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厦门气象探空观测 迈入“中国芯”时代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9日 02:02 1 aa

昨日一早,狐尾山上的厦门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一只乳白色气球携带搭载着“中国芯”的北斗探空仪,升入万米高空。16分钟后,第一组完整的高空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传入国家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

北斗探空气球最令外界关注的,是其身上的“中国芯”——我国自主研发的春分I号芯片,它打破了国际探空市场卫星导航芯片的技术垄断。市气象局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厦门已于近期完成北斗探空气象观测系统切换,这标志厦门全面迈入北斗探空系统的“中国芯”时代。

“早晚各一次,每一只升空的北斗探空气球,都是守护厦门的‘空中哨兵’。”市气象局介绍,此次系统切换不仅是厦门落实国家北斗规模应用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标志着厦门气象探空事业进入了“自主可控、精准高效”的新阶段。

“过去,厦门气象探空观测主要依靠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这次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探测能力质的飞跃。”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综合观测科科长蔡稳定,指着显示屏上的北斗平漂探空数据曲线图介绍。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北斗探空系统自带多项高科技:相比传统系统只能获取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单向数据”,它首次具备了“平漂探空”能力——气球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会暂停上升,进入“平漂模式”,随后再缓缓下降,实现“上升、平漂、下降”三段式立体探测,相当于给高空大气做了一次“全方位体检”。

不仅如此,北斗探空系统的探测精度也大幅提升。通过多站协同接收信号,哪怕遇到复杂天气干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得到保障。基于“云+端”架构的远程智能控制,观测员在办公室就能完成设备调试、数据校准等操作。观测数据还能实时直达国家平台,省去中转环节,为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争取宝贵时间。

未来,随着更多“北斗气球”在狐尾山升空,这些来自万米高空的精准数据,将持续为厦门的防灾减灾、农业生产、航空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看厦门客户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