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合肥公安在护航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下硬功夫、细功夫——守护“国之重器” 助力“逐日”梦圆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19日 18:04 3 aa
合肥公安在护航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下硬功夫、细功夫——守护“国之重器” 助力“逐日”梦圆

8月1日,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在企业走访。本网记者张铮摄

“夸父逐日”,常被用来喻指对宏大志向的追求。如今,在新时代的科技之城合肥,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今年1月,位于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创新的世界纪录。近年来,经过中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有着中国“人造太阳”之称的EAST装置不断刷新纪录,让核聚变发电的科幻叙事照进现实。

襟江带淮、承东启西,安徽是唯一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时覆盖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赴安徽考察,每次都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到“祖冲之三号”;从全国大科学装置密集布局,到一家家高新科创企业引领经济发展……创新浪潮涌动中,有着合肥公安的坚定护航和高质量服务。近日,记者走进合肥,探寻科技创新背后的平安密码。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忠诚履职,护航“国之重器”创新发展

机器轰鸣,一张“夸父逐日”的巨幅壁画下,科研工作者陪同民警认真对建设场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这里太重要了,这里进行的研究说是人类未来之光都不为过。”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井岗派出所民警刘剑对一项项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如数家珍,甚至能把深奥难懂的科学术语介绍明了。

7月31日,记者跟随民警来到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在聚变堆园区11号厂房内,一个外形犹如“橘子瓣”、高度达20米的实验平台引人注目。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研究设施建成后,有望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一批批重大科技项目正在这里‘成长’,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团委书记叶华龙表示,合肥目前在建和预研的13个大科学装置中,有9个在未来大科学城。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对安徽科技创新高度肯定。合肥大科学装置发展正是安徽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依托北京、上海、安徽等大科学装置集中的地区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安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不断提速。

2021年5月,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建设方案正式提出,统筹规划的19.2平方公里核心区里,密集布局建设着先进光源、紧凑聚变等一批大科学装置项目。

如今,合肥已经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布局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以此为依托的顶尖科学研究和产业布局发展在合肥实现“弯道超车”。这背后,公安机关为护航“国之重器”创新发展的辛勤付出不容忽视。

“国之重器,‘护’字当先。我们要保证每一个落地的重大项目都能平安顺利建设。”刘剑介绍,派出所设立警务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大科学装置建设区、建成区、国家综合研究院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为园区和附近居民提供安防指导、矛盾化解等服务。

报道组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增强科研人员和建设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合肥市公安局组织刑侦、交警、网安等警种民警强化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普及防范电诈、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知识。

“守护‘国之重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合肥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刘卫宝表示,合肥公安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持续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下硬功夫、细功夫,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放开手脚创新创造”——靠前服务,筑牢知识产权防线

“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法务、审计、知识产权部门要有明确的定位和职责”“围绕核心技术研发方向,要采用‘专利+优先权+延迟公布的协同布局策略’”……

7月30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为企服务专家团队来到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痛点问题进行交流。

在合肥市高新区,有一条云飞路被称为“量子大道”,沿途集聚了30余家量子科技龙头企业,涵盖量子计算、通信和测量三大领域,形成了全国最密集的量子产业生态圈。这条路,为企服务专家团队的专家已经不知道走过多少遍。

“分局成立为企服务专家团队,主动为企业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高新分局蜀麓派出所副所长王空介绍,专家成员包括资深律师、高校教授、行业精英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法治护航。

近年来,随着科创名片不断打响,合肥市不断将科研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然而,随着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不能让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等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风险点。”合肥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万龙介绍,近年来,合肥公安通过主动警务、联合执法、数据赋能“三重保护”,全力筑牢知识产权防线,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为了更好地靠前服务,合肥公安在全市183家具有科创特色的企业一对一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员,在重点企业(园区)建立6家商业秘密协同保护指导站,并与76家重点企业签订警企合作协议,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主动防范和依法维权能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合肥法务区大楼的一楼大厅里,10个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设立并在合肥落地的省市共建法务区,这里汇集了打造高能级法律服务集群,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等众多职能。合肥公安知识产权接报案中心、为民护企服务中心也进驻于此。

“办好知识产权案件,合肥公安以规范涉企执法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好为民护企服务中心等各个平台。”合肥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江海平介绍,合肥公安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不断细化20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强化系统施策、综合治理,实现入企服务检查的行为计划化、次数集约化、标准统一化以及过程规范化。

“平安稳定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创新创造。”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雷为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点赞,“公安机关帮助企业分析风险、完善制度、堵住漏洞,增强了企业防范内部风险和外部侵权的能力。”

“人生能有几回搏”——深化改革,高质量服务科技人才

“足不离‘岛’就能进行驾驶证换领。”合肥“科学岛”上,一辆印有“流动车管所”标识的服务车沿着绿荫掩映的创新大道缓缓驶向目的地,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内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学生提供便利化的交管服务。

“还担心会有很多手续,没想到从进门到业务办理完成只用了半个小时。”近日,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亮出“人才码”的王先生在合肥市高新区公安行政服务中心顺利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

科技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不论科技发展还是产业创新都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的保证。在合肥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鼓励科研工作者,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如何让顶尖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如何让栋梁之才在更加平安舒心的环境中迸发智慧火花?合肥公安以深化便民服务改革作答,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里有一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可以带走了解一下”“这里可以办理身份证业务,填好信息后跟我来拍照片”……尽管已是暑期,合肥市公安局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民警务站里依然忙碌。

“暑期有很多研究生留校,很多专家教授会利用假期集中开展学术交流,大家会有很多证照办理的需求,在我们这里都可以一站式办理。”警务站站长俞飞介绍,警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警务接待服务大厅办理户籍等业务,也可通过党建工作联创、校园安全联防、警校信息共享等工作方法确保校园安全,为人才培养与引进保驾护航。

尊重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为了更好地落实“筑巢引凤”人才服务计划,合肥公安机关会同市人才办,在全市户政、出入境、交管服务大厅组建人才服务队伍,为全市各类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如今,已有1.3万名持“江淮优才卡”的人才和合肥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到个性化服务。

潮涌江淮,奋楫争先。如今的合肥,正借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东风,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合肥公安将不忘初心,步履不停,继续为这场逐梦之旅坚定护航。

(本网记者 邬春阳 张铮 闵政 黄亦程 张振雷 通讯员 王华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