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倒计时!济南迎来一场全国性大赛

AI科技 2025年09月26日 05:54 1 aa

济南一场全国性大赛,进入倒计时!

9月27日,由济南市委人才办和山东建筑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将在济南正式开幕。

巅峰对决见真章,325支入围决赛的研究生队伍将在济南展开最后的角逐。

根据媒体报道,本次大赛还将举办济南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交流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人才双选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技术需求洽谈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及城市文化研学交流等配套活动。

办好一场赛,利好一座城。这场全国性的大赛,既是济南展现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果的一个机会,也是城市吸引高端人才、推进产业兴城的一大机遇。

全国瞩目,济南准备好了!

倒计时!济南迎来一场全国性大赛

这场“国赛”,为何落地济南?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一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盛会,大赛落地济南,背后是外界对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认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成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济南是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首批中国软件名城,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双区”同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

可以说,济南集聚了机器人企业“全周期”成长要素。

发力机器人产业,济南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培育,专门组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推动设立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

在政策供给端,济南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机器人产业链突破发展的工作方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目前,济南已集聚各类机器人企业113家,既有国网智能、兰剑智能等行业龙头,也有优宝特、亚历山大、德晟等在各细分领域钻研的“专精特新”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

倒计时!济南迎来一场全国性大赛

城市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需求也正持续增长。

在人才资源上,济南拥有52所高校,集聚了全省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本次大赛的承办方之一,山东建筑大学是省内机器人科研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深耕工业机器人、建筑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在智能控制和机器人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三年获得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建筑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国内率先开设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并于2025年开设了机器人工程微专业,走在了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的前列。

2024年数据显示,济南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连续3年每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连续2年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在“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济南位列全省第1,居北方城市第2位。

承办全国性机器人大赛,济南有实力,更有信心。

倒计时!济南迎来一场全国性大赛

济南机器人产业,正在“狂飙”崛起。

8月17日,济南造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表演赛中夺冠,并荣获4×100米接力赛季军,获得全国关注,刷新了很多人对济南的认知。

目前,济南机器人产业已基本构建起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及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产业生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在济南初步成型。

今年印发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点名济南打造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之一。

根据《行动计划》,济南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高温强冲击特种作业机器人、驱控一体化芯片与控制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强市,产业兴城,济南再次被委以重任。

研究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且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千亿风口下,济南机器人产业也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打造“有人才、有技术、有产品、有场景、有应用、有载体”的“六有”生态圈,力争成为“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这是济南的产业雄心,一座城向着千亿赛道全力起跑。

竞逐机器人产业,济南大有可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