对其品牌声誉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这场没有硝烟的法律战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蚀着这个家电巨头多年来积累的市场公信力。


那么,奥克斯的官司为何打不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专利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研发投入太少。


以2022年为例,奥克斯研发投入3.98亿元,仅占营收的2.0%;而格力同时期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达到了64.3亿元和3.4%。


巨大的差距,造成了双方在技术话语权上的不对等。


在专利上吃了大亏的郑坚江,痛定思痛,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研发上。


从2023年到2024年,奥克斯研发费用逐年上涨,分别达到5.67亿元和7.10亿元。


截至目前,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专利超21000项,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240多项。


“现在我们新产品的研发,首先要过法律关。”奥克斯技术负责人如此说道。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奥克斯马鞍山智能家电产业园


专注研发的同时,郑坚江带领奥克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其在全球建立了7大研究中心、15个制造基地,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地均设立了海外销售公司。


2024年,奥克斯实现营收297.59亿元,其中海外营收146.81亿元,占比高达49.3%,已是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海外市场,正成为奥克斯空调业务新的增长引擎。


4、擅长搅局的“鲶鱼”


郑坚江从来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


曾有人对他如此评价:“行业里找不出鲶鱼的时候,他能自己变成鲶鱼。”意指他敢于搅动一池死水,给行业带来活力和变数。


郑坚江的这种“搅局”本领,不仅体现在他的《空调成本白皮书》,也体现在他颇具进攻性的营销策略——“竞争,就是让对手无法安睡”。


这套策略,还曾被时任浙江省长吕祖善评价为“浙江本土第一本民营企业的MBA教案”。


而在政商关系上,郑坚江也表现得非常“生猛”。


2002年,郑坚江斥资10亿元造手机,结果两年过去了,牌照(即手机生产许可资质)还没拿到。


他一怒之下,将掌管手机牌照的信息产业部告上法庭,成为“民企告官第一案”,在政商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之后,郑坚江终于拿到了手机牌照,他先后推出多款奥克斯手机,不过并没能掀起太大的浪花。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奥克斯手机销售柜台


此外,郑坚江还曾进军汽车产业,举着“汽车暴利终结者”的大旗,携几十亿巨资高调入场,然而在经过两年多的尝试后,最终以失败告终,黯淡离场。


“在汽车业的失误,至少造成了50亿的损失。”


郑坚江坦言这场失败让奥克斯的空调业务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但他同时表示,虽然没能捕到大鱼,却历练了捕鱼的本领,让他对跨领域投资有了更高维度的认知。


2011年,郑坚江带领三星电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奥克斯集团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2011年6月15日,郑坚江带领三星电气,在上交所敲响上市锣


他执掌三星电气,收购医院、疗养院等健康产业,积极布局新业务,并将其更名为“三星医疗”。


2024年,三星医疗凭借电气及医疗业务,创下了146亿元营收,成为集团旗下仅次于空调的第二大支柱。


郑坚江表示,接下来将聚焦空调、电气、医疗三大板块,将奥克斯打造成千亿规模、百亿利润的世界品牌。


在过去的一年里,奥克斯卖出了1870万台空调,以7.1%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五。


空调界“价格屠夫”,64岁宁波大佬,又有大动作

● 图片来源:奥克斯电气聆讯资料


虽然成绩不俗,但要想更进一步,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排在他前面的四大品牌,分别是美的、格力、大金(日本)和海尔。


与这些巨头们同台竞争,每一场博弈或许都关乎生死。


唯有建立起足够深邃的技术护城河,方能守住阵地,并伺机开疆扩土。


曾经的郑坚江用低价撕开市场,而如今,随着全球能效标准的升级和产品迭代速度的加快,低价策略的空间已日渐狭小,并且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贴上“技术滞后”的标签,影响品牌声誉。


要想破局,唯有加大研发投注。


以技术赢市场,以创新赢尊重。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历经40年商海沉浮的郑坚江,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文/牧龙闲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