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大河对话丨数字技术守护大河安澜 中国“智慧大脑” 让洪水预警跑赢时间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7日 00:33 1 aa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杨文漪)9月26日,“大河对话”平行论坛聚焦数智时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流域治理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实践成果成为焦点。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多位国内专家分享了如何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应对水安全挑战,并赋予古老文明新的生命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卷乐表示,全球流域治理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他展示了中国的领先实践:“数字孪生长江”“数字孪生黄河”系统已能对三峡等关键水利枢纽进行虚实联动,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功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AI水文监测网络将48小时洪水预警缩短至12小时,为下游国家争取了宝贵应对时间。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卢麾介绍了数智时代的水危机管理的硬核科技。面对中国灾害中致死率最高的山洪,其团队研发的“山洪智能预报车” 实现了测量、传输、模拟、演算同步进行,在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晓光则展现了数智技术的人文温度。他提出,长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经济命题,更是文化命题。其团队通过数字化采集、知识图谱构建、AIGC复原等一系列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例如,通过高清图像增强技术,让模糊的碑刻文字清晰再现;利用多模态大模型,智能提取文化遗产图像中的基因元素并生成3D模型,助力文物修复与文化传播。

论坛上,多位外国专家纷纷表示,中国正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大河流域的治理、防灾与文化传承中,为全球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富有特色的解决方案。

大河对话丨数字技术守护大河安澜  中国“智慧大脑” 让洪水预警跑赢时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